把手开关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5790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7:45
一种把手开关控制器,用以解决目前控制机车上各式开关操作不易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把手开关控制器包括:一个外壳,设有一个把手穿孔及一个防转部;一个拨块,设于该外壳中,该拨块的两端分别凸设一个压抵部;及一个滑动组件,具有两个钢索固定块,该两个钢索固定块并排设于该外壳中并与该拨块共同形成环状,各钢索固定块的两个端分别具有一面抵接端面及一面间隔端面,该两个钢索固定块的抵接端面分别抵接该拨块的两个压抵部,该两个钢索固定块的间隔端面不接触该拨块。

Handle Switch Controll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andle switch controller, which is u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it is not easy to operate all kinds of switches on locomotives at present. The handle switch controller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ncludes: a housing with a handle perforation and a turning-proof part; a dialing block in which two ends of the dialing block are respectively convex with a pressing part; and a sliding component with two steel cable fixing blocks arranged side by side in the housing and formed a ring with the dialing block, and two steel cable fixing blocks are arranged side by side in the housing, and two steel cable fixing blocks are formed together with the dialing block. Each end has one butt end face and one spacer end face respectively. The butt end face of the two cable fixing blocks respectively butts the two pressing parts of the dial block. The two cable fixing blocks have no contact with the dial block at the interval end 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把手开关控制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车零件,尤其涉及一种可将机车上的各式开关整合至把手处的把手开关控制器。
技术介绍
为提升使用机车时的便利性或舒适性,目前市面上的机车几乎都有在座垫下方设置物箱、在车身两侧设置脚踏杆、在车身上设挂钩或杯架等贴心设计。早期的机车,可能会需要使用者用手扳动脚踏杆或挂钩等部位以控制其展开或收合,对于置物箱或油箱盖等部位的开合则需要另以钥匙来操作,以致操作便利性十分不佳。为此,近年来逐渐有业者开发出新式的锁具,将部分的控制开关整合在机车的主控锁处,通过转动钥匙控制座垫弹起以解锁置物箱,或是控制油箱盖弹开以便加油等,虽已达到提升使用便利性的功效,但操作时仍要大幅度地移动手部及视线,仍有一定程度的不便,故若能将控制开关整合至机车把手处,将可达到更佳的使用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把手开关控制器,可将多项控制开关整合至机车把手处。本专利技术的把手开关控制器,包括:一个外壳,该外壳设有一个把手穿孔及一个防转部;一个拨块,该拨块设于该外壳中,该拨块的两端分别凸设一个压抵部;及一个滑动组件,该滑动组件具有两个钢索固定块,该两个钢索固定块并排设于该外壳中并与该拨块共同形成环状,各钢索固定块的两端分别具有一面抵接端面及一面间隔端面,该两个钢索固定块的抵接端面分别抵接该拨块的两个压抵部,该两个钢索固定块的间隔端面不接触该拨块。据此,本专利技术的把手开关控制器,可将多项控制开关整合至机车把手处,使使用者可以在机车把手处操控座垫弹起以解锁置物箱,或控制油箱盖弹开以便加油,或使脚踏杆、挂钩或杯架等对象弹开以便使用等动作,且操作时不需大幅度地移动手部及视线,而可达到更进一步提升使用便利性的功效;尤其是在行驶中操作时,更因为不需大幅度地移动视线,甚至是可直觉操作而使用户可保持视线看向前方,故还可兼具提升驾驶安全性的功效。其中,该拨块具有一面内表面及一面外表面,该拨块还具有两个端面分别连接该内表面及该外表面,该两个压抵部分别凸设于该两个端面,该两个钢索固定块的间隔端面分别朝向该拨块的两个端面。如此,该拨块及该两个钢索固定块可由简易的结构达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具有提升制造便利性等功效。其中,该外壳设有一个拨槽,该拨块的外表面凸设有一个拨杆,该拨杆穿出该拨槽。如此,使用者可便于从该外壳外部操作拨动该拨块,并通过该拨槽限制拨动的操作范围,具有提升操作便利性等功效。其中,该滑动组件具有一个弹性复位件,该两个钢索固定块在相对的表面分别设有一个凸板,该弹性复位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该两个凸板。如此,被推动旋转的钢索固定块及拨块能自动复位,具有提升使用便利性等功效。其中,该外壳设有多个钢索通道,各钢索固定块在该抵接端面与该间隔端面之间设有一个钢索固定部,该钢索固定部对位该钢索通道。如此,可使各钢索固定块所结合固定的钢索便于通过该钢索通道穿出该外壳,以由该外壳对钢索提供整线及保护等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把手开关控制器还可包括一个定位组件,该定位组件结合该外壳,该拨块及该滑动组件被限位在该外壳与该定位组件之间。如此,该定位组件可预先将该拨块及该滑动组件固定在该外壳中,再将整体把手开关控制器安装至机车把手,具有提升组装便利性等功效。其中,该外壳具有一个第一壳及一个第二壳,该定位组件包括一个第一定位片及一个第二定位片,该第一定位片及该第二定位片分别设有一个组装部,该第一定位片由其组装部结合该第一壳,以将该拨块限位在该第一定位片与该第一壳之间;该第二定位片由其组装部结合该第二壳,以将该滑动组件限位在该第二定位片与该第二壳之间。如此,可由简易的结构包覆固定在该机车把手的外周,具有提升整体把手开关控制器与机车把手的结合稳固性等功效。其中,该第二定位片设有一个防转卡槽,该外壳的防转部穿过该防转卡槽。如此,可确保该定位组件也不会相对于该机车把手旋转,且可快速定位该第二定位片,具有提升组装便利性等功效。其中,该第一定位片朝向该拨块的表面设有一个定位孔,该拨块设有一个容槽,一个弹性件,该弹性件容置于该容槽中,该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一个定位珠,该定位珠的局部陷于该定位孔中,或在该第一定位片朝向该拨块的表面上滚动。如此,可确保该拨块被拨动后能准确地回到初始位置,具有提升操作便利性等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沿图2中I-I线截切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操作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1a第一壳1b第二壳11把手穿孔12防转部13拨槽14钢索通道2拨块21压抵部22内表面23外表面24端面25拨杆26容槽27复位定位组件271弹性件272定位珠3滑动组件31钢索固定块311抵接端面312间隔端面313钢索固定部314凸板32弹性复位件4定位组件4a第一定位片4b第二定位片41组装部42防转卡槽43定位孔A第一被驱动件B第二被驱动件H机车把手h孔洞L钢索。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列举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本专利技术以下所述方向性或其近似用语,例如“前”、“后”、“上(顶)”、“下(底)”、“内”、“外”、“侧面”等,主要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各方向性或其近似用语仅用以辅助说明及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请参照图1,其为本专利技术的把手开关控制器的第一实施例,该把手开关控制器大致上包括有一个外壳1、一个拨块2及一个滑动组件3,该拨块2与该滑动组件3共同形成环状地设于该外壳1中。请参照图1、图2,该外壳1设有一个把手穿孔11供一机车把手H贯穿,该外壳1还设一个防转部12结合定位至该机车把手H,使该外壳1不会相对于该机车把手H旋转。为提升制造及安装的便利性,本实施例可将该外壳1分为一个第一壳1a及一个第二壳1b,以分别容设该拨块2及该滑动组件3;该防转部12则可例如为设于该第二壳1b的一个凸柱,组装时可先将该防转部12卡掣定位于设于该机车把手H上的一个孔洞h中,再将该第一壳1a及该第二壳1b相对结合,使该外壳1能组装定位在该机车把手H的外周。其中,本专利技术不限制该第一壳1a与该第二壳1b的结合方式,可例如是设置锁孔由螺丝锁固,或是可相互卡掣结合的结构等,故不以附图所公开的型态为限。该外壳1较佳还设有一个拨槽13及多个钢索通道14,该拨槽13及该多个钢索通道14分别贯穿以连通该外壳1的内部及外部。据此,该拨块2可将局部穿出该拨槽13,以便使用者拨动该拨块2,并通过该拨槽13限制使用者拨动该拨块2的操作范围;该多个钢索通道14则可分别供一个钢索L将一端穿入该外壳1中,以由该外壳1对钢索L提供整线及保护等效果。该拨块2设于该外壳1中,该拨块2的两端分别凸设一个压抵部21,使该拨块2被朝不同方向拨动时,可压抵该滑动组件3中的不同构件,以连动对应的钢索L动作。在本实施例中,该拨块2具有在该机车把手H的径向上相对的一面内表面22及一面外表面23,该拨块2还具有两个端面24分别连接该内表面22及该外表面23,该两个压抵部21分别凸设于该两个端面24。该拨块2的外表面23则可凸设有一个拨杆25,使该拨块2可以由该拨杆25穿出该外壳1的拨槽13,以便使用者从该外壳1外部操作拨动该拨杆25,致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把手开关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外壳,该外壳设有一个把手穿孔及一个防转部;一个拨块,该拨块设于该外壳中,该拨块的两端分别凸设一个压抵部;及一个滑动组件,该滑动组件具有两个钢索固定块,该两个钢索固定块并排设于该外壳中并与该拨块共同形成环状,各钢索固定块的两端分别具有一面抵接端面及一面间隔端面,该两个钢索固定块的抵接端面分别抵接该拨块的两个压抵部,该两个钢索固定块的间隔端面不接触该拨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把手开关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外壳,该外壳设有一个把手穿孔及一个防转部;一个拨块,该拨块设于该外壳中,该拨块的两端分别凸设一个压抵部;及一个滑动组件,该滑动组件具有两个钢索固定块,该两个钢索固定块并排设于该外壳中并与该拨块共同形成环状,各钢索固定块的两端分别具有一面抵接端面及一面间隔端面,该两个钢索固定块的抵接端面分别抵接该拨块的两个压抵部,该两个钢索固定块的间隔端面不接触该拨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开关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该拨块具有一面内表面及一面外表面,该拨块还具有两面端面分别连接该内表面及该外表面,该两个压抵部分别凸设于该两面端面,该两个钢索固定块的间隔端面分别朝向该拨块的两面端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把手开关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该外壳设有一个拨槽,该拨块的外表面凸设有一枝拨杆,该拨杆穿出该拨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开关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该滑动组件具有一个弹性复位件,该两个钢索固定块在相对的表面分别设有一个凸板,该弹性复位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该两个凸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开关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该外壳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至斌简永盛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建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