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堆及其功率智能调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1157216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堆及其功率智能调配方法,包含充电功率柜和若干个充电桩体,若干个充电桩体分别通过输入线、输出线与充电功率柜连接,一条输入环线分别与若干个充电桩体的输入线连接并且相邻充电桩体之间的输入环线上设置有一个接触器,一条输出环线分别与若干个充电桩体的输出线连接并且相邻充电桩体之间的输出环线上设置有一个接触器,定义一个充电桩体为工作桩体,若一个充电桩体与工作桩体之间只具有1个接触器,则该充电桩体为工作桩体的初级相邻充电桩体,若一个充电桩体与工作桩体之间具有2个接触器,则该充电桩体为工作桩体的次级相邻充电桩体。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的直流接触器数量更少,综合成本更低,控制也更加简单方便。

A Charging Reactor and Its Intelligent Power Regul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harging pile and its intelligent power allocation method, which comprises a charging power cabinet and several charging piles. Several charging pile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charging power cabinet through input line, output line, one input loop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line of several charging piles respectively, and one contactor is arranged on the input loop line between adjacent charging piles, and one output is connected with the charging power cabinet. The loop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lines of several charging piles separately and there is a contactor on the output loop between adjacent charging piles. A charging pile body is defined as a working pile body. If only one contactor exists between a charging pile body and the working pile body, the charging pile body is the primary adjacent charging pile body of the working pile body. If there is a contactor between a charging pile body and the working pile body, the charging pile body is the primary adjacent charging pile body. If there are two contactors, the charging pile body is the secondary adjacent charging pile body of the working pile body. The invention uses fewer DC contactors, lower comprehensive cost and simpler and more convenient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堆及其功率智能调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堆及其功率调配方法,特别是一种充电堆及其功率智能调配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大力发展电动汽车,能够加快燃油替代,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保障资源安全、促进节能减排、防治大气污染、推动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我国已建成几十万个充电桩,但我国充电桩缺口还很大,且普遍利用率,土地需求问题难以解决,因此,如何寻找更合理、使用率更高的电动汽车充电模式是摆在地方面前的一道难题。集中式、大功率充电、功率分配等是充电桩行业发展的方向。目前,市场上已有充电堆及功率分配的方案。中国专利CN106033904B提出了一种矩阵式柔性充电堆及动态分配功率的方法,通过充电终端需求和矩阵控制器通信交互来实现充电模块的投切,满足了不同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提高了充电设备的利用率。但当存在多个充电终端实现功率分享时,该系统需要大量的直流接触器来实现投切功能,功率分配逻辑非常复杂,且成本较高,柜体占地面积较大,在充电站建设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充电堆及其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堆,其特征在于:包含充电功率柜和若干个充电桩体,若干个充电桩体分别通过输入线、输出线与充电功率柜连接,一条输入环线分别与若干个充电桩体的输入线连接并且相邻充电桩体之间的输入环线上设置有一个接触器,一条输出环线分别与若干个充电桩体的输出线连接并且相邻充电桩体之间的输出环线上设置有一个接触器,定义一个充电桩体为工作桩体,在输入环线和输出环线构成的闭合环内,若一个充电桩体与工作桩体之间只具有1个接触器,则该充电桩体为工作桩体的初级相邻充电桩体,若一个充电桩体与工作桩体之间具有2个接触器,则该充电桩体为工作桩体的次级相邻充电桩体,若一个充电桩体与工作桩体之间大于2个接触器,则通过两路带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堆,其特征在于:包含充电功率柜和若干个充电桩体,若干个充电桩体分别通过输入线、输出线与充电功率柜连接,一条输入环线分别与若干个充电桩体的输入线连接并且相邻充电桩体之间的输入环线上设置有一个接触器,一条输出环线分别与若干个充电桩体的输出线连接并且相邻充电桩体之间的输出环线上设置有一个接触器,定义一个充电桩体为工作桩体,在输入环线和输出环线构成的闭合环内,若一个充电桩体与工作桩体之间只具有1个接触器,则该充电桩体为工作桩体的初级相邻充电桩体,若一个充电桩体与工作桩体之间具有2个接触器,则该充电桩体为工作桩体的次级相邻充电桩体,若一个充电桩体与工作桩体之间大于2个接触器,则通过两路带接触器的连接线将该充电桩体与工作桩体的输入线和输出线分别连接,将该充电桩体变为工作桩体的初级相邻充电桩体。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堆,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功率柜包含断路器、防雷器、微断和充电模块组,断路器一端连接电源输入总线,断路器另一端四路分别连接A、B、C、N条交流电线,两个微断一组并且两个微断的输入端分别与交流电线的A、B、C三相电线连接,两个微断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充电模块组的输入端连接,两个充电模块组的一路输出端相互连接,两个充电模块组的另一路输出端相互连接。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电堆,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体包含熔断器、分流器、输出接触器和充电枪,熔断器一端与两个充电模块组的一路输出端连接,分流器的一端与两个充电模块组的另一路输出端连接,输出接触器的两路输入端分别与熔断器的另一端和分流器的另一端连接,输出接触器的输出端与充电枪连接。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堆,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体为6个,一条输入环线分别与6个充电桩体的输入线连接并且相邻充电桩体之间的输入环线上依次设置有接触器KM1、KM3、KM5、KM6、KM9、KM11,一条输出环线分别与6个充电桩体的输出线连接并且相邻充电桩体之间的输出环线上依次设置有接触器KM2、KM4、KM6、KM8、KM10、KM12,1#充电桩体和4#充电桩体的输入输出线之间通过带有接触器KM13、KM14的两根连接线分别连接,2#充电桩体和5#充电桩体的输入输出线之间通过带有接触器KM15、KM16的两根连接线分别连接,3充电桩体和6充电桩体的输入输出线之间通过带有接触器KM17、KM18的两根连接线分别连接。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充电堆,其特征在于:所述1#充电桩体的初级相邻充电桩体为2#充电桩体、4#充电桩体以及6#充电桩体,2#充电桩体的初级相邻充电桩体为1#充电桩体、3#充电桩体以及5#充电桩体,3#充电桩体的初级相邻充电桩体为2#充电桩体、4#充电桩体以及6#充电桩体,4#充电桩体的初级相邻充电桩体为1#充电桩体、3#充电桩体以及5#充电桩体,5#充电桩体的初级相邻充电桩体为2#充电桩体、4#充电桩体以及6#充电桩体,6#充电桩体的初级相邻充电桩体为1#充电桩体、3#充电桩体以及5#充电桩体。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充电堆,其特征在于:所述1#充电桩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中魁熊俊峰董航飞迟震李宗宝周跃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昱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