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球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5431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料球磨装置,包括底座、滚筒、第一隔板、第二隔板、耐磨衬板、凸起、输送台、出料桶,底座上固定安装有两支撑柱,滚筒转动安装在两支撑柱上,滚筒的两端设有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第一隔板上设有过滤孔一,第二隔板上设有过滤孔二,过滤孔二的孔径小于过滤孔一,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将滚筒分隔成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第一筒体设有研磨钢球一,第二筒体设有研磨钢球二,第三筒体内设有研磨钢球三,耐磨衬板覆设于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的内壁上,凸起设于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的耐磨衬板上,输送台的输出端位于物料进口的上端,出料桶与物料出口相连通,出料桶上设有多个条形孔,出料桶上方连接有一吸尘管道。

A Material Ball Mill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aterial ball mill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drum, a first partition board, a second partition board, a wear-resistant liner board, a protrusion, a conveyor platform and a discharging barrel. Two supporting pillars are fixed on the base, and the drum is rotated and installed on two supporting pillars. The two ends of the drum are provided with material inlets and material outlets, and the first partition board is provided with a filter hole, and the second partition board is provided with a filter hole. 2. The aperture of the filter hole 2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filter hole 1. The second partition board and the first partition board divide the drum into the first cylinder, the second cylinder body and the third cylinder body. The first cylind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grinding steel ball 1, the second cylind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grinding steel ball 2, and the third cylind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grinding steel ball 3. The wear-resistant liner plate is overlaid on the inner walls of the first cylinder body, the second cylinder body and the third cylinder body, and is raised on the first cylinder body. On the wear-resistant lining board of the body and the second cylinder, the output terminal of the conveyor is locat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material inlet, and the discharging barr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terial outlet. A plurality of strip h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discharging barrel, and a vacuum pipe is connected above the discharging barr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料球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物料球磨
,特别涉及一种物料球磨装置。
技术介绍
球磨机是物料破碎之后,再进行粉碎的关键设备,广泛应用与有色金属选矿等生产行业,现有的球磨机一般利用旋转时的离心力将内部的钢球提升,通过钢球与物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物料进行粉碎。球体一般通过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随球磨机筒体转动,研磨体在筒体内周而复始地作回转、抛落、滚动、滑动等运动,研磨体与物料之间通过冲击、摩擦作用形成传递能量,通过击碎、磨碎方式粉碎物料,而现有研磨体由于表面光滑,在冲击、摩擦过程中,绝大部分能量没有得到利用,而转变热能、声能损失掉,能量的有效利用率很低,仅为1~3%,球磨机电耗高,球磨机筒体也易损坏,有的是在机筒内增加了简单的耐磨衬板来延长机筒的使用寿命。耐磨衬板不论是完全光滑的表面,还是在表面上铸有一些花纹,它对研磨体的提升作用基本上都是依靠衬板与研磨体之间的静摩擦力,湿法球磨机的静摩擦系数为0.35,干法球磨机的静摩擦系数为0.4,由于静摩擦系数比实际需要的小得多,这样不可避免地要出现研磨体滑动的现象,致使衬板提升高度降低,衬板和球体的磨耗增大,降低了球磨机的研磨效率,增大了衬板的磨损。此外,在现有的球磨机中,大颗粒、中颗粒、小颗粒的物料都混合在一起,通过一种钢球进行研磨,不仅花费时间长,而且球磨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同时传统球磨机在球磨过程中,粉末和粗料混杂在一起,从而造成粉末不易排出,且球磨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料球磨装置,不仅球磨效果好、球磨时间短,延长了耐磨衬板的使用寿命,且球磨更加彻底,粉末易于排出,球磨效率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物料球磨装置,包括底座、滚筒、第一隔板、第二隔板、耐磨衬板、凸起、输送台、出料桶,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两支撑柱,所述滚筒转动安装在两支撑柱上,滚筒的两端设置有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第一隔板上设置有过滤孔一,第二隔板上设置有过滤孔二,所述过滤孔二的孔径小于过滤孔一的孔径,且所述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将滚筒分隔成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且所述第一筒体设有研磨钢球一,第二筒体设有研磨钢球二,第三筒体内设有研磨钢球三,所述耐磨衬板覆设于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的内壁上,所述凸起设于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的耐磨衬板上,所述输送台设于底座上,且输送台的输出端位于物料进口的上端,且所述出料桶与物料出口相连通,且出料桶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条形孔,所述出料桶上方连接有一吸尘管道。优选地,所述研磨钢球一本体为圆柱形,所述研磨钢球一本体的上端和底端分别连接有圆弧形端部。优选地,所述研磨钢球二表面具有多个突起。优选地,所述突起的截面形状为梯形。优选地,所述突起突出的高度为4cm。优选地,所述滚筒的外围设置有外壁夹套,所述外壁夹套内设置有冷却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耐磨衬板上的凸起可以将研磨钢球一、研磨钢球二带至最高点,增加了颗粒表面受到的冲击力,球磨成分更快、时间短,而且延长了耐磨衬板的使用寿命;2、将不同大小的颗粒在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分开球磨,球磨效果更好;3、通过输送台可以向物料进口输料至滚筒内,在滚筒球磨过程中,通过吸尘管道可以将粉料透过条形孔吸出,这样使得研磨好的粗料和细料分隔开来,球磨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耐磨衬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研磨钢球一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研磨钢球二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底座;11、支撑柱;20、滚筒;21、物料进口;22、物料出口;23、第一筒体;23A、研磨钢球一;23AA、圆弧形端部;24、第二筒体;24A、研磨钢球二;24AA、突起;25、第三筒体;25A、研磨钢球三;30、第一隔板;40、第二隔板;50、耐磨衬板;60、凸起;70、输送台;80、出料桶;81、条形孔;90、吸尘管道;100、外壁夹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参照图1、图2、图3、图4,一种物料球磨装置,包括底座10、滚筒20、第一隔板30、第二隔板40、耐磨衬板50、凸起60、输送台70、出料桶80,所述底座10上固定安装有两支撑柱11,所述滚筒20转动安装在两支撑柱11上,滚筒20的两端设置有物料进口21和物料出口22,第一隔板30上设置有过滤孔一,第二隔板40上设置有过滤孔二,所述过滤孔二的孔径小于过滤孔一的孔径,且所述第二隔板40、第一隔板30将滚筒20分隔成第一筒体23、第二筒体24和第三筒体25,分别盛放大、中、小三种颗粒,第一隔板上30的过滤孔一可以让中颗粒和小颗粒物料通过,阻止大颗粒物料通过,第二隔板40上的过滤孔二可以让小颗粒物料通过,阻止中颗粒物料通过,且所述第一筒体23设有研磨钢球一23A,第二筒体24设有研磨钢球二24A,第三筒体25内设有研磨钢球三25A,所述耐磨衬板50覆设于第一筒体23、第二筒体24和第三筒体25的内壁上,所述凸起60设于第一筒体23、第二筒体24的耐磨衬板50上,所述输送台70设于底座10上,且输送台70的输出端位于物料进口21的上端,且所述出料桶80与物料出口22相连通,且出料桶80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条形孔81,所述出料桶80上方连接有一吸尘管道90。参照图1、图3,由于第一筒体23内的物料为大颗粒,研磨钢球一23A本体为圆柱形,所述研磨钢球一23A本体的上端和底端分别连接有圆弧形端部23AA,这样就增大了研磨钢球一23A表面与物料的接触面积,球磨效果更好。参照图1、图4,由于第二筒体24内的物料为中颗粒物料,只需将第二筒体24内的研磨钢球二24A表面具有多个突起24AA即可实现很好的球磨效果,该突起的截面形状优选为梯形。参照图1,由于第三筒体25为小颗粒物料,第三筒体25内的研磨钢球三25A只需使用表面光滑的钢珠即可,在滚筒20的外围设置有外壁夹套100,在外壁夹套100内设置有冷却水,可通过调节冷却水的温度来控制球磨装置的粉碎效果,提升了球磨装置的粉碎效率。以上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该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料球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两支撑柱;滚筒,所述滚筒转动安装在两支撑柱上,滚筒的两端设置有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第一隔板,第一隔板上设置有过滤孔一 ;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上设置有过滤孔二,所述过滤孔二的孔径小于过滤孔一的孔径,且所述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将滚筒分隔成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且所述第一筒体设有研磨钢球一,第二筒体设有研磨钢球二,第三筒体内设有研磨钢球三;耐磨衬板,所述耐磨衬板覆设于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的内壁上;凸起,所述凸起设于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的耐磨衬板上;输送台,所述输送台设于底座上,且输送台的输出端位于物料进口的上端;出料桶,且所述出料桶与物料出口相连通,且出料桶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条形孔,所述出料桶上方连接有一吸尘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料球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两支撑柱;滚筒,所述滚筒转动安装在两支撑柱上,滚筒的两端设置有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第一隔板,第一隔板上设置有过滤孔一;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上设置有过滤孔二,所述过滤孔二的孔径小于过滤孔一的孔径,且所述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将滚筒分隔成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且所述第一筒体设有研磨钢球一,第二筒体设有研磨钢球二,第三筒体内设有研磨钢球三;耐磨衬板,所述耐磨衬板覆设于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的内壁上;凸起,所述凸起设于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的耐磨衬板上;输送台,所述输送台设于底座上,且输送台的输出端位于物料进口的上端;出料桶,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乃将孔加春金生林徐加信成锦秀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鼎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