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流瓶提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5186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引流瓶提携装置,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置有手提部和至少一组悬挂部,每组悬挂部包括两个悬挂部,两个悬挂部并排设置,用于分别供引流瓶的左右两个挂钩悬挂;当悬挂部有多组时,多组悬挂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手提部位于多组悬挂部的上方,手提部距离最下方一组悬挂部的距离大于等于10cm。由于手提部与最下方的悬挂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10cm,因此所述引流瓶提携装置可补偿引流瓶与胸腔之间的至少10cm的高差缺口。当悬挂部具有多组时,患者可根据各自身高、臂长等差异,选择相应高度的一组悬挂部。上述引流瓶提携装置结构简单、不易损坏、重量很轻、便于携带,并且由于板体具有一定的刚度,引流瓶不易发生晃动和旋转。

A Drainage Bottle Lif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ifting device for a drainage bottle, which comprises a plate body. The plat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ortable part and at least one group of suspension parts. Each group of suspension parts includes two suspension parts, two suspension parts are arranged side by side to provide left and right hook suspension for the drainage bottle respectively. When the suspension part has multiple groups, the suspension parts of multiple groups are arranged in turn from bottom to top, and the portable parts are suspended in multiple groups. Above the part,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handheld part and the lowest group of suspension parts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0 cm. Sinc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portable part and the lowest suspension part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0 cm, the drainage bottle carrying device can compensate for a height gap of at least 10 cm between the drainage bottle and the chest cavity. When there are many groups of suspension parts, patients can choose a group of suspension parts of corresponding height according to their height and arm length. The lifting device of the drainage bottl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asy damage, light weight and portability, and is not easy to shake and rotate due to the rigidity of the plate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流瓶提携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引流瓶提携装置。
技术介绍
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胸腔位置更低的引流瓶中,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中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胸腔闭式引流时,引流瓶的安装位置应至少低于胸腔60cm。现有引流瓶包括瓶体和挂钩,挂钩的长度通常为17cm。当患者需要下床活动时,由于挂钩的长度较短,若患者直接通过手提挂钩而携带引流瓶时,引流瓶的瓶体与患者胸腔的高差大约为50cm,未达到引流瓶的安装位置应至少低于胸腔60cm的要求。为了使引流瓶的瓶体保持至少低于胸腔60cm的状态,患者或其家属目前采取的办法为利用塑料袋装载引流瓶,然后患者手提塑料袋以实现携带引流瓶,此时塑料袋顶部与引流瓶之间的高差用于补偿引流瓶与胸腔之间的高差要求缺口(即≥60cm)。但是利用塑料袋装载引流瓶时,引流瓶在塑料袋中很容易发生倾斜,导致空气进入胸腔形成气胸,严重时会危及生命,请参阅图1所示。因此利用塑料袋来提携引流瓶是不可取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流瓶提携装置,当患者下床活动期间,所述引流瓶提携装置用于补偿引流瓶与胸腔之间的高差要求缺口(即≥60cm)。并且所述引流瓶提携装置结构简单,能稳定地固定引流瓶,防止引流瓶倾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引流瓶提携装置,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置有手提部和至少一组悬挂部,每组悬挂部包括两个悬挂部,两个悬挂部并排设置,用于分别供引流瓶的左右两个挂钩悬挂;当悬挂部有多组时,多组悬挂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手提部位于多组悬挂部的上方,手提部距离最下方一组悬挂部的距离大于等于10cm。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手提部与最下方的悬挂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10cm,因此所述引流瓶提携装置可补偿引流瓶与胸腔之间的至少10cm的高差缺口,患者下床活动时,可满足绝大部分患者的需求。当悬挂部具有多组时,患者可根据各自身高、臂长等差异,选择相应高度的一组悬挂部。进一步地,所述手提部为提手,所述提手固定设置在所述板体的上端。进一步地,所述手提部为开设在所述板体上端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长度大于等于10cm,宽度大于等于3cm。应当理解的,本技术对手提部的选用并不局限于上述两种改进技术方案,例如所述手提部还可选用手提带,所述手提带系挂在所述板体的上端。进一步地,所述悬挂部为开设在所述板体上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大于等于1cm。应当理解,本技术对悬挂部的选用并不局限于上述改进技术方案,例如所述悬挂部还可选用挂环,所述挂环固定地设置于所述板体的表面。进一步地,所述悬挂部件至少为三组,手提部距离最下方一组悬挂部的距离大于等于20cm,相邻两组悬挂部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10cm。进一步地,每组悬挂部中的两个悬挂部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15cm。本改进技术方案通过限定两个悬挂部之间的间距,可确保引流瓶的瓶体在被提携期间不易发生旋转和晃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引流瓶提携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手提部与最下方的悬挂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10cm,因此所述引流瓶提携装置可补偿引流瓶与胸腔之间的至少10cm的高度缺口,患者下床活动时,可满足绝大部分患者的需求。当悬挂部具有多组时,患者可根据各自身高、臂长等差异,选择相应高度的一组悬挂部。2、本技术提供的引流瓶提携装置结构简单、不易损坏、重量很轻、便于携带,并且由于板体具有一定的刚度,当引流瓶的两个挂钩挂上后,引流瓶不易发生晃动和旋转,引流瓶不易发生倾斜,可防止空气进入胸腔形成气胸。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附图。图1所示为现有的提携引流瓶的方法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引流瓶提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引流瓶提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引流瓶提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引流瓶提携装置的使用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板体;20-提手;30-第一通孔;40-第二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引流瓶提携装置,该引流瓶提携装置包括板体,所述上设置有手提部和至少一组悬挂部,每组悬挂部包括两个悬挂部,两个悬挂部并排设置,用于分别供引流瓶的左右两个挂钩悬挂;当悬挂部有多组时,多组悬挂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手提部位于多组悬挂部的上方,手提部距离最下方一组悬挂部的距离大于等于10cm。患者下床活动前,将引流瓶的左右两个挂钩分别挂在一组悬挂部的两个悬挂部上;患者下床行走期间,手提所述手提部。引流瓶挂钩的长度加上手提部距离最下方一组悬挂部的距离,再加上手臂的长度大于等于60cm,满足引流瓶的安装位置应至少低于胸腔60cm的要求。作为举例,所述手提部为提手,所述提手固定设置在所述板体的上端。或者所述手提部为开设在所述板体上端的第一通孔,为了使患者的手部能轻松伸入至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长度大于等于10cm,宽度大于等于3cm。作为举例,所述悬挂部为开设在所述板体上的第二通孔,为了保证使引流瓶挂钩能顺利穿入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大于等于1cm。下面将对本技术不同的实施例及其具体示例进行非限制性的说明,如下面所述的,在不互相抵触的情况下这些具体实施例中不同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从而得到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也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例如,图2示出了一种引流瓶提携装置,包括板体10,所述板体10的上端设置有提手20,作为手提部。所述板体10上还设置有一组第二通孔40,这组第二通孔40中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二通孔40,所述第二通孔40的孔径大于等于1cm。所述第二通孔40作为悬挂部,第二通孔40距离把手的距离大于等于10cm。为了确保引流瓶的瓶体在被提携期间不易发生旋转和晃动,两个第二通孔40之间的间距优选为大于等于15cm。例如,图3示出了一种引流瓶提携装置,包括板体10,所述板体10上设置有第一通孔30,作为手提部,所述第一通孔30靠近板体10的上端。所述第一通孔30的长度大于等于10cm,宽度大于等于3cm。所述板体10上还设置有三组第二通孔40,三组第二通孔40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第一通孔30距离最下方一组第二通孔40的距离大于等于20cm,相邻两组第二通孔40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10cm。例如,图4示出了一种引流瓶提携装置,包括板体10,所述板体10的上端设置有提手20,作为手提部。所述板体10上还设置有四组第二通孔40,四组第二通孔40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第一通孔30距离最下方一组第二通孔40的距离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流瓶提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置有手提部和至少一组悬挂部,每组悬挂部包括两个悬挂部,两个悬挂部并排设置,用于分别供引流瓶的左右两个挂钩悬挂;当悬挂部有多组时,多组悬挂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手提部位于多组悬挂部的上方,手提部距离最下方一组悬挂部的距离大于等于10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流瓶提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置有手提部和至少一组悬挂部,每组悬挂部包括两个悬挂部,两个悬挂部并排设置,用于分别供引流瓶的左右两个挂钩悬挂;当悬挂部有多组时,多组悬挂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手提部位于多组悬挂部的上方,手提部距离最下方一组悬挂部的距离大于等于10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瓶提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提部为提手,所述提手固定设置在所述板体的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瓶提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提部为开设在所述板体上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艳周红罗蕾张含凤夏艳罗春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