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锦秀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医疗急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5106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医疗急救装置,包括急救箱本体和底板,所述底板活动安装在急救箱本体的一侧上,急救箱本体靠近底板的一侧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内转动安装有转动块,转动块靠近底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杆,安装杆的一端延伸至转动槽外并固定安装在底板靠近急救箱本体的一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不但使得急救箱本体便于携带,而且可以使得急救箱本体的的空间在需要时能够便捷的扩展,同时通过计算机上的采集模块的设置使得医生在急救过程中使用急救箱本体时可以将患者的信息基于物联网能够及时的传送到医院,以便制定治疗方案,使得便携式医疗急救装置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

A Portable Medical Emergency Device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rtable medical first aid device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which comprises the body and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aid box. The bottom plate is movably installed on one side of the body of the first aid box. A rotating groov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body near the bottom plate, a rotating block is rotated and installed in the rotating groove, and an installation rod is fixed on one side of the rotating block near the bottom plate, and one end of the installation rod extends to the bottom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rotates outside the groove and is fixed on the side of the bottom plate near the body of the first aid box.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which not only makes the body of the first aid box easy to carry, but also makes the space of the body of the first aid box convenient to expand when needed.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setting of acquisition module on the computer, the doctor can use the body of the first aid box in the first aid process, and the patient's information can be timely transmitted to the hospital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so as to formulate treatment. The case makes the portable medical first aid device more convenient to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医疗急救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医疗急救装置。
技术介绍
急救装置即紧急救治所用到医疗装置,泛指一切能在短时间内救命的装置。当有任何意外或急病发生时,施救者在医护人员到达前,按医学护理的原则,利用现场适用医疗装置临时及适当地为伤病者进行的初步救援及护理,一切能在短时间内救命的装置都是急救装置。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突然发病的人,让我们手忙脚乱,有的病人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如果我们懂得一些急救的常识,及时采取一些急救措施,会减轻病情,甚至可为医护人员挽救病人的生命赢得宝贵时间。急救箱在抢救时发挥着重要作用。急救箱是最常用的一种急救装置,申请号为CN201620121758.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医疗远程服务系统,包括采集模块、服务端信息接收模块、协调调度模块、视频采集模块和RFID腕带,所述采集模块包括信号发射电路、对比电路、储存电路和报警电路,所述信号发射电路分别与所述对比电路、储存电路和报警电路相连,所述RFID腕带设有物联网体温传感器、物联网血压传感器和物联网血糖传感器,本技术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时可能存在突发意外等重大的潜在危险,利用智能感知技术构建符合老年人体形和体征监测的多维智能感知穿戴设备,利用卫星定位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建立统一监控和管理平台,利用云计算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构建有效的体征状态异常预警与应急抢救支撑体系并实现居家养老信息的资源共享,但是现有的基于物联网的医疗远程服务系统一般与急救箱配合使用,然而,急救箱大多不便于携带,并且医生在不同的急救过程中可能需要使用大量的医疗器械,但是现有的急救箱大多是固定的不能够根据需要灵活的拓展空间,使用不便,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医疗急救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医疗急救装置,包括急救箱本体和底板,所述底板活动安装在急救箱本体的一侧上,急救箱本体靠近底板的一侧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内转动安装有转动块,转动块靠近底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杆,安装杆的一端延伸至转动槽外并固定安装在底板靠近急救箱本体的一侧上,安装杆的上方设有固定安装在底板靠近急救箱本体的一侧上的定位杆,急救箱本体靠近底板的一侧上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杆的一端延伸至定位槽内,急救箱本体靠近底板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L形槽,L形槽与定位槽相连通,L形槽内活动安装有L形杆,L形杆的两端均延伸至L形槽外,定位杆的顶侧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固定槽,L形杆的底端延伸至固定槽内,急救箱本体和底板之间设有通过铰链转动安装在急救箱本体两侧的第一围板,底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阻挡板,两个阻挡板分别于两个第一围板相适配,急救箱本体的底侧内壁上放置有计算机。优选的,两个第一围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槽,两个安装槽内活动安装有同一个固定板。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第二围板,第二围板的尺寸与第一围板的尺寸相同。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固定安装在急救箱本体一侧的折叠盖板,折叠盖板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优选的,所述急救箱本体的顶侧活动安装有盖板,盖板的顶侧固定安装有背带。优选的,所述L形杆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弹簧的一端,多个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L形槽的顶侧内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通过急救箱本体、底板、转动槽、转动块、安装杆、定位杆、定位槽、L形槽、L形杆、固定槽的配合使用,可以使得底板在急救箱本体的一侧便捷的打开,通过急救箱本体、底板、折叠盖板、第一围板、安装槽、固定板、阻挡板、盖板、计算机、第二围板的配合使用,可以使得两个第一围板与第二围板组合成一个储物空间;本技术结构简单,不但使得急救箱本体便于携带,而且可以使得急救箱本体的的空间在需要时能够便捷的扩展,同时通过计算机上的采集模块的设置使得医生在急救过程中使用急救箱本体时可以将患者的信息基于物联网能够及时的传送到医院,以便制定治疗方案,使得便携式医疗急救装置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医疗急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医疗急救装置的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医疗急救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医疗急救装置的底板与第二围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急救箱本体、2底板、3转动槽、4转动块、5安装杆、6折叠盖板、7第一围板、8定位杆、9定位槽、10L形槽、11L形杆、12固定槽、13安装槽、14固定板、15阻挡板、16盖板、17计算机、18第二围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医疗急救装置,包括急救箱本体1和底板2,底板2活动安装在急救箱本体1的一侧上,急救箱本体1靠近底板2的一侧开设有转动槽3,转动槽3内转动安装有转动块4,转动块4靠近底板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杆5,安装杆5的一端延伸至转动槽3外并固定安装在底板2靠近急救箱本体1的一侧上,安装杆5的上方设有固定安装在底板2靠近急救箱本体1的一侧上的定位杆8,急救箱本体1靠近底板2的一侧上开设有定位槽9,定位杆8的一端延伸至定位槽9内,急救箱本体1靠近底板2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L形槽10,L形槽10与定位槽9相连通,L形槽10内活动安装有L形杆11,L形杆11的两端均延伸至L形槽10外,定位杆8的顶侧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固定槽12,L形杆11的底端延伸至固定槽12内,急救箱本体1和底板2之间设有通过铰链转动安装在急救箱本体1两侧的第一围板7,底板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阻挡板15,两个阻挡板15分别于两个第一围板7相适配,急救箱本体1的底侧内壁上放置有计算机17,通过急救箱本体1、底板2、转动槽3、转动块4、安装杆5、定位杆8、定位槽9、L形槽10、L形杆11、固定槽12的配合使用,可以使得底板2在急救箱本体1的一侧便捷的打开,通过急救箱本体1、底板2、折叠盖板6、第一围板7、安装槽13、固定板14、阻挡板15、盖板16、计算机17、第二围板18的配合使用,可以使得两个第一围板与第二围板组合成一个储物空间;本技术结构简单,不但使得急救箱本体便于携带,而且可以使得急救箱本体的的空间在需要时能够便捷的扩展,同时通过计算机上的采集模块的设置使得医生在急救过程中使用急救箱本体时可以将患者的信息基于物联网能够及时的传送到医院,以便制定治疗方案,使得便携式医疗急救装置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两个第一围板7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槽13,两个安装槽13内活动安装有同一个固定板14,底板2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第二围板18,第二围板18的尺寸与第一围板7的尺寸相同,底板2的上方设有固定安装在急救箱本体1一侧的折叠盖板6,折叠盖板6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急救箱本体1的顶侧活动安装有盖板16,盖板16的顶侧固定安装有背带,L形杆11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弹簧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医疗急救装置,包括急救箱本体(1)和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活动安装在急救箱本体(1)的一侧上,急救箱本体(1)靠近底板(2)的一侧开设有转动槽(3),转动槽(3)内转动安装有转动块(4),转动块(4)靠近底板(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杆(5),安装杆(5)的一端延伸至转动槽(3)外并固定安装在底板(2)靠近急救箱本体(1)的一侧上,安装杆(5)的上方设有固定安装在底板(2)靠近急救箱本体(1)的一侧上的定位杆(8),急救箱本体(1)靠近底板(2)的一侧上开设有定位槽(9),定位杆(8)的一端延伸至定位槽(9)内,急救箱本体(1)靠近底板(2)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L形槽(10),L形槽(10)与定位槽(9)相连通,L形槽(10)内活动安装有L形杆(11),L形杆(11)的两端均延伸至L形槽(10)外,定位杆(8)的顶侧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固定槽(12),L形杆(11)的底端延伸至固定槽(12)内,急救箱本体(1)和底板(2)之间设有通过铰链转动安装在急救箱本体(1)两侧的第一围板(7),底板(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阻挡板(15),两个阻挡板(15)分别于两个第一围板(7)相适配,急救箱本体(1)的底侧内壁上放置有计算机(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医疗急救装置,包括急救箱本体(1)和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活动安装在急救箱本体(1)的一侧上,急救箱本体(1)靠近底板(2)的一侧开设有转动槽(3),转动槽(3)内转动安装有转动块(4),转动块(4)靠近底板(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杆(5),安装杆(5)的一端延伸至转动槽(3)外并固定安装在底板(2)靠近急救箱本体(1)的一侧上,安装杆(5)的上方设有固定安装在底板(2)靠近急救箱本体(1)的一侧上的定位杆(8),急救箱本体(1)靠近底板(2)的一侧上开设有定位槽(9),定位杆(8)的一端延伸至定位槽(9)内,急救箱本体(1)靠近底板(2)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L形槽(10),L形槽(10)与定位槽(9)相连通,L形槽(10)内活动安装有L形杆(11),L形杆(11)的两端均延伸至L形槽(10)外,定位杆(8)的顶侧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固定槽(12),L形杆(11)的底端延伸至固定槽(12)内,急救箱本体(1)和底板(2)之间设有通过铰链转动安装在急救箱本体(1)两侧的第一围板(7),底板(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阻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锦秀姜红雁钱伟毕韬余峰
申请(专利权)人:吴锦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