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随身护理治疗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5056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随身护理治疗包,包括腰部固定带,腰部固定带的两端可分离式连接,腰部固定带上固定有第一盛纳包、第二盛纳包、剪刀包和锐器收集筒,第一盛纳包为沿腰部固定带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条形包,第一盛纳包的规格为长18cm,宽6cm,高10cm,第一盛纳包的上端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拉链式开口,第二盛纳包共有多个,第二盛纳包也为上端开口式结构,第二盛纳包的规格为长3.5cm,宽2cm,高6cm,第一盛纳包的外侧还固定设置有剪刀套。以解决目前医护人员工具使用和医护操作都十分不便,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护领域。

A Portable Care Treatment Packag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ortable portable portable portable nursing treatment bag, which comprises a waist fixing belt, two ends of which can be separately connected. The first Sheng Na bag, the second Sheng Na bag, the scissors bag and the sharpener collecting tube are fixed on the waist fixing belt. The first Sheng Na bag is a strip bag set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waist fixing belt. The specifications of the first Sheng Na bag are 18 cm long, 6 cm wide and 10 cm high.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Sheng Na bag is provided with zipper opening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The second Sheng Na bag has several openings. The second Sheng Na bag is also provided with the upper opening structure. The specification of the second Sheng Na bag is 3.5 cm long, 2 cm wide and 6 cm high. The outer side of the first Sheng Na bag is also fixed with scissors sleeve.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inconvenience and inefficiency in the use of tools and operation of medical staff.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ca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随身护理治疗包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随身护理治疗包,属于医护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医护人员在进行医护工作,如输液时,除了治疗盘外,仍需随身携带较多物品,工具使用和医护操作都十分不便,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且工具容易遗落或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随身护理治疗包,以解决目前医护人员工具使用和医护操作都十分不便,工作效率低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便携式随身护理治疗包,包括腰部固定带,腰部固定带的两端可分离式连接,腰部固定带上固定有第一盛纳包、第二盛纳包、剪刀包和锐器收集筒,第一盛纳包为沿腰部固定带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条形包,第一盛纳包的规格为长15-18cm,宽4-6cm,高7-10cm,第一盛纳包的上端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拉链式开口,第二盛纳包共有多个,第二盛纳包也为上端开口式结构,第二盛纳包的规格为长2-3.5cm,宽1.5-2cm,高5-6cm,第一盛纳包的外侧还固定设置有剪刀套,锐器收集筒采用如申请号为“2017202391615”,名称为“一种医疗锐器收集装置”所述的锐器收集装置,高度在5-15cm之间,直径在2-8cm之间即可。前述治疗包中,所述腰部固定带为类腰带式条形带,腰部固定带的两端通过卡扣固定连接,或腰部固定带即为腰带即可;前述治疗包中,所述第一盛纳包缝制于腰部固定带上,或第一盛纳包的背面固定有布条,布条的两端缝制于第一盛纳包上以形成腰带穿入孔,从而将腰部固定带穿入使第一盛纳包固定于腰部固定带上;前述治疗包中,所述第二盛纳包共三个,剪刀套固定于第一盛纳包正面的中部,三个第二盛纳包分别固定于剪刀套两侧的第一盛纳包上,剪刀套为沿竖向设置并底部开口的筒袋式结构,剪刀套的上端开口直径大于底部开口直径,剪刀合拢后的尖端由上至下插入剪刀套内,并使尖端由剪刀套的底部伸出,使剪刀的中部卡在剪刀套内,剪刀套的下侧设置有刀尖套,剪刀卡设置于剪刀套内时,剪刀的尖端刚好伸至刀尖套内,以避免剪刀的尖端伤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述护理治疗包使用十分方便,第一盛纳包内能够存放输液器、血糖仪、留置针和留置针敷贴等较大的工具等,而第二盛纳包和剪刀套内能够分别存放纱布、胶布、头皮针和剪刀等工具,同时还配备有锐器收集盒,能够及时地收集医疗锐器,避免对医护人员或患者造成锐器伤,配合该治疗包,医护人员在床旁时仅需卸到治疗盘即可,其他物品均可存放于该治疗包内,需使用时取出即可,无需反复来回于病房与治疗室之间,为医护人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医护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参照附图1和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随身护理治疗包,包括腰部固定带1,腰部固定带1采用常规普通腰带即可,腰部固定带1上固定有第一盛纳包2、第二盛纳包3、剪刀包4和锐器收集筒7,第一盛纳包2缝制于腰部固定带1上,第一盛纳包2为沿腰部固定带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条形包,第一盛纳包2的规格为长18cm,宽6cm,高10cm,第一盛纳包2的上端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拉链式开口21,第二盛纳包3共有多个,第二盛纳包3也为上端开口式结构,第二盛纳包3的规格为长3.5cm,宽2cm,高6cm,第一盛纳包2的外侧还固定设置有剪刀套4,锐器收集筒7采用如申请号为“2017202391615”,名称为“一种医疗锐器收集装置”所述的锐器收集装置,高度在5-15cm之间,直径在2-8cm之间即可。第二盛纳包3共三个,剪刀套4固定于第一盛纳包2正面的中部,三个第二盛纳包3分别固定于剪刀套4两侧的第一盛纳包2上,剪刀套4为沿竖向设置并底部开口的筒袋式结构,剪刀套4的上端开口直径大于底部开口直径,剪刀8合拢后的尖端由上至下插入剪刀套4内,并使尖端由剪刀套4的底部伸出,使剪刀8的中部卡在剪刀套4内,剪刀套4的下侧设置有刀尖套6,剪刀8卡设置于剪刀套4内时,剪刀8的尖端刚好伸至刀尖套6内,以避免剪刀8的尖端伤人。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随身护理治疗包,其特征在于:包括腰部固定带,腰部固定带的两端可分离式连接,腰部固定带上固定有第一盛纳包、第二盛纳包、剪刀包和锐器收集筒,第一盛纳包为沿腰部固定带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条形包,第一盛纳包的规格为长15‑18cm,宽4‑6cm,高7‑10cm,第一盛纳包的上端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拉链式开口,第二盛纳包共有多个,第二盛纳包也为上端开口式结构,第二盛纳包的规格为长2‑3.5cm,宽1.5‑2cm,高5‑6cm,第一盛纳包的外侧还固定设置有剪刀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随身护理治疗包,其特征在于:包括腰部固定带,腰部固定带的两端可分离式连接,腰部固定带上固定有第一盛纳包、第二盛纳包、剪刀包和锐器收集筒,第一盛纳包为沿腰部固定带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条形包,第一盛纳包的规格为长15-18cm,宽4-6cm,高7-10cm,第一盛纳包的上端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拉链式开口,第二盛纳包共有多个,第二盛纳包也为上端开口式结构,第二盛纳包的规格为长2-3.5cm,宽1.5-2cm,高5-6cm,第一盛纳包的外侧还固定设置有剪刀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携式随身护理治疗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固定带为类腰带式条形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一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