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启振专利>正文

一种检验科用毛细采血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5017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验科用毛细采血针,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腔设置有针管,所述针管的底部贯穿至外壳的底部,所述针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针头,所述针管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针管的内腔设置有存血腔,所述存血腔的底部与固定块接触,所述存血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垫,所述存血腔的底部连通有毛细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外壳、针管、针头、固定块、存血管、弹性垫、毛细管、滑轨、支撑板、挤压杆、滑块、推杆、推板和拉簧的相互配合,解决了现有的采血针实用性低的问题,该采血针在使用时可避免血液采集时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从而提高了血液检测的精准性,因此适合使用者使用。

A Capillary Blood Collection Needle for Laborator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apillary blood collecting needle for laboratory,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needle tube. The bottom of the needle tube runs through the bottom of the shell. The needle tub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needle. The two sides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needle tube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xing block.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needle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blood storing chamber, and the bottom of the blood storing chamber contacts with a fixing block. The top of the blood storage chamb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n elastic pad, and the bottom of the blood storage chamber is connected with a capillary.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of low practicability of the existing blood collection needle by setting the shell, needle, needle, fixing block, blood vessel storage, elastic cushion, capillary, slide rail, support plate, extrusion bar, slide block, push rod, push plate and pull spring, and avoids the contact of oxygen in the air when blood collection is used, thereby improving the essence of blood detection. Qualitative, so suitable for us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验科用毛细采血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检验科用毛细采血针。
技术介绍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检验科在对血液采集时需要用到采血针,而现有的采血针实用性低,在采血过程中血液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从而影响检验的精准性,因此不适合使用者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检验科用毛细采血针,具备实用性强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采血针实用性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实用性强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检验科用毛细采血针,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腔设置有针管,所述针管的底部贯穿至外壳的底部,所述针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针头,所述针管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针管的内腔设置有存血腔,所述存血腔的底部与固定块接触,所述存血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垫,所述存血腔的底部连通有毛细管,所述外壳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轨,两个滑轨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滑块,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的底部贯穿至针管的内腔,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顶部贯穿至外壳的顶部和推板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与推杆配合使用的通孔,所述推杆的表面套设有拉簧,且拉簧的两端分别与外壳的内壁和支撑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推板的顶部通过粘合剂粘接有防滑垫,且防滑垫的顶部开设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均通过固定件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块远离支撑板的一侧贯穿至滑轨的内壁并与滑轨的内壁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针管表面的顶部开设有螺纹,所述外壳内腔的底部焊接有与螺纹配合使用的螺纹槽。(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检验科用毛细采血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外壳、针管、针头、固定块、存血管、弹性垫、毛细管、滑轨、支撑板、挤压杆、滑块、推杆、推板和拉簧的相互配合,解决了现有的采血针实用性低的问题,该采血针在使用时可避免血液采集时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从而提高了血液检测的精准性,因此适合使用者使用。2、本技术通过防滑垫的设置,增加了推板顶部的摩擦力,避免了使用者的手与推板接触时出现打滑的状况,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通过滑块和滑轨的设置,可对支撑板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了支撑板使用时出现晃动的状况,提高了支撑板使用时的稳定性,通过螺纹和螺纹槽的设置,可对该毛细采血针进行拆卸,避免了造成资源浪费的状况,降低了使用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外壳剖视图。图中:1外壳、2针管、3针头、4固定块、5存血管、6弹性垫、7毛细管、8滑轨、9支撑板、10挤压杆、11滑块、12推杆、13推板、14拉簧、15防滑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检验科用毛细采血针,包括外壳1,外壳1的内腔设置有针管2,针管2表面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外壳1内腔的底部焊接有与螺纹配合使用的螺纹槽,通过螺纹和螺纹槽的设置,可对该毛细采血针进行拆卸,避免了造成资源浪费的状况,降低了使用的成本,针管2的底部贯穿至外壳1的底部,针管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针头3,针管2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针管2的内腔设置有存血腔5,存血腔5的底部与固定块4接触,存血腔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垫6,存血腔5的底部连通有毛细管7,外壳1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轨8,两个滑轨8之间设置有支撑板9,支撑板9的两侧均设置有滑块11,支撑板9的两侧均通过固定件与滑块11固定连接,滑块11远离支撑板9的一侧贯穿至滑轨8的内壁并与滑轨8的内壁滑动连接,通过滑块11和滑轨8的设置,可对支撑板9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了支撑板9使用时出现晃动的状况,提高了支撑板9使用时的稳定性,支撑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挤压杆10,挤压杆10的底部贯穿至针管2的内腔,支撑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杆12,推杆12的顶部贯穿至外壳1的顶部和推板13固定连接,推板13的顶部通过粘合剂粘接有防滑垫15,且防滑垫15的顶部开设有防滑纹,通过防滑垫15的设置,增加了推板13顶部的摩擦力,避免了使用者的手与推板13接触时出现打滑的状况,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外壳1的顶部开设有与推杆12配合使用的通孔,推杆12的表面套设有拉簧14,且拉簧14的两端分别与外壳1的内壁和支撑板9固定连接。在使用时,使用者首先向下按动推板13,使推板13通过通孔的配合带动推杆12向下运动,从而使推杆12通过滑块11和滑轨8的配合带动支撑板9向下运动,使支撑板9带动挤压杆10向下运动,从而使挤压杆10对弹性垫6进行挤压从而形成一定的压力,然后使用者通过针头3刺透患者的表皮,从而会有血液溢出,使用者即可松开推板13,使拉簧14带动各部件复位,从而使毛细管7将血液吸入存血腔5中,然后使用者拧开外壳1与针管2,从而取下存血腔5,此时已达到该毛细采血针实用性强的优点。综上所述,该检验科用毛细采血针,通过外壳1、针管2、针头3、固定块4、存血管5、弹性垫6、毛细管7、滑轨8、支撑板9、挤压杆10、滑块11、推杆12、推板13和拉簧14的相互配合,解决了现有的采血针实用性低的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验科用毛细采血针,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腔设置有针管(2),所述针管(2)的底部贯穿至外壳(1)的底部,所述针管(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针头(3),所述针管(2)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所述针管(2)的内腔设置有存血腔(5),所述存血腔(5)的底部与固定块(4)接触,所述存血腔(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垫(6),所述存血腔(5)的底部连通有毛细管(7),所述外壳(1)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轨(8),两个滑轨(8)之间设置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的两侧均设置有滑块(11),所述支撑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挤压杆(10),所述挤压杆(10)的底部贯穿至针管(2)的内腔,所述支撑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杆(12),所述推杆(12)的顶部贯穿至外壳(1)的顶部和推板(13)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的顶部开设有与推杆(12)配合使用的通孔,所述推杆(12)的表面套设有拉簧(14),且拉簧(14)的两端分别与外壳(1)的内壁和支撑板(9)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验科用毛细采血针,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腔设置有针管(2),所述针管(2)的底部贯穿至外壳(1)的底部,所述针管(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针头(3),所述针管(2)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所述针管(2)的内腔设置有存血腔(5),所述存血腔(5)的底部与固定块(4)接触,所述存血腔(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垫(6),所述存血腔(5)的底部连通有毛细管(7),所述外壳(1)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轨(8),两个滑轨(8)之间设置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的两侧均设置有滑块(11),所述支撑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挤压杆(10),所述挤压杆(10)的底部贯穿至针管(2)的内腔,所述支撑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杆(12),所述推杆(12)的顶部贯穿至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启振轩武警
申请(专利权)人:黄启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