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装置、睡眠监测装置以及智能床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5006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固定装置、睡眠监测装置以及智能床,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绑带、第二绑带以及用于放置睡眠监测带的固定袋,固定袋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朝向第二端延伸的方向与睡眠监测带的延伸方向平行,第一绑带与固定袋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绑带与固定袋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绑带远离固定袋的一端设有第一贴合件,第二绑带远离固定袋的一端设有第二贴合件,第一贴合件和第二贴合件能够彼此贴合或分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的配合能够将固定袋捆在床垫上,可以更好地保护睡眠监测带,避免睡眠监测带的滑动走位或滑落,使睡眠监测带有效的监测用户所需监测的部位,从而获得更加准确的监测数据。

Fixer, Sleep Monitor and Smart Be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xing device, a sleep monitoring device and a smart bed. The fix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band, a second band and a fixing bag for placing a sleep monitoring belt. The fixing bag comprises a first end and a second end. The direction of the first end extending toward the second end is parallel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extension of the sleep monitoring belt. The first b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end of the fixing bag, and the second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end of the fixing bag. The strap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end of the fixing bag. One end of the first strap away from the fixing bag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attachment. The other end of the second strap away from the fixing bag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attachment. The first attachment and the second attachment can be fitted or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In the utility model, the fixed bag can be bundled on the mattress by the cooperation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bands, which can better protect the sleep monitoring belt, avoid the sliding or sliding of the sleep monitoring belt, and enable the sleep monitoring belt to effectively monitor the parts that users need to monitor, so as to obtain more accurate monitoring dat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定装置、睡眠监测装置以及智能床
本技术涉及智能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固定装置、睡眠监测装置以及智能床。
技术介绍
睡眠监测带是一种智能监测人体的呼吸率、心率等生理指标来判断和监控使用者的睡眠和健康状况的智能产品。睡眠监测带使用时不需穿戴在身上,具有无感监测的特点,相对于智能穿戴产品(例如智能手环),睡眠监测带能给使用者更好的体验且监测数据更准确。所谓无感,是因为此类产品将传感器设计成一个长条型的柔性带,柔性带与控制盒相连,使用时将柔性传感带置于床单之下,以实现的无感监测。然而,用户睡眠时不是静态,有各种不同动作(如翻身,打滚等),都有可能将床单之下的睡眠监测带移位,甚至使睡眠监测带滑出床外,造成数据不准或无数据等问题,严重影响睡眠监测带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定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睡眠监测带在监测过程中容易滑动走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固定装置包括第一绑带、第二绑带以及用于放置睡眠监测带的固定袋,所述固定袋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延伸的方向与所述睡眠监测带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一绑带与所述固定袋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绑带与所述固定袋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绑带远离所述固定袋的一端设有第一贴合件,所述第二绑带远离所述固定袋的一端设有第二贴合件,所述第一贴合件和所述第二贴合件能够彼此贴合或分开。优选地,所述固定袋包括第一拼接片、第二拼接片以及第三拼接片,所述第二拼接片与所述第三拼接片均设于所述第一拼接片上,所述第二拼接片与所述第一拼接片拼接形成具有开口的袋状结构,所述睡眠监测带能够设于所述袋状结构内,所述第三拼接片设于所述袋状结构的开口处,所述第二拼接片设有第三贴合件,所述第三拼接片上设有第四贴合件,所述第三贴合件与所述第四贴合件能够彼此贴合或分开,以关闭或打开所述袋状结构的开口。优选地,所述第一绑带和所述第二绑带均与所述第一拼接片连接,且所述第一绑带与所述第一拼接片的连接处设于所述第一拼接片和第二拼接片之间,所述第二绑带与所述第一拼接片的连接处设于所述第一拼接片和第二拼接片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拼接片与所述第二拼接片、所述第一拼接片与所述第三拼接片均通过车缝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拼接片上通过车缝形成有与所述睡眠监测带的形状适配的容置区,所述容置区的两端均设有卡盒放置区,所述卡盒放置区用于放置所述睡眠监测带的控制盒。优选地,所述第一贴合件与所述第三贴合件为魔术贴毛面,所述第二贴合件与所述第四贴合件均为魔术贴勾面。优选地,所述固定袋为布袋,所述第一绑带和所述第二绑带均为布绑带。优选地,所述第一绑带和所述第二绑带均为弹性绑带。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睡眠监测装置,所述睡眠监测装置包括睡眠监测带和放置所述睡眠监测带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为如上文所述的固定装置。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智能床,所述智能床包括床垫、睡眠监测带、设于所述床垫上的如上文所述的固定装置,所述睡眠监测带设于所述固定装置内。本技术技术方案中,睡眠监测带放置在固定袋内,能够防止睡眠监测带滑动走位,避免造成睡眠监测带折弯损坏;第一贴合件和第二贴合件能够彼此贴合或分开,当第一贴合件和第二贴合件彼此贴合时,实现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的自锁;当第一贴合件和第二贴合件彼此分开时,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固定袋的捆绑位置,通过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的配合能够将固定袋捆在床垫上,可以更好地保护睡眠监测带,避免睡眠监测带的滑动走位或滑落,使睡眠监测带有效的监测用户所需监测的部位,获得更加准确的监测数据,以提高用户的睡眠质量。此外,睡眠监测带不裸露在外面,能够使产品更具备亲和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装置的分解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装置和睡眠监测带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绑带、第二绑带、第一拼接片和第三拼接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智能床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固定装置321第三贴合件100第一绑带322容置区110第一贴合件323卡盒放置区200第二绑带330第三拼接片210第二贴合件331第四贴合件300固定袋2睡眠监测带310第一拼接片3智能床320第二拼接片4床垫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固定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睡眠监测带在监测过程中容易滑动走位问题。请参照图1至图6,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固定装置1包括第一绑带100、第二绑带200以及用于放置睡眠监测带2的固定袋300,固定袋300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朝向第二端延伸的方向与睡眠监测带2的延伸方向平行,第一绑带100与固定袋300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绑带200与固定袋300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绑带100远离固定袋300的一端设有第一贴合件110,第二绑带200远离固定袋300的一端设有第二贴合件210,第一贴合件110和第二贴合件210能够彼此贴合或分开。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的睡眠监测带2并不表示睡眠监测带2的具体结构,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绑带、第二绑带以及用于放置睡眠监测带的固定袋,所述固定袋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延伸的方向与所述睡眠监测带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一绑带与所述固定袋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绑带与所述固定袋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绑带远离所述固定袋的一端设有第一贴合件,所述第二绑带远离所述固定袋的一端设有第二贴合件,所述第一贴合件和所述第二贴合件能够彼此贴合或分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绑带、第二绑带以及用于放置睡眠监测带的固定袋,所述固定袋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延伸的方向与所述睡眠监测带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一绑带与所述固定袋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绑带与所述固定袋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绑带远离所述固定袋的一端设有第一贴合件,所述第二绑带远离所述固定袋的一端设有第二贴合件,所述第一贴合件和所述第二贴合件能够彼此贴合或分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袋包括第一拼接片、第二拼接片以及第三拼接片,所述第二拼接片与所述第三拼接片均设于所述第一拼接片上,所述第二拼接片与所述第一拼接片拼接形成具有开口的袋状结构,所述睡眠监测带能够设于所述袋状结构内,所述第三拼接片设于所述袋状结构的开口处,所述第二拼接片设有第三贴合件,所述第三拼接片上设有第四贴合件,所述第三贴合件与所述第四贴合件能够彼此贴合或分开,以关闭或打开所述袋状结构的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绑带和所述第二绑带均与所述第一拼接片连接,且所述第一绑带与所述第一拼接片的连接处设于所述第一拼接片和第二拼接片之间,所述第二绑带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维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和而泰数据资源与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