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自动收线的鱼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4749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自动收线的鱼竿,包括鱼竿和收线装置,所述鱼竿的内侧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发条弹簧和收线装置,所述发条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卷线,所述第一卷线的另一端与收线装置连接,所述收线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侧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壳体内侧设有伸缩套筒,所述伸缩套筒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卷盘,所述卷盘内侧设有第二卷线,所述伸缩套筒的两端活动连接有两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板,所述圆板上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所述伸缩杆的外侧套设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巧妙灵活,操作便捷省力,避免了鱼儿上钩后观察不仔细导致起钩延误从而使鱼儿逃脱,增加了钓鱼的成功率。

A fishing rod that can automatically take in l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shing rod which can automatically take up wire, including a fishing rod and a take-up device. The inner side of the fish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cavity.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of the cavity are fixed with a spring and a take-up device respectively. One end of the spring is fixed with a first reel,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re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take-up device. The outer side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two through holes. The inner side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telescopic sleeve. The middle part of the telescopic sleev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reel. The inner side of the reel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reel line. The two ends of the telescopic sleeve are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wo telescopic rods. The other end of the telescopic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circular plate, and the telescopic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wo limit plates. The outer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spring, the design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ingenious and flexible, the operation is convenient and labor-saving, and the delay of hooking caused by careless observation after hooking is avoided, thus the fish escape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fishing is increa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自动收线的鱼竿
本技术涉及一种鱼钩,具体涉及一种能自动收线的鱼竿。
技术介绍
鱼竿是众多捕鱼工具的一种,要和一根钓线以及带有饵料的鱼钩来配合使用,最初时期人们一般采用竹竿来作为鱼竿,用来捕鱼维生,现在的鱼竿通常在人们进行休闲垂钓时使用,现有的鱼竿在钓鱼时,人们往往由于水质不清晰,或在流动的水域垂钓,使得人们在鱼儿上钩时因为无法进行有效的观察从而导致错判,从而延误了起钩的最佳时间,使鱼儿挣脱鱼钩,从而降低了钓鱼的成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收线的鱼竿。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能自动收线的鱼竿,包括鱼竿和收线装置,所述鱼竿的内侧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发条弹簧和收线装置,所述发条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卷线,所述第一卷线的另一端与收线装置连接,所述收线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左侧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壳体的右侧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穿线孔,所述壳体的外侧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壳体内侧设有伸缩套筒,所述伸缩套筒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卷盘,所述卷盘内侧设有第二卷线,所述第二卷线的一端穿过穿线孔并固定连接有鱼钩,所述伸缩套筒的两端活动连接有两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穿过通孔并延伸至壳体外侧且固定连接有相应的圆板,所述圆板上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相对分布在圆板外沿处,所述伸缩杆的外侧套设有与之对应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伸缩套筒的一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圆板的内侧。优选的,所述伸缩套筒内壁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呈相对分布,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设有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相对分布在伸缩杆的两侧,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滑动连接,保证伸缩套筒转动时可以带动伸缩杆进行转动。优选的,所述卷盘的两侧侧壁上相对开设有曲形孔,所述曲形孔的内侧穿设有拉环,所述拉环的一侧与第一卷线相连接,卷盘转动时拉环可以在曲形孔内滑动,减小了卷盘转动时的阻力。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外侧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通孔相互贯通,所述限位板的内侧壁处设有球形凹槽,所述球形凹槽内嵌有滚珠,滚珠在环形凹槽内配合滚动,减小了圆盘转动时与壳体之间的摩擦力,通过环形凹槽对圆板进行定位,为圆板和限位板穿过圆孔和缺口提供了保证。优选的,所述通孔包括圆孔和缺口,所述缺口相对设在圆孔的两侧,所述圆孔的半径等于或大于圆板的半径,所述缺口的长宽与限位板相等,使圆板和限位板转动到一定位置时可以穿过圆孔和缺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巧妙灵活,操作便捷省力,在鱼儿咬钩后可以自动向上提钩,将鱼儿拉离水面,避免了鱼儿上钩后观察不仔细导致起钩延误从而使鱼儿逃脱,增加了钓鱼的成功率。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能自动收线的鱼竿的正视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能自动收线的鱼竿中收线装置的俯视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能自动收线的鱼竿中伸缩套筒和伸缩杆的剖视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能自动收线的鱼竿中卷盘的正视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能自动收线的鱼竿中卷盘的俯视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能自动收线的鱼竿中收线装置的正视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的一种能自动收线的鱼竿中圆板和限位板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一种能自动收线的鱼竿,包括鱼竿1和收线装置2,所述鱼竿1的内侧设有空腔3,所述空腔3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发条弹簧4和收线装置2,所述发条弹簧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卷线5,所述第一卷线5的另一端与收线装置2连接,所述收线装置2包括壳体6,所述壳体6的左侧开设有安装口7,所述壳体6的右侧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穿线孔8,所述壳体6的外侧开设有两个通孔9,所述壳体6内侧设有伸缩套筒10,所述伸缩套筒10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卷盘11,所述卷盘11内侧设有第二卷线12,所述第二卷线12的一端穿过穿线孔8并固定连接有鱼钩13,所述伸缩套筒10的两端活动连接有两个伸缩杆14,所述伸缩杆14的另一端穿过通孔并延伸至壳体6外侧且固定连接有相应的圆板15,所述圆板15上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16,两个所述限位板16相对分布在圆板15外沿处,所述伸缩杆14的外侧套设有与之对应的弹簧17,所述弹簧1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伸缩套筒10的一侧,所述弹簧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圆板15的内侧。其中,所述伸缩套筒10内壁设有两个限位槽18,所述限位槽18呈相对分布,所述伸缩杆14的一端设有两个限位块19,两个所述限位块19相对分布在伸缩杆14的两侧,所述限位块19与限位槽18滑动连接,保证伸缩套筒10转动时可以带动伸缩杆14进行转动,所述卷盘11的两侧侧壁上相对开设有曲形孔20,所述曲形孔20的内侧穿设有拉环21,所述拉环21的一侧与第一卷线5相连接,卷盘11转动时拉环21可以在曲形孔20内滑动,减小了卷盘11转动时的阻力,所述壳体6的外侧设有环形凹槽22,所述环形凹槽22与通孔9相互贯通,所述限位板16的内侧壁处设有球形凹槽23,所述球形凹槽23内嵌有滚珠24,滚珠24在环形凹槽23内配合滚动,减小了圆盘11转动时与壳体6之间的摩擦力,通过环形凹槽23对圆板15进行定位,为圆板15和限位板16穿过圆孔25和缺口26提供了保证,所述通孔9包括圆孔25和缺口26,所述缺口26相对设在圆孔25的两侧,所述圆孔25的半径等于或大于圆板15的半径,所述缺口26的长宽与限位板16相等,使圆板15和限位板16转动到一定位置时可以穿过圆孔25和缺口2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鱼儿咬钩时,将第二卷线12向下拉扯,从而带动卷盘11转动,卷盘11带动伸缩套筒10转动,故带动伸缩杆14转动,伸缩杆14带动圆板15转动,圆板15带动限位板16以圆板15中心为轴心转动,当限位板16转动到缺口26位置时,在弹簧17弹力的作用下,圆板15和限位板16穿过通孔9向壳体6内侧收缩,在发条弹簧4的作用下,第一卷线5卷线装置2拉向空腔3的左侧,伸缩套筒10拉动第二卷线12向左运动,第二卷线12拉动鱼钩13上升。本技术通过鱼儿咬钩产生的拉力带动卷盘11转动,在伸缩套筒10两端增加弹簧17实现圆板15和限位板16的回缩,用第一卷线5将发条弹簧4和卷盘11连接从而保证收线装置2在鱼儿咬钩后向左运动,本技术设计巧妙灵活,操作便捷省力,在鱼儿咬钩后可以自动向上提钩,将鱼儿拉离水面,避免了鱼儿上钩后观察不仔细导致起钩延误从而使鱼儿逃脱,增加了钓鱼的成功率。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自动收线的鱼竿,包括鱼竿(1)和收线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竿(1)的内侧设有空腔(3),所述空腔(3)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发条弹簧(4)和收线装置(2),所述发条弹簧(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卷线(5),所述第一卷线(5)的另一端与收线装置(2)连接,所述收线装置(2)包括壳体(6),所述壳体(6)的左侧开设有安装口(7),所述壳体(6)的右侧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穿线孔(8),所述壳体(6)的外侧开设有两个通孔(9),所述壳体(6)内侧设有伸缩套筒(10),所述伸缩套筒(10)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卷盘(11),所述卷盘(11)内侧设有第二卷线(12),所述第二卷线(12)的一端穿过穿线孔(8)并固定连接有鱼钩(13),所述伸缩套筒(10)的两端活动连接有两个伸缩杆(14),所述伸缩杆(14)的另一端穿过通孔并延伸至壳体(6)外侧且固定连接有相应的圆板(15),所述圆板(15)上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16),两个所述限位板(16)相对分布在圆板(15)外沿处,所述伸缩杆(14)的外侧套设有与之对应的弹簧(17),所述弹簧(1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伸缩套筒(10)的一侧,所述弹簧(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圆板(15)的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自动收线的鱼竿,包括鱼竿(1)和收线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竿(1)的内侧设有空腔(3),所述空腔(3)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发条弹簧(4)和收线装置(2),所述发条弹簧(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卷线(5),所述第一卷线(5)的另一端与收线装置(2)连接,所述收线装置(2)包括壳体(6),所述壳体(6)的左侧开设有安装口(7),所述壳体(6)的右侧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穿线孔(8),所述壳体(6)的外侧开设有两个通孔(9),所述壳体(6)内侧设有伸缩套筒(10),所述伸缩套筒(10)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卷盘(11),所述卷盘(11)内侧设有第二卷线(12),所述第二卷线(12)的一端穿过穿线孔(8)并固定连接有鱼钩(13),所述伸缩套筒(10)的两端活动连接有两个伸缩杆(14),所述伸缩杆(14)的另一端穿过通孔并延伸至壳体(6)外侧且固定连接有相应的圆板(15),所述圆板(15)上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16),两个所述限位板(16)相对分布在圆板(15)外沿处,所述伸缩杆(14)的外侧套设有与之对应的弹簧(17),所述弹簧(1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伸缩套筒(10)的一侧,所述弹簧(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圆板(15)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自动收线的鱼竿,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套筒(10)内壁设有两个限位槽(18),所述限位槽(18)呈相对分布,所述伸缩杆(14)的一端设有两个限位块(19),两个所述限位块(19)相对分布在伸缩杆(14)的两侧,所述限位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佳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威尔玛渔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