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贫瘠山体种植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47241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贫瘠山体种植灌溉装置,包括蓄水池,供水泵,供水管道,肥料池;蓄水池包括三面梯形墙体和一面山体,山体向上延伸的自然山体形成集流场,山体上集流场的表面固定有山体护坡网;供水管道一端与供水泵连通,另一端位于梯形墙体的上端并与蓄水池连通;灌溉管道穿过所述梯形墙体的下端并与所述蓄水池连通;肥料池一端与蓄水池连通,另一端与灌溉管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现有贫瘠裸露山体形成的天然集流场,并在下方设蓄水池,可以充分收集降水,收集降水以减少贫瘠裸露山体上的水分流失,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蓄水池还连接有供水管道,在非降雨期间利用供水泵供水,并结合肥料池,保证山体上种植的植被正常生长。

A Planting Irrigation Device for Barren Mountain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rrigation device for planting barren hill body, which comprises a water storage tank, a water supply pump, a water supply pipeline and a fertilizer pond; the water storage tank comprises three trapezoidal walls and one hill body; the natural hill body extending upward forms a gathering flow field; the surface of the gathering flow field on the hill body is fixed with a hill slope protection network; one end of the water supply pipeli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supply pump, and the other end is located on the trapezoidal wall body. The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storage pool; the irrigation pipe passes through the lower end of the trapezoidal wall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storage pool; one end of the fertilizer pool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storage pool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irrigation pipe; the utility model can fully collect precipitation and collect precipitation to reduce the barren mountain body by utilizing the natural flow field formed by the barren mountain body and installing a water storage pool below. The water loss, and the water storage pool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also connected with a water supply pipeline, which uses a water supply pump to supply water during the non-rainfall period, and combines with a fertilizer pool to ensure the normal growth of vegetation planted on the mountain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贫瘠山体种植灌溉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利工程、农田水利灌溉
,尤其是一种贫瘠山体种植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国土辽阔,贫瘠山体以及由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地方不断地进行土地开发,随意开挖山体,开路取石等形成了大量的裸露山体,破坏了原有的植被和地貌,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贫瘠山体保水性差,土质营养物质少,很难适合普通植物生长。因此,加强对裸露贫瘠山体的整治和植被恢复工作,已成为林业和生态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成为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火龙果是仙人掌科多年生攀援性的多肉植物。植株无主根,侧根大量分布在浅表土层,同时有很多气生根,可藉气根攀援于树干、岩石或墙上。火龙果适合裸露的土壤较少的地区种植。但是需要保证其灌溉和营养物质的供给。所以说目前亟须需要开发一种能够用于贫瘠山体种植灌溉的装置,保证山体植被的灌溉和营养物质的供给。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用于贫瘠山体种植灌溉的装置,保证山体植被的灌溉和营养物质的供给。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贫瘠山体种植灌溉装置,包括蓄水池,供水泵,供水管道,肥料池;所述蓄水池包括三面梯形墙体和一面山体,所述山体向上延伸的自然山体形成集流场,所述山体上集流场的表面固定有山体护坡网;所述供水管道一端与所述供水泵连通,另一端位于所述梯形墙体的上端并与所述蓄水池连通;所述灌溉管道穿过所述梯形墙体的下端并与所述蓄水池连通;以及所述肥料池一端与所述蓄水池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灌溉管道连通。本技术通过利用现有贫瘠裸露山体形成的天然集流场,并在下方设置蓄水池,本技术可以充分收集利用降水,收集降水以减少贫瘠裸露山体上的水分流失,解决贫瘠裸露山体涵养水分不足的问题,并且本技术的蓄水池还连接有供水管道,在非降雨期间可以利用供水泵供水。灌溉管道和肥料池可以为山体上种植的植被进行灌溉和施肥,保证植被的正常生长。进一步的,所述植被为火龙果植株或者其他具有气生根,耐旱植物。进一步的,所述灌溉管道由主灌溉管道、支端灌溉管道以及微润装置组成,所述支端灌溉管道一端与所述主灌溉管道连通;所述支端灌溉管道与植被种植对应位置设有开口,所述微润装置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支端灌溉管道开口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微润装置有安装件和棉线组成,所述安装件为中空圆柱形,其一端大小与所述开口相适配且外面设有螺纹并与所述开口螺纹连接,所述安装件另一端向中间聚拢并与所述棉线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棉线另一端埋于所述火龙果植株根部。微润装置能够直接将水输送到植被根部,避免了传统灌溉的蒸发、渗漏、径流几大损失,实现高效灌溉。改善土壤水气环境,防止水浇板结,使土壤始终处于疏松、通气状态,并且在贫瘠裸露山上水分在表面流失快,不适宜表面浇水,微润装置能够节水70%;微润灌溉并且为农业水肥一体化提供了最佳载体,节省肥料用量50%以上,是一种非常适合于贫瘠裸露山体种植植被作物的灌溉装置。进一步的,所述肥料池与所述主灌溉管道连接,且连接处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网孔直径为100-300μm。肥料池用于将肥料溶于水中,使水混合肥料然后直接通过灌溉装置输送到种植的植被根部,为植被提供营养,实现了水肥一体化。过滤网的设置使其能够阻挡未融化的肥料颗粒,防止阻塞灌溉管道。进一步的,还包括中继池,所述中继池设于所述供水管道中部,且位于所述供水泵与所述蓄水池之间。所述中继池可以为多个,能够辅助供水泵将山体下方的水逐步供给到山上的蓄水池。进一步的,还包括太阳能发电装置,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固定于所述蓄水池上部且与所述蓄水池距0.5-1.5m,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与所述供水泵电连接。太阳能发电装置设于所述蓄水池的上方,防止阳光直射,减慢水分蒸发速度,减少水资源浪费,采用太阳能发电装置与供水泵连接,保证了本技术一种贫瘠山体种植灌溉装置能够自我维持水量,当降雨量不足时,根据灌溉需求,使用太阳能发电装置对供水泵进行供电,将水从山下输送到蓄水池。进一步的,所述山体护坡网孔径为3-8cm。进一步的防护集流场防止,雨水的冲刷对集流场的破坏。进一步的,所述肥料池相对水平面高度高于所述支端灌溉管道相对水平面高度。能够保证水肥充分融化后,统一送至需要灌溉的植被根部。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山体的地势地形,充分收集雨水,减少水分大量流失,并且能够保证相应的植被生长,实现了水肥一体化,实现了微润灌溉,避免了传统灌溉的蒸发、渗漏、径流几大损失,实现高效灌溉。改善土壤水气环境,防止水浇板结,使土壤始终处于疏松、通气状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蓄水池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微润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蓄水池;11山体护坡网;2为供水泵;3为供水管道;4为灌溉管道;41为主灌溉管道;42为支端灌溉管道;43为微润装置;431为安装件;432为棉线;5为肥料池;6为中继池;7为太阳能发电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贫瘠山体种植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池1,供水泵2,供水管道3,灌溉管道4,肥料池5,中继池6,太阳能发电装置7。蓄水池1包括三面梯形墙体和一面山体,山体向上延伸的自然山体形成集流场,山体上集流场表面固定有山体护坡网11;山体护坡网11孔径为3-8cm。本技术通过利用现有贫瘠裸露山体形成的天然集流场,并在下方设置蓄水池1,本技术可以充分收集利用天然降水,收集降水以减少贫瘠裸露山体上的水分流失,解决贫瘠裸露山体涵养水分不足的问题,所储藏用水可用于植被灌溉,保证植被的正常生长。本技术在山体上集流场表面固定有山体护坡网11,可以保证山体不会被雨水冲刷破坏,并且不会产生大量的落石,影响蓄水池1的使用。供水管道3一端与设于山下易于取水的供水泵2连通,另一端位于梯形墙体的上端并与蓄水池1连通;灌溉管道4穿过所述梯形墙体的下端并与蓄水池1连通;肥料池5一端与蓄水池1连通,另一端与灌溉管道4连通。灌溉管道4由主灌溉管道41、支端灌溉管道42以及微润装置43组成,支端灌溉管道42一端与主灌溉管道41连通;支端灌溉管道42与植被种植对应位置设有开口,微润装置43可拆卸的安装于支端灌溉管道42开口位置。微润装置43有安装件431和棉线432组成,安装件431为中空圆柱形,其一端大小与开口相适配且外面设有螺纹并与开口螺纹连接,安装件431另一端向中间聚拢并与棉线432一端固定连接,棉线432另一端埋于植被植株根部。微润装置43能够直接将水输送到植被根部,避免了传统灌溉的蒸发、渗漏、径流几大损失,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贫瘠山体种植灌溉装置,其特征在子,包括蓄水池(1),所述蓄水池(1)包括三面梯形墙体和一面山体,所述山体向上延伸的自然山体形成集流场,所述山体上集流场的表面固定有山体护坡网(11);供水泵(2);供水管道(3),所述供水管道(3)一端与所述供水泵(2)连通,另一端位于所述梯形墙体的上端并与所述蓄水池(1)连通;灌溉管道(4),所述灌溉管道(4)穿过所述梯形墙体的下端并与所述蓄水池(1)连通;以及肥料池(5),所述肥料池(5)一端与所述蓄水池(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灌溉管道(4)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贫瘠山体种植灌溉装置,其特征在子,包括蓄水池(1),所述蓄水池(1)包括三面梯形墙体和一面山体,所述山体向上延伸的自然山体形成集流场,所述山体上集流场的表面固定有山体护坡网(11);供水泵(2);供水管道(3),所述供水管道(3)一端与所述供水泵(2)连通,另一端位于所述梯形墙体的上端并与所述蓄水池(1)连通;灌溉管道(4),所述灌溉管道(4)穿过所述梯形墙体的下端并与所述蓄水池(1)连通;以及肥料池(5),所述肥料池(5)一端与所述蓄水池(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灌溉管道(4)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贫瘠山体种植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管道(4)由主灌溉管道(41)、支端灌溉管道(42)以及微润装置(43)组成,所述支端灌溉管道(42)一端与所述主灌溉管道(41)连通;所述支端灌溉管道(42)与植被种植对应位置设有开口,所述微润装置(43)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支端灌溉管道(42)开口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贫瘠山体种植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为火龙果植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贫瘠山体种植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润装置(43)有安装件(431)和棉线(432)组成,所述安装件(431)为中空圆柱形,其一端大小与所述开口相适配且外面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和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兰坪县建浩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