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及用于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4579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及用于光伏组件的接线盒,所述光伏组件包括接线盒及若干相互独立的电池串,所述接线盒内设有与若干所述电池串一一对应连接的若干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至电池串的两端以控制相应电池串的工作状态,所述接线盒内还设有电路板,若干所述控制模块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且电性相连。所述控制模块可使得相应电池串实现最大功率输出,降低所述光伏组件的失配损失,增加发电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组件及用于光伏组件的接线盒
本技术涉及光伏
,特别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及用于光伏组件的接线盒。
技术介绍
太阳能是永不枯竭的清洁能源,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这也使得光伏组件市场及装机量保持逐年增长的态势。现有光伏组件工作进程中,受环境温度、日照强度、负载等因素的影响,其输出最大功率点亦会发生变化,要想实现光伏组件的最大功率输出,则须对光伏组件进行实时状态条件下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PowerPointTracking,MPPT)。业内已公开有光伏组件的MPPT控制方法,但构成光伏组件的若干电池串之间亦存有性能差别,根据现有MPPT控制方法较难保证各电池串均能保持理想的输出状态。另一方面,若光伏组件局部被遮挡或发生异常时,失配损失增大,导致光伏组件的发电量下降。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光伏组件及用于光伏组件的接线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及用于光伏组件的接线盒,能够提高光伏组件的功率输出,降低失配损失,增加发电量。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括接线盒及若干相互独立的电池串,所述接线盒内设有与若干所述电池串一一对应连接的若干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至电池串的两端以控制相应电池串的工作状态,所述接线盒内还设有电路板,若干所述控制模块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且电性相连。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串呈U型延伸,任意两个所述电池串互不相连。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串的两端均连接设置有汇流条,所述汇流条包括正极汇流条与负极汇流条,所述控制模块具有与所述正极汇流条相连接的正极连接端、与所述负极汇流条相连接的负极连接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相互交叉、重叠或相邻设置的两个汇流条之间均设有绝缘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任一所述汇流条与其余汇流条之间均呈绝缘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串设置为三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电池串包括相互串联且相邻排布的两个子串。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子串包括8~12片依次串联的电池片。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接线盒,所述光伏组件包括若干电池串,所述接线盒包括电路板及若干集成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以与所述电池串一一对应连接并控制相应的电池串工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若干所述控制模块依次串联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技术光伏组件及接线盒,改变现有光伏组件中电池串的连接方式,通过若干所述控制模块分别控制相应的电池串的工作状态,以使得各所述电池串均能保持较好的功率输出,减少光伏组件各电池串之间的失配损失,提高整体发电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光伏组件的电路组成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接线盒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该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参图1与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光伏组件100包括若干相互独立的电池串10及与所述电池串10一一对应连接的若干控制模块20,所述控制模块20连接至所述电池串10的两端并用以控制相应电池串10的工作。所述电池串10包括相互串联的若干电池片11,且所述电池串10的两端均连接设置有相应的汇流条12。所述控制模块20具有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相应电池串10的汇流条12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至另一所述控制模块20。若干所述电池串10互不相连,即任一所述汇流条12与其余所述汇流条12之间均呈绝缘设置,以实现任一所述电池串10的独立控制。此处,若干所述电池串10互不相连是指若干所述电池串10在相应的电池板内部彼此独立设置;所述控制模块20通过相应的第二连接端相互连接,以将若干所述电池串10串联为一整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串10设置为三组,所述电池串10呈U型延伸,每一所述电池串10包括相互串联且相邻排布的两个子串(A与B,C与D,E与F),前述两个子串(A与B,C与D,E与F)之间设有互联条13。优选地,每一所述子串包括8~12片依次串联的电池片11。所述光伏组件100完成封装时,所述电池串10所连接的汇流条12的末端自所述光伏组件100的背面引出,再将所述汇流条12与对应的控制模块20的第一连接端相互连接。其中,所述汇流条12包括正极汇流条121与负极汇流条122,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与所述正极汇流条121相连接的正极连接端、与所述负极汇流条122相连接的负极连接端。此处,三组所述电池串10分别对应的控制模块20集中设置,相互交叉、重叠或相邻设置的两个汇流条12之间均设有绝缘层(未图示),以彼此隔离,也可以在所述汇流条12表面裹覆绝缘膜层(未图示)。图1中子串A、B、C分别连接的汇流条12沿所述子串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仅为了更好地展示所述汇流条12的设置方式,为减小光伏组件100的边缘宽度,所述子串A、B、C分别连接的汇流条12可通过前述绝缘层隔离后再层叠设置。除此,三组所述电池串10分别对应的控制模块20亦可相互间隔设置,即将所述控制模块20对应设置在相应的电池串10后方,再通过外部线缆连接各控制模块20。实际工作过程中,所述控制模块20可实现相应电池串10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即使得该电池串10实现最大的功率输出;再对比其它电池串10在最大功率点附近的输出电流,可选取若干所述电池串10中的输出电流最大的作为基准电流,其余所述电池串10通过相应的控制模块20进行降压,再提升调节输出电流调节至前述基准电流后向外输出,减少失配损失。当然,所述控制模块20还具有与相应电池串10并联设置的二极管,所述电池串10局部被遮挡或发生异常时,前述二极管导通,避免光伏组件100产生热斑损坏。参看图3,本技术还同时提供一种接线盒200,所述接线盒200包括若干控制模块20及两条输出线缆30,若干所述控制模块20依次串联设置在两条所述输出线缆30之间。如前所述,所述控制模块20用以连接至所述电池串10的两端并控制相应的电池串10工作,此处,若干所述控制模块20可集成设置在同一电路板40上,所述输出线缆30亦可连接在前述电路板40上。所述控制模块20还具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亦可集成设置在电路板40上,当光伏组件100发生火灾等紧急状况时,可通过控制开关关断或减小相应的光伏组件100的电压,便于现场作业处理,防止电击。综上所述,采用本技术光伏组件100及接线盒200,调整光伏组件100中电池串10的连接方式,并通过所述控制模块20分别控制相应的电池串10的工作,所述控制模块20根据各电池串10的实际工作状态实现该电池串10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以使得各所述电池串10均能保持较好的功率输出。还能通过不同电池串10之间的比对,调节降低电压,提升相应电池串10的输出电流以减少光伏组件100中各电池串10之间的失配损失,提高整体发电量。所述光伏组件100还能避免局部遮挡而可能导致的热斑等。当然,采用上述光伏组件100及接线盒200的光伏阵列亦能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组件,包括接线盒及若干相互独立的电池串,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内设有与若干所述电池串一一对应连接的若干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至电池串的两端以控制相应电池串的工作状态,所述接线盒内还设有电路板,若干所述控制模块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且电性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包括接线盒及若干相互独立的电池串,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内设有与若干所述电池串一一对应连接的若干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至电池串的两端以控制相应电池串的工作状态,所述接线盒内还设有电路板,若干所述控制模块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且电性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串呈U型延伸,任意两个所述电池串互不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串的两端均连接设置有汇流条,所述汇流条包括正极汇流条与负极汇流条,所述控制模块具有与所述正极汇流条相连接的正极连接端、与所述负极汇流条相连接的负极连接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士锋董经兵刘亚锋陆钢邢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