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程显专利>正文

具有边孔和凸面钢环的纽扣锂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4439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边孔和凸面钢环的纽扣锂电池,包括:负极盖和正极壳,正极片与正极壳之间设有极片钢环,极片钢环与正极壳形成电子导通,所述的极片钢环的底面设有向下的凸起,凸起的下端与正极壳形成电子导通;极片钢环的外侧拐角处沿极片钢环的圆心均布一组拐角边孔,每个拐角边孔延伸到极片钢环的底板和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在极片钢环的外侧边部设有环形凸面,这样增加了极片钢环与正极壳的有效接触面积和接触的紧密性,从而避免了由于极片粉末或正极壳内平面凹凸造成的接触不良的现象的产生;由于极片钢环的拐角处沿极片钢环的圆心均布一组拐角边孔,避免了极片钢环死角渗透电解液的不足,使电池性能更加稳定。

Button Lithium Battery with Side Hole and Convex 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边孔和凸面钢环的纽扣锂电池
本技术涉及一种纽扣锂电池,特别是一种具有边孔和凸面钢环的纽扣锂电池。
技术介绍
纽扣锂电池是指外形尺寸象一颗小纽扣的锂离子电池,相对于柱状电池来说纽扣电池直径较大,厚度较薄,如厚度仅为1.6mm,2.5mm、3.2mm等。现有的纽扣锂电池均采用一块较薄的负极锂片与一块较厚的碳基正极片的配对结构,但因正极片内部电阻过高,阻碍产生活性,导致电分子释放困难,影响了电池的利用率而提前失效,为此目前已经有了与正极片连接的极片钢环,但目前的极片钢环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底面为平面,在组装中极片材料的粉末黏在极片钢环的底面上,或正极壳内平面凹凸,会导致正极壳与正极片上的极片钢环接触面产生微小的间距,造成有效接触面大幅度降低,增大了电池的内阻;二是由于目前的极片钢环只设置了底面孔,导致极片钢环拐角处形成电解液渗入的死角。我们知道正极壳内填充有电解液,对于这类电池来说,理论上电解液渗入极片越透彻,其性能及使用寿命越有保障,但由于普通极片钢环的拐角死角的客观存在,造成了正极壳电解液渗入困难,影响电解液的渗入量,影响电池的性能的稳定性,因此,如何合理改进结构以便于储存更多的电解液,增加电分子活性和降低电池的内阻成为本技术人重点研究的内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是克服极片钢环的拐角死角的问题,使电解液吸收速度和吸收量达到正常要求;二是增大电池极片钢环与正极壳的有效接触面,降低内阻,从而提高纽扣电池性能的稳定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具有边孔和凸面钢环的纽扣锂电池,包括负极盖、正极壳,负极盖外缘与正极壳上收口之间设有绝缘密封环,正极壳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锂离子负极片、电池隔膜和正极片,正极片与正极壳之间设有极片钢环,正极片与极片钢环连为一体,极片钢环与正极壳形成电子导通,所述的极片钢环的底面设有向下的凸起,凸起的下端与正极壳形成电子导通;极片钢环的外侧拐角处沿极片钢环的圆心均布一组拐角边孔,每个拐角边孔延伸到极片钢环的底板和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的凸起为环形凸起。进一步地,所述的凸起为一组凸点。进一步地,所述的环形凸起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梯形、圆形或其它多遍形的其中一种。进一步地,所述的拐角边孔为圆形、三角形、梯形或其他多边形的其中的一种。本技术的贡献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边孔和凸面钢环的纽扣锂电池。由于在极片钢环的外侧边部设有环形凸面,这样增加了极片钢环与正极壳的有效接触面积和接触的紧密性,从而避免了由于极片粉末或正极壳内平面凹凸造成的接触不良的现象的产生;由于极片钢环的拐角处沿极片钢环的圆心均布一组拐角边孔,避免了极片钢环死角渗透电解液的不足,使电池性能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外部结构的三维示意图。图2为图1的正面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向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极片钢环前侧俯视视角的三维示意图。图5为图4的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4另一视角的前侧仰视视角的三维示意图。图7为极片钢环正面的示意图。图8为图7的C-C向的剖视示意图。图9为图8的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极片钢环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极片钢环的立体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极片钢环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负极盖1、正极壳2、负极盖外缘与正极壳上收口之间设有绝缘密封环3,正极壳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锂离子负极片7、电池隔膜6和正极片5,正极片与正极壳之间设有极片钢环4,正极片与极片钢环通过挤压连为一体,极片钢环与正极壳通过接触形成电子导通,所述的极片钢环的底面41设有向下的凸起,凸起的下端与正极壳形成电子导通;极片钢环的外侧拐角处沿极片钢环的圆心均布一组拐角边孔43,每个拐角边孔延伸到极片钢环的底板和侧壁上。如图4至图10所示,本技术的极片钢环4外侧边部设有凸起44,即向下凸出的面,也交凸面,本实施例为环形凸面,环形凸面就是整个凸面连为一体在极片钢环的底面构成环形,环形凸面可以设在底面的边沿,也可设在底面的任何部位。环形凸面的凸出部位与正极壳2形成电子导通。环形凸面增加了增加极片钢环与正极壳的有效接触面积和接触的紧密性,从而避免了由于极片粉末造成的接触不良的现象的产生。极片钢环的外侧拐角处沿极片钢环的圆心均布一组拐角边孔45,每个边孔延伸到极片钢环的底板和侧壁上,即,每个边孔一部分在极片钢环的侧壁42上,一部分在极片钢环的底板上,这样本来是渗透电解液的死角变成的渗透的通道,使电解液渗透速度加快,保证了电解液在生产工艺的规定时间内的浸液含量。本技术的拐角边孔45为圆形、三角形、梯形或其他多边形的其中的一种,但不排除两种以上结合图形的混合形状,拐角边孔孔形不限,本实施例的拐角边孔为圆形的变形孔形。上述实施例的环形凸面为圆形的一部分,即向下的凸出部位为圆弧形,如图4至图9所示。图10为本技术极片钢环的环形凸面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示意图。该实施例的底面41下方的凸面为三角形,即环形凸面的横截面的下端带有角度,因为是环形,凸面底端更容易与正极壳紧密接触,避免了由于极片粉末或正极壳内平面凹凸造成的接触不良的现象的产生,降低了电池的内阻,从而提高了电池的稳定性。本技术的环形凸面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梯形、圆形或其他多边形,是指为这些图形的其中一部分,而不是完成的图形,如三角形就是一部分就是图面是带角度的面,如图10所示。圆形的一部分就是圆弧形。如图11所示,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该实施例的凸起44即环形凸面设在底面的内,凸起的下端与与正极壳接触。如图12所示,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该实施例的凸起44为极片钢环的底面下部面上设置为一组圆形弧面的凸起。凸起的下端是点接触,更容易与正极壳接触紧密接触,多点与正极壳接接触,因为多点容易接触好,所以形成电子导通内阻小,接触更加稳定。本技术不仅适用于纽扣锂电池,也适用于其它各种规格的纽扣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边孔和凸面钢环的纽扣锂电池,包括负极盖(1)、正极壳(2),负极盖外缘与正极壳上收口之间设有绝缘密封环(3),正极壳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锂离子负极片(7)、电池隔膜(6)和正极片(5),正极片与正极壳之间设有极片钢环(4),正极片与极片钢环连为一体,极片钢环与正极壳形成电子导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片钢环(4)的底面设有向下的凸起(44),凸起的下端与正极壳(2)形成电子导通;极片钢环的外侧拐角处沿极片钢环的圆心均布一组拐角边孔(45),每个拐角边孔延伸到极片钢环的底板和侧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边孔和凸面钢环的纽扣锂电池,包括负极盖(1)、正极壳(2),负极盖外缘与正极壳上收口之间设有绝缘密封环(3),正极壳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锂离子负极片(7)、电池隔膜(6)和正极片(5),正极片与正极壳之间设有极片钢环(4),正极片与极片钢环连为一体,极片钢环与正极壳形成电子导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片钢环(4)的底面设有向下的凸起(44),凸起的下端与正极壳(2)形成电子导通;极片钢环的外侧拐角处沿极片钢环的圆心均布一组拐角边孔(45),每个拐角边孔延伸到极片钢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坤朱程显
申请(专利权)人:朱程显张耀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