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殷东山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造粒机的压辊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2776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造粒机的压辊机构,包括中空结构的挤压辊,所述挤压辊内偏心设置有顶轴,挤压辊的弧形表面上均布有若干交错排列的凸台和凹槽,所述凹槽底部中心设置有顶推孔,凹槽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沉孔,所述顶推孔内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一端位于挤压辊内,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与推杆连接的一侧表面上左右对称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推板的一端固定于沉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推板与顶轴脱离接触且将铅粒推出后,通过推板上设置的弹簧将推杆迅速拉回挤压辊内,在推板和顶轴推理后的任何一点均能实现将推杆快速拉回至挤压辊内,进而能有限避免推杆未及时收回挤压辊进而造成的设备损坏。

A Roller Press for Granula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oll pressing mechanism for granulator, which comprises an extrusion roll with a hollow structure. The extrusion roll is eccentrically provided with a top shaft, and the arc surface of the extrusion roll is evenly distributed with a number of staggered convex platforms and grooves. The center of the bottom of the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n ejection hole,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bottom of the groove are symmetrically provided with a sinking hole, and a push rod is arranged in the ejection hole. One end of the push rod is located in the extrusion roll,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push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push plate. A spring is symmetrically fixed left and right on the surface of one side connected with the push rod, and the spring is fixed in the sinking hole far from the one end of the push plate. When the push plate is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top axle and the lead particles are pushed out, the push rod is quickly pulled back into the extrusion roll by the spring arranged on the push plate, and the push rod can be quickly pulled back into the extrusion roll at any point after reasoning between the push plate and the top axle, thus the equipment damage caused by the failure of the push rod to retrieve the extrusion roll in time can be limi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造粒机的压辊机构
本技术属于造粒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造粒机的压辊机构。
技术介绍
在铅蓄电池制造行业中,传统铅粉的加工方法是,先将原料铅锭熔铸成较小的铅粒,再将铅粒放入铅粉机中互相撞磨成铅粉。在这种早先的生产工艺中,铅锭的熔铸过程,必然会产生损耗,同时熔铸过程也会对周围环境产生破坏。随着生产工艺的提升,铅粉的生产工艺也有了改进,有铅锭转化铅粒的过程不再采用传统的熔铸方式,被铅锭造粒自动生产线所取代,铅锭由输送机构送入铅锭切块结构中切成铅块,再将铅块送入铅块造粒机中制成大小适中的铅粒。专利号为CN203509040U的中国专利一种铅块造粒机上的挤压辊,包括中控的挤压辊套筒,挤压辊内偏心设置有顶轴,挤压辊上凹槽底部设置有顶推孔,推杆放射状的插置在所述顶推孔上,随着挤压辊的旋转,所述顶轴顶推所述推杆沿顶推孔伸出,同时将凹槽内的铅粒顶出挤压辊。该申请存在以下缺陷:在挤压辊快速旋转的过程中,推杆必然受到离心力,仅仅依靠推杆自身的重量使推杆缩回挤压辊内,若推杆轻,则不易回到挤压辊内,若推杆重,则影响整个设备重量加重,增大能耗,同时,推杆的整个重量完全集中在垂直方向上的临界点在挤压辊快速旋转过程中稍纵即逝,在其它点依靠推杆自身重量想收回挤压辊内就更加困难,这样可能导致挤压辊在快速旋转过程中,推杆还未来得及收回挤压辊内时,推杆所在的凹槽已旋转至挤压辊的挤压接触面,进而导致推杆折断,阻碍挤压造粒的正常进行。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本领域人员研究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造粒机的压辊机构,能完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造粒机的压辊机构,包括中空结构的挤压辊,所述挤压辊内偏心设置有顶轴,挤压辊的弧形表面上均布有若干交错排列的凸台和凹槽,所述凹槽底部中心设置有顶推孔,凹槽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沉孔,所述顶推孔内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一端位于挤压辊内,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与推杆连接的一侧表面上左右对称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推板的一端固定于沉孔内。作为优选,所述凹槽为开口逐渐向凹槽底部缩小的槽。作为优选,所述推杆位于挤压辊内的一端端部设置有防止推杆滑出顶推孔的限位装置。作为优选,所述限位装置为实心半球结构,所述实心半球结构的水平表面与推杆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凸台和凹槽表面覆盖有合金材料制成的耐磨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当推板与顶轴脱离接触且将铅粒推出后,通过推板上设置的弹簧将推杆迅速拉回挤压辊内,在推板和顶轴推理后的任何一点均能实现将推杆快速拉回至挤压辊内,进而能有限避免推杆未及时收回挤压辊进而造成的设备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附图标记:1-挤压辊,2-顶轴,3-凸台,4-凹槽,5-推杆,6-推板,7-弹簧,8-铅块,9-限位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用于造粒机的压辊机构,包括中空结构的挤压辊1,挤压辊1内偏心设置有顶轴2,挤压辊1的弧形表面上均布有若干交错排列的凸台3和凹槽4,凸台3和凹槽4表面覆盖有合金材料制成的耐磨层,凹槽4底部中心设置有顶推孔,凹槽4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沉孔,顶推孔内活动设置有推杆5,推杆5一端位于挤压辊1内,推杆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6,推板6与推杆5连接的一侧表面上左右对称固定有弹簧7,弹簧7远离推板6的一端固定于沉孔内。实施例中的挤压辊为一对且同步对转,其中一根挤压辊上的凹槽与另一根挤压辊的凸台一一对应,同时其中一根挤压辊上的凸台与另一根挤压辊上的凹槽一一对应。本技术工作时,在推杆5未被顶轴2顶推时,弹簧7处于原长状态,随着挤压辊1的旋转,铅块8由挤压辊1切成大小适中的铅粒置于凹槽4内,顶轴2顶推推杆5沿顶推孔伸出,弹簧被拉长,同时推板6在推杆5作用下将凹槽4内的铅粒顶出,随着挤压辊1的继续旋转,推杆5与顶轴2脱离,推杆依靠自身重力和弹簧恢复原长所具有的弹力,将推杆快速拉回挤压辊1内,在推杆5上设置推板6,是为了铅粒受力均匀,更容易被推出,在推板6从推出到推送至最远距离的过程中,推板6始终位于凹槽内,距凹槽4底部的最远距离即为凹槽4的槽深,同时在弹簧7被拉伸到最长长度时,弹簧7仍然处于弹性限度范围内。实施例二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用于造粒机的压辊机构,包括中空结构的挤压辊1,挤压辊1内偏心设置有顶轴2,挤压辊1的弧形表面上均布有若干交错排列的凸台3和凹槽4,凸台3和凹槽4表面覆盖有合金材料制成的耐磨层,凹槽4底部中心设置有顶推孔,凹槽4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沉孔,顶推孔内活动设置有推杆5,推杆5一端位于挤压辊1内,推杆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6,推板6与推杆5连接的一侧表面上左右对称固定有弹簧7,弹簧7远离推板6的一端固定于沉孔内。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4为开口逐渐向凹槽底部缩小的槽,此设计的目的是便于挤压成型后的铅粒更容易被顶落滑出凹槽。实施例三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用于造粒机的压辊机构,包括中空结构的挤压辊1,挤压辊1内偏心设置有顶轴2,挤压辊1的弧形表面上均布有若干交错排列的凸台3和凹槽4,凸台3和凹槽4表面覆盖有合金材料制成的耐磨层,凹槽4为开口逐渐向凹槽底部缩小的槽,凹槽4底部中心设置有顶推孔,凹槽4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沉孔,顶推孔内活动设置有推杆5,推杆5一端位于挤压辊1内,推杆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6,推板6与推杆5连接的一侧表面上左右对称固定有弹簧7,弹簧7远离推板6的一端固定于沉孔内。本实施例中,所述推杆5位于挤压辊1内的一端端部设置有防止推杆5滑出顶推孔的限位装置9,限位装置9为实心半球结构,实心半球结构的水平表面与推杆固定连接,此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方便顶轴与推杆的圆滑接触,减少磨损。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造粒机的压辊机构,包括中空结构的挤压辊(1),所述挤压辊(1)内偏心设置有顶轴(2),挤压辊(1)的弧形表面上均布有若干交错排列的凸台(3)和凹槽(4),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底部中心设置有顶推孔,凹槽(4)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沉孔,所述顶推孔内设置有推杆(5),所述推杆(5)一端位于挤压辊(1)内,推杆(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6),所述推板(6)与推杆(5)连接的一侧表面上左右对称固定有弹簧(7),所述弹簧(7)远离推板(6)的一端固定于沉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造粒机的压辊机构,包括中空结构的挤压辊(1),所述挤压辊(1)内偏心设置有顶轴(2),挤压辊(1)的弧形表面上均布有若干交错排列的凸台(3)和凹槽(4),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底部中心设置有顶推孔,凹槽(4)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沉孔,所述顶推孔内设置有推杆(5),所述推杆(5)一端位于挤压辊(1)内,推杆(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6),所述推板(6)与推杆(5)连接的一侧表面上左右对称固定有弹簧(7),所述弹簧(7)远离推板(6)的一端固定于沉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东山
申请(专利权)人:殷东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