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固定钉的上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2551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7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脊柱固定钉的上钉装置,包括上钉杆、外套,外套包括握持筒部和导向筒部,导向筒部和握持筒部之间通过连接筒部连接,握持筒部的后端螺纹安装有后端帽,上钉杆上活动套装有后锁紧帽,后锁紧帽和后端帽之间均设置有咬合结构,上钉杆上位于后锁紧帽的后方设置有与后锁紧帽配合的限位台阶,后锁紧帽上径向弹性滑动有锁紧按钮,该锁紧按钮上设置有锁紧片,锁紧片上设置有锁紧通孔,上钉杆上设置有锁紧段。该上钉装置在上定时外套和上钉杆同步旋转,这样避免了上钉杆的松动,另外该上钉装置可与其他驱动装置连接,同时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脊柱固定钉。

A screw mounting device for spinal fixation nail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upper screw device for spine fixing nails,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screw rod and a jacket. The jacket comprises a holding cylinder and a guiding cylinder. The guide cylinder and the holding cylinder are connected through a connecting cylinder. The rear end screw thread of the holding cylinder is installed with a rear end cap. The movable sleeve on the upper screw rod is provided with a rear locking cap. A occlusion structur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rear locking cap and the rear end cap. The upper part is located at the rear of the rear locking cap, which is fitted with the rear locking cap. A locking button is arranged on the radial elastic sliding of the rear locking cap. A locking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locking plate, a locking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locking plate, and a locking section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nail rod. The nailing device rotates synchronously on the upper timing jacket and the upper nail rod, thus avoiding the loosening of the upper nail rod. In addition, the nailing device can be connected with other driving devices, and can adapt to different sizes of spinal fixation nai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脊柱固定钉的上钉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上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在脊柱手术中对脊柱固定钉进行上钉的上钉装置。
技术介绍
脊柱椎体病变是困扰人们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治疗该种疾病的主要方法是手术进行脊柱病灶切除,然后进行脊柱重建。该手术中通常需要在脊柱上使用脊柱稳定系统进行椎体内固定,脊柱稳定系统俗称钉棒系统。而钉棒系统使用的脊柱固定钉,需要专用工具进行上钉,目前的上钉装置结构比较简单,包括一整根长度较长的上钉杆和套筒,上钉杆的前端有上钉头,尾部具有连接手柄,套筒的前端有螺纹段,套筒套在上钉杆上并与脊柱固定钉的螺孔螺纹连接,上定头位于脊柱固定钉的U形槽内。该结构存在以下缺点:1.在上钉的过程中,上钉杆转动可能使套筒翻转,从而使脊柱固定钉与套筒上的螺纹连接松动,导致上钉头难以进行稳定的固定椎弓根钉的工作,增加了手术的危险系数;2.目前的上钉杆为一根较长的杆,加工难度高,直线度难保证;特别是上钉杆的上定头尺寸定死,因此,一个上钉装置只能适合一种类型的脊柱固定螺钉;3.目前的上钉装置还是只能手动旋转上钉杆,上钉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脊柱固定钉的上钉装置,该上钉装置在上定时外套和上钉杆同步旋转,这样避免了上钉杆的松动,另外该上钉装置可与其他驱动装置连接,同时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脊柱固定钉。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脊柱固定钉的上钉装置,包括分段式的上钉杆,上钉杆的前端设置有一字型的上钉头部,上钉杆的后端设置有方便与正六边形的连接尾部,所述上钉杆上活动套装有外套,所述外套包括方便握持的握持筒部和位于握持筒部前端的导向筒部,所述导向筒部的外径小于握持筒部的外径,导向筒部和握持筒部之间通过逐渐收缩的连接筒部连接,所述导向筒部的前端设置有螺纹连接部,所述握持筒部的后端螺纹安装有后端帽,所述上钉杆上固定有与后端帽配合的限位块,该限位块位于握持筒部的内孔内;所述上钉杆上活动套装有后锁紧帽,所述后锁紧帽和后端帽之间的相邻面上均设置有相互咬合的咬合结构,所述上钉杆上位于后锁紧帽的后方设置有与后锁紧帽配合的限位台阶,所述后锁紧帽上径向弹性滑动有锁紧按钮,该锁紧按钮上设置有锁紧片,锁紧片上设置有正六边形的锁紧通孔,该锁紧通孔的尺寸大于上钉杆的尺寸,所述上钉杆上设置有截面尺寸小于上钉杆的锁紧段,该锁紧段的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后锁紧帽与后端帽咬合时锁紧片的锁紧通孔与锁紧段对应配合。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咬合结构包括设置于后端帽上的后端面直齿和设置于后锁紧帽上的前端面直齿,后端面直齿和前端面直齿相互啮合。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分段式的上钉杆包括前杆段和后杆段,所述后杆段上设置轴向插孔,所述前杆段插入所述轴向插孔内并通过螺钉固定,所述前杆段的前端设置有了所述一字型的上钉头部,该前杆段和后杆段的连接位置位于导向筒部内。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限位块套装于后杆段上且通过螺钉锁紧固定。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一字型的上钉头部与螺纹连接部之间的间距为1.5cm。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握持筒部的外周面设置有粗糙面,且握持筒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将外部和握持筒部内孔连通的贯通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效果是:1.该上钉装置采用分段的上钉杆,不但降低了上钉杆的加工难度,而且当需要适应不同尺寸的脊柱固钉时,只需要将上钉杆的最前段更换,即可更换不同的上钉头部;2.所述后锁紧帽和后端帽之间的相邻面上均设置有相互咬合的咬合结构,所述上钉杆上位于后锁紧帽的后方设置有与后锁紧帽配合的限位台阶,所述后锁紧帽上径向弹性滑动有锁紧按钮,该锁紧按钮上设置有锁紧片,锁紧片上设置有正六边形的锁紧通孔,该锁紧通孔的尺寸大于上钉杆的尺寸,所述上钉杆上设置有截面尺寸小于上钉杆的锁紧段,该锁紧段的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后锁紧帽与后端帽咬合时锁紧片的锁紧通孔与锁紧段对应配合,因此,上钉时,先将上钉杆的上钉头部放入到脊柱固定钉的U形槽内,并且后锁紧帽和后端帽分离,这样可以单独旋转外套,使螺纹连接部拧入到固定钉的钉头内,这样直到后端帽和限位块接触后停止,该外套就将上钉头部压紧在U形槽内,然后将后锁紧帽滑向后端帽使其咬合,此时锁紧通孔的孔面与锁紧段接触配合,这样通过锁紧通孔和锁紧段将后锁紧帽与上顶杆固定,通过咬合结构将后锁紧帽和后端帽固定,这样外套和上顶杆就同步旋转,不会出现松动的情况;3.所述外套包括方便握持的握持筒部和位于握持筒部前端的导向筒部,所述导向筒部的外径小于握持筒部的外径,导向筒部和握持筒部之间通过逐渐收缩的连接筒部连接,所述导向筒部的前端设置有螺纹连接部,该限位块位于握持筒部的内孔内;这种外套结构非常合理,整个上钉装置外形更加流线,方便外套旋转,并且限位块位于握持筒部内部,外部更加简洁。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上钉装置与脊柱固定钉的安装示意图;图3是后锁紧帽与后端帽分离时锁紧通孔和锁紧段的相对位置图;图4是锁紧帽与后端帽咬合时锁紧通孔和锁紧段的相对位置图;附图中:1.上钉杆;11.前杆段;12.后杆段;13.上钉头部;14.限位块;15.锁紧段;16.限位台阶;17.连接尾部;2.外套;21.导向筒部;22.螺纹连接部;23.连接筒部;24.握持筒部;3.后端帽;4.后锁紧帽;5.锁紧按钮;51.锁紧片;52.锁紧通孔;6.咬合结构;7.锁紧弹簧;8.脊柱固定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脊柱固定钉8的上钉装置,包括分段式的上钉杆1,上钉杆1的前端设置有一字型的上钉头部13,上钉杆1的后端设置有方便与正六边形的连接尾部17,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分段式的上钉杆1包括前杆段11和后杆段12,所述后杆段12上设置轴向插孔,所述前杆段11插入所述轴向插孔内并通过螺钉固定,所述前杆段11的前端设置有了所述一字型的上钉头部13,该前杆段11和后杆段12的连接位置位于导向筒部21内。当拧下螺钉就可以将前杆段11和后杆段12分离,从而方便更换前杆段11。所述上钉杆1上活动套装有外套2,所述外套2包括方便握持的握持筒部24和位于握持筒部24前端的导向筒部21,所述导向筒部21的外径小于握持筒部24的外径,导向筒部21和握持筒部24之间通过逐渐收缩的连接筒部23连接,所述导向筒部21的前端设置有螺纹连接部22,所述一字型的上钉头部13与螺纹连接部22之间的间距为1.5cm。所述握持筒部24的后端螺纹安装有后端帽3,所述上钉杆1上固定有与后端帽3配合的限位块14,该限位块14位于握持筒部24的内孔内;所述限位块14套装于后杆段12上且通过螺钉锁紧固定。所述上钉杆1上活动套装有后锁紧帽4,所述后锁紧帽4和后端帽3之间的相邻面上均设置有相互咬合的咬合结构6,所述咬合结构6包括设置于后端帽3上的后端面直齿和设置于后锁紧帽4上的前端面直齿,后端面直齿和前端面直齿相互啮合。所述上钉杆1上位于后锁紧帽4的后方设置有与后锁紧帽4配合的限位台阶16,后锁紧帽4就在上钉杆1上轴向滑动被限位台阶16限制滑动距离。所述后锁紧帽4上径向弹性滑动有锁紧按钮5,该锁紧按钮5上设置有锁紧片51,锁紧片51上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脊柱固定钉的上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段式的上钉杆,上钉杆的前端设置有一字型的上钉头部,上钉杆的后端设置有方便与正六边形的连接尾部,所述上钉杆上活动套装有外套,所述外套包括方便握持的握持筒部和位于握持筒部前端的导向筒部,所述导向筒部的外径小于握持筒部的外径,导向筒部和握持筒部之间通过逐渐收缩的连接筒部连接,所述导向筒部的前端设置有螺纹连接部,所述握持筒部的后端螺纹安装有后端帽,所述上钉杆上固定有与后端帽配合的限位块,该限位块位于握持筒部的内孔内;所述上钉杆上活动套装有后锁紧帽,所述后锁紧帽和后端帽之间的相邻面上均设置有相互咬合的咬合结构,所述上钉杆上位于后锁紧帽的后方设置有与后锁紧帽配合的限位台阶,所述后锁紧帽上径向弹性滑动有锁紧按钮,该锁紧按钮上设置有锁紧片,锁紧片上设置有正六边形的锁紧通孔,该锁紧通孔的尺寸大于上钉杆的尺寸,所述上钉杆上设置有截面尺寸小于上钉杆的锁紧段,该锁紧段的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后锁紧帽与后端帽咬合时锁紧片的锁紧通孔与锁紧段对应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固定钉的上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段式的上钉杆,上钉杆的前端设置有一字型的上钉头部,上钉杆的后端设置有方便与正六边形的连接尾部,所述上钉杆上活动套装有外套,所述外套包括方便握持的握持筒部和位于握持筒部前端的导向筒部,所述导向筒部的外径小于握持筒部的外径,导向筒部和握持筒部之间通过逐渐收缩的连接筒部连接,所述导向筒部的前端设置有螺纹连接部,所述握持筒部的后端螺纹安装有后端帽,所述上钉杆上固定有与后端帽配合的限位块,该限位块位于握持筒部的内孔内;所述上钉杆上活动套装有后锁紧帽,所述后锁紧帽和后端帽之间的相邻面上均设置有相互咬合的咬合结构,所述上钉杆上位于后锁紧帽的后方设置有与后锁紧帽配合的限位台阶,所述后锁紧帽上径向弹性滑动有锁紧按钮,该锁紧按钮上设置有锁紧片,锁紧片上设置有正六边形的锁紧通孔,该锁紧通孔的尺寸大于上钉杆的尺寸,所述上钉杆上设置有截面尺寸小于上钉杆的锁紧段,该锁紧段的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后锁紧帽与后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鑫徐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鹿集团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