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24507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7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包括被芯面料上层、被芯面料下层和填充于所述被芯面料上层和被芯面料下层之间的羽绒,所述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包括若干条与被头垂直的纵向绗缝线(1)和若干条与被头平行的横向绗缝线(2):所述横向绗缝线(2)与纵向绗缝线(1)将所述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分成若干格子(3);所述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上靠近被头处的一排格子相邻的两个格子中有一个格子的被芯面上设有打裥加厚区(4);所述打裥加厚区(4)包括向上打裥部(41)和向下打裥部(42)。本申请中通过绗缝设计优化分格,增强了被窝环境中热的循环,提升保暖度,从而提升睡眠的舒适度。

A shoulder-neck fitted downy quilt core with air circulat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houlder-neck laminated airflow circulating down quilt core, which includes the upper layer of the core fabric, the lower layer of the core fabric and the down filled between the upper layer of the core fabric and the lower layer of the core fabric. The shoulder-neck laminated airflow circulating down quilt core includes several vertical quilting lines (1) perpendicular to the quilt head and several horizontal quilting lines (2) parallel to the quilt head. The transverse quilting thread (2) and the longitudinal quilting thread (1) divide the shoulder-neck fitted air circulation feather core into several lattices (3). One of the two adjacent lattices of the shoulder-neck fitted air circulation feather core near the quilt head is provided with a tamping thickening area (4). The tamping thickening area (4) includes an upward tamping part (41) and an upward tamping part (41). Downward tapping (42). In this application, the quilting design is used to optimize the grading, which enhances the thermal cycle in the bedding environment, improves the warmth retention, and thus improves the comfort of slee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
本技术涉及一种羽绒被芯,特别是涉及一种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
技术介绍
羽绒被的填充物主要是羽绒,羽绒是长在鹅和鸭的腹部,成芦花朵状的绒毛,成片状的叫羽毛。由于羽绒是一种动物性蛋白质纤维,比棉花(植物性纤维素)保温性高,且羽绒球状纤维上密布千万个三角形的细小气孔,能随气温变化而收缩膨胀,产生调温功能,可吸收人体散发流动的热气,隔绝外界冷空气的入侵。羽绒被在温度零下40°到25°到均可使用。羽绒被具有轻柔,无压迫感的特点,是最轻的天然保暖寝具;对人体心、肺不会造成压迫感,可促进血液循环、适合小孩、孕妇、老人、睡眠不佳者或者有高血压的人。根据寝具行业标准QB/T1193-2012标准,羽绒被填充物成分必须为100%羽绒羽毛,且绒毛含量大于等于50%。正是由于羽绒被质轻,在睡眠时肩颈部容易压不实,肩膀处漏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市场现有具有护肩功能的羽绒被中,主要是依靠局部增加绒的克重来实现护肩的功能,即增加重量来增加压力,这种方法突出了对肩部的保护而忽略了肩颈部位的贴合性,同时除了局部如被头通过加重来达到护肩效果的设计外再无其他功能性亮点,性价比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羽绒被芯肩膀处漏风以及其他辅助功能性不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包括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本申请提供一种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包括被芯面料上层、被芯面料下层和填充于所述被芯面料上层和被芯面料下层之间的羽绒,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包括若干条与被头垂直的纵向绗缝线和若干条与被头平行的横向绗缝线:所述横向绗缝线与纵向绗缝线将所述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分成若干格子;所述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上靠近被头处的一排格子相邻的两个格子中有一个格子的被芯面上设有打裥加厚区;所述打裥加厚区包括向上打裥部和向下打裥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打裥加厚区位于所述格子的中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向上打裥部的裥高为1~3cm。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向下打裥部的裥高为1~3cm。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从所述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的一侧边至另一侧边,相邻两条所述纵向绗缝线的间距按照一小一大或一大一小规律分布。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临近所述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中部的所述横向绗缝线的两端均不延伸至所述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的两侧。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临近所述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中部的所述横向绗缝线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最靠近所述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两侧的纵向绗缝线。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打裥加厚区位于相邻两条所述纵向绗缝线的间距较大的格子上。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纵向绗缝线和/或横向绗缝线处均设有立衬。所述立衬的高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向上打裥部和/或向下打裥部处设有立衬。所述立衬的高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如上所述,本技术的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中通过绗缝设计优化分格,增强了被窝环境中热的循环,提升保暖度,从而提升睡眠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的整体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的结构示意图。图1和图2中附图说明1纵向绗缝线2横向绗缝线3格子4打裥加厚区41向上打裥部42向下打裥部5立衬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包括被芯面料上层、被芯面料下层和填充于所述被芯面料上层和被芯面料下层之间的羽绒,所述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包括若干条与被头垂直的纵向绗缝线1和若干条与被头平行的横向绗缝线2:所述横向绗缝线2与纵向绗缝线1将所述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分成若干格子3;所述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上靠近被头处的一排格子相邻的两个格子中有一个格子的被芯面上设有打裥加厚区4;所述打裥加厚区4包括向上打裥部41和向下打裥部42。本申请中的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在被头处间隔设有打裥加厚区,所述打裥加厚区使得被头处形成凸凹造型,更加贴合肩颈部的形体弧线,使得被芯能够更加保暖。所述打裥加厚区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在一个更为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打裥加厚区4位于所述格子3的中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打裥加厚区的大小一致,且均沿着所在格子的横向中心线对称分布。上述分布及设计使得所述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的被头从侧面看具有古城墙墙垛造型。所述打裥部的裥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一个更为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向上打裥部41的裥高为1~3cm。在一个更为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向下打裥部42的裥高为1~3cm。在一个更为具体的实施例中,从所述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的一侧边至另一侧边,相邻两条所述纵向绗缝线1的间距按照一小一大规律分布。采用此种设计使得羽绒被芯使用者的肩颈两侧羽绒含量有所增加,使得被芯更加保暖,在重力作用下更加贴合肩颈部的弧线,抵御冬天的寒冷。优选地,小间距的尺寸与人体颈部尺寸类似;大间距的尺寸比人体肩部尺寸稍大。用于在使用时使得羽绒被被头部分在覆盖在使用者肩颈部时形成类似于橄榄球肩包的分布。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临近所述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中部的所述横向绗缝线2的两端均不延伸至所述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的两侧。在一个更为具体的实施例中,临近所述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中部的所述横向绗缝线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最靠近所述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两侧的纵向绗缝线1。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打裥加厚区4位于相邻两条所述纵向绗缝线1的间距较大的格子上。在本申请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纵向绗缝线1和/或横向绗缝线2处设有立衬。在本申请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向上打裥部41和/或向下打裥部42处设有立衬。所述立衬的高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本申请中上述技术方案并不限定于使用在任何尺寸的羽绒被芯上,为了进一步的说明本申请技术方案,采用以下具体的一种羽绒被芯作为示例。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具体公开了一种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所述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的宽度为220cm,所述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的长度为250cm。所述肩颈贴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包括被芯面料上层、被芯面料下层和填充于所述被芯面料上层和被芯面料下层之间的羽绒,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包括若干条与被头垂直的纵向绗缝线(1)和若干条与被头平行的横向绗缝线(2):所述横向绗缝线(2)与纵向绗缝线(1)将所述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分成若干格子(3);所述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上靠近被头处的一排格子相邻的两个格子中有一个格子的被芯面上设有打裥加厚区(4);所述打裥加厚区(4)包括向上打裥部(41)和向下打裥部(4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包括被芯面料上层、被芯面料下层和填充于所述被芯面料上层和被芯面料下层之间的羽绒,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包括若干条与被头垂直的纵向绗缝线(1)和若干条与被头平行的横向绗缝线(2):所述横向绗缝线(2)与纵向绗缝线(1)将所述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分成若干格子(3);所述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上靠近被头处的一排格子相邻的两个格子中有一个格子的被芯面上设有打裥加厚区(4);所述打裥加厚区(4)包括向上打裥部(41)和向下打裥部(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打裥加厚区(4)位于所述格子(3)的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向上打裥部(41)的裥高为1~3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向下打裥部(42)的裥高为1~3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颈贴合型气流循环羽绒被芯,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腾
申请(专利权)人:罗莱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罗莱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