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生长补光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22957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7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生长补光灯,包括灯具壳体、设有白光灯组和绿光灯组的发光组件以及设有主电路板、光传感器以及MCU处理器的控制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可切换的绿光灯组以及白光灯组,分别对应工作人员工作照明以及植物生长补光时使用,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功能多样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光传感器识别并收集光信号,并传递给MCU处理器,MCU处理器再确定出植物的补光时间段以及休眠时间段,当补光时间段普通补光灯出现故障不能正常补光时,控制组件开启白光灯组对植物进行补光,当休眠时间段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工作时,控制组件开启绿光灯组对工作人员进行照明,进一步的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功能多样的优点。

A Light Supplementary Lamp for Plant Growth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lant growth supplementary lamp, which comprises a lamp shell, a light-emitting component with a white light group and a green light group, and a control component with a main circuit board, a light sensor and a MCU processor. The utility model uses a switchable green light group and a white light group to correspond to the working lighting of workers and the supplementary lighting of plant growth, respectivel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various functions; moreover, the utility model identifies and collects light signals through light sensors and transmits them to the MCU processor, which determines the period of light supplement and dormancy of plants. When the normal light supplement lamp fails in the period of light supplement, the control module opens the white light group to supplement the light of plants, and when dormancy occurs, the control module starts the white light group to supplement the light of plants. When the section staff need to work, the control component opens the green light group to illuminate the staff, which further makes the utility model have the advantages of various func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生长补光灯
本技术涉及照明
,特别是涉及一种植物生长补光灯。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与外界完全隔离的大棚种植或者温室种植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并且,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的补光通常采用植物生长补光灯,因为种植规模大,采用的植物生长补光灯数量多,当所有植物生长补光灯同时开启时,存在电流过大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通常采用分区种植的方式,对于不同的区域,在不同的时间段开启植物生长补光灯为植物进行补光,并根据植物生长补光灯的开启或者关闭将植物的生长时间分为:补光时段或者休眠时段。在补光时段时,采用植物生长补光灯为植物补光,在休眠时段时,则避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在休眠时段时,工作人员又需要进入大棚或者温室内处理相关事宜,当开启植物生长补光灯进行照明时,因为植物生长补光灯的功能单一,所发出的光必然会使得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使得植物不能进行规律的生长。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植物生长补光灯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能多样的植物生长补光灯。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植物生长补光灯,包括灯具壳体、发光组件以及控制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和控制组件均安装在灯具壳体内,所述发光组件与控制组件电性连接并受控制组件控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白光灯组以及绿光灯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主电路板、光传感器以及MCU处理器,所述光传感器和MCU处理器均固定在主电路板上,并且与主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光传感器包括感光端,所述感光端设置在灯具壳体的外侧。所述补光灯还包括储能组件,所述储能组件安装在灯具壳体内,并且与控制组件电性连接。所述储能组件设有12V接口和220V接口。所述灯具壳体包括上盖、下壳、灯罩以及两个侧盖,所述下壳包括第一安装槽以及第二安装槽,所述控制组件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内,所述发光组件安装在第二安装槽内,所述上盖套设在第一安装槽上,所述灯罩插设在第二安装槽上,所述两个侧盖分别可拆卸的密封固定在下壳的两端。所述侧盖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灯具壳体还包括挂耳,所述挂耳安装在安装孔内。所述下壳朝向第一安装槽的一端设有安装支架,所述控制组件固定在安装支架上。所述上盖和下壳的外侧均设置有散热槽。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通过设有白光灯组以及绿光灯组,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的补光采用白光灯组,在工作人员进行工作且又不能影响植物休眠时的照明采用绿光灯组,通过设有可切换的绿光灯组以及白光灯组,使得本技术具有功能多样的优点。并且,本技术通过主电路板电性连接光传感器以及MCU处理器,光传感器能够识别普通补光灯工作状态时和未使用时相对应的光线的亮暗,并将收集到的光信号传递给MCU处理器,MCU处理器根据收集到的光信号可以确定出植物补光时间段以及植物休眠时间段,当植物补光时间段普通补光灯出现故障不能正常补光时,控制组件能够开启白光灯组对植物进行补光,当植物休眠时间段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工作时,控制组件又能够开启绿光灯组对工作人员进行照明,进一步的使得本技术具有功能多样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种植物生长补光灯的较佳实施例,其包括灯具壳体1、发光组件2以及控制组件3,发光组件2和控制组件3均安装在灯具壳体1内,发光组件2与控制组件3电性连接并受控制组件3控制,控制组件3能够控制发光组件2的开启或者关闭。上述发光组件2包括白光灯组21以及绿光灯组22,白光灯组21与绿光灯组22在控制组件3的控制下能够分别开启或者关闭,在使用过程中,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补光时,控制组件3能够开启白光灯组21,同时关闭绿光灯组22;在工作人员进行工作且又不能影响植物休眠时,控制组件3能够开启绿光灯组22,同时关闭白光灯组21,通过设有可切换的白光灯组21以及绿光灯组22,使得本技术具有功能多样的优点。上述控制组件3包括主电路板31、光传感器32以及MCU处理器33,光传感器32和MCU处理器33均固定在主电路板31上,并且与主电路板31电性连接,光传感器32包括感光端321,感光端321设置在灯具壳体1的外侧。在使用过程中,大棚或者温室内的普通补光灯会根据设定时间自动开启或者关闭,并且开启的时间通常在用电低峰期的夜间,关闭的时间通常在用电高峰期的日间,普通补光灯的开启或者关闭相对应的大棚或者温室内呈现亮状态或者暗状态。通过在大棚或者温室内安装本技术,光传感器32能够通过感光端321自动识别大棚或者温室内呈现的亮状态或者暗状态,并将收集到的光信号传递给MCU处理器33,MCU处理器33根据收集到的光信号可以确定出植物补光时间段以及植物休眠时间段,当植物补光时间段普通补光灯出现故障不能正常补光时,控制组件3能够自动开启白光灯组21对植物进行补光,当植物休眠时间段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工作时,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开关即可手动开启绿光灯组22对工作人员进行照明,或者,还可以通过安装人像识别系统,将人像识别系统与控制组件3电性连接,当工作人员进入大棚或者温室内时,人像识别系统可以自动识别人体信号,并传递给控制组件3,再由控制组件3自动开启绿光灯组对工作人员进行照明,进一步的使得本技术具有功能多样的优点。上述补光灯还包括储能组件4,储能组件4安装在灯具壳体1内,并且与控制组件3电性连接,通过设有储能组件4,当遇到停电或者普通补光灯发生故障需要检修的情况时,储能组件4能够为本技术提供电能以确保其正常使用,在本实施例中,储能组件4采用的是两块储能电池。上述储能组件4设有12V接口41和220V接口42,在使用过程中,当普通补光灯无法正常工作的时间较长时,而储能组件4又无法长时间供应电能时,可以通过连接车载电源的12V电源输出端直接为本技术提供电能以及为储能组件4充电,或者可以通过连接发电机的220V电源输出端直接为本技术提供电能以及为储能组件4充电,以确保本技术能够长时间的使用。上述灯具壳体1包括上盖11、下壳12、灯罩13以及两个侧盖14,下壳12包括第一安装槽121以及第二安装槽122,控制组件3安装在第一安装槽121内,发光组件2安装在第二安装槽122内,上盖11套设在第一安装槽121上,灯罩13插设在第二安装槽122上,两个侧盖14分别可拆卸的密封固定在下壳12的两端。因为大棚或者温室内的湿度较高,而且通常需要对种植物进行喷淋浇灌,所以通过将发光组件2和控制组件3密封固定在灯具壳体1内,能够确保本技术的正常使用,延长本技术的使用寿命。上述侧盖14上设有安装孔141,在使用过程中,当种植物距离安装位置较近时,可直接通过安装孔141将本技术固定安装的种植物的上方。上述灯具壳体1还包括挂耳15,挂耳15安装在安装孔141内,在使用过程中,当种植物距离安装位置较远时,光照效果不佳,此时可通过挂耳15将本技术吊装在种植物的上方,使得本技术靠近种植物。上述下壳12朝向第一安装槽121的一端设有安装支架123,控制组件3固定在安装支架123上,因为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生长补光灯,包括灯具壳体、发光组件以及控制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和控制组件均安装在灯具壳体内,所述发光组件与控制组件电性连接并受控制组件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白光灯组以及绿光灯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主电路板、光传感器以及MCU处理器,所述光传感器和MCU处理器均固定在主电路板上,并且与主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光传感器包括感光端,所述感光端设置在灯具壳体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生长补光灯,包括灯具壳体、发光组件以及控制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和控制组件均安装在灯具壳体内,所述发光组件与控制组件电性连接并受控制组件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白光灯组以及绿光灯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主电路板、光传感器以及MCU处理器,所述光传感器和MCU处理器均固定在主电路板上,并且与主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光传感器包括感光端,所述感光端设置在灯具壳体的外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生长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灯还包括储能组件,所述储能组件安装在灯具壳体内,并且与控制组件电性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植物生长补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组件设有12V接口和220V接口。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生长补光灯,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良刘亮华林耀亮赵洋洋谢浩琳杨钦华
申请(专利权)人:拓霸厦门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