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圈调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2261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圈调整机构,包括开设有第一开孔的基座、驱动单元和一枚叶片,所述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驱动单元传动连接所述叶片,使得基座的第一开孔可以在处于大光圈的第一状态与处于小光圈的第二状态之间实现转变。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传动有一旋转块,所述旋转块传动连接有一Z型传动件,所述Z型传动件的一侧面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所述叶片。该光圈调整机构可以实现光圈大小的快速调整,同时其结构简单,利于整个镜头光学系统的组装。

A diaphragm adjust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圈调整机构
本技术涉及光学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光圈调整机构。
技术介绍
在安防的镜头领域内,大光圈镜头在白天的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使用是比较浪费的,同时会对清晰度产生影响,所以白天光线充足的时候使用小光圈。夜晚用大光圈,可满足微光高品质成像的要求。在夜晚微光高品质成像要求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的降低光学系统设计难度,以及降低镜头本身的成本。所以,本申请人希望对光学系统中的光圈进行快速调节,比如在白天光线充足时,使用小光圈,光线不足如晚上则使用大光圈进行录像。然而,市面上多采用电子光圈进行调整,但电子光圈成本高,控制复杂,并且从参数上不适合使用在大光圈大像面的镜头上,同时,市面上的电子光圈多采用两片叶片拼接的方式,在使用过程中两枚叶片的交界处易产生各种鬼像杂光。还有,现有技术的光圈调整结构过于复杂,不够简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光圈调整机构,不但可以实现快速调整光圈大小,同时还结构简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圈调整机构,包括开设有第一开孔的基座、驱动单元和一枚叶片,所述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驱动单元传动连接所述叶片,使得基座的第一开孔可以在处于大光圈的第一状态与处于小光圈的第二状态之间实现转变。当需要时,驱动单元驱动叶片旋转至第一开孔的正前方,使得第一开孔处于小光圈状态,或者将处在第一开孔正前方的叶片旋转至初始位置,使得第一开孔处于全打开状态,即处于大光圈状态。该结构可以实现快速调整光圈大小的作用,同时仅仅使用一片叶片进行调整,不会产生鬼像杂光。进一步地,所述叶片包括中部开设有第二开孔的光圈部和拨动部,所述拨动部连接所述光圈部,该光圈部的外径大小大于所述第一开孔的孔径大小。当叶片转动至第一开孔的正前方时,光圈部对第一开孔的周边进行遮光,同时第二开孔起到缩小光圈大小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传动有一旋转块,所述旋转块传动连接有一Z型传动件,所述Z型传动件的一侧面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所述叶片。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基座之间通过一锁扣件连接,所述锁扣件具有一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的锁扣座,所述锁扣座两侧设置有朝向外部的倒扣,所述基座上开设有一与所述锁扣件相匹配的通孔,所述通孔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倒扣匹配的卡槽。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朝向叶片一侧开设有一弧形导向槽,该弧形导向槽一端与第一开孔相适应,另一端开设至远离第一开孔的一端。弧形槽可以使得整个叶片可以顺畅快速的旋转,从而快速变换光圈大小。优选地,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一供Z型传动件转动的扇形凹槽。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基座匹配的外盖,所述外盖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孔匹配的第三开孔,所述外盖盖设在所述基座上时,在所述外盖与基座之间形成一利于叶片活动的空腔,第一开孔四周边缘与第三开孔的四周边缘完全重合抵接。优选地,所述基座和外盖的外轮廓的四周上设置有位置呈三角形分布的螺丝孔,所述基座和外盖通过螺丝固定。优选地,所述基座和外盖都由塑料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本技术提供一种光圈调整机构,包括开设有第一开孔的基座、驱动单元和一枚叶片,所述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驱动单元传动连接所述叶片,使得基座的第一开孔可以在处于大光圈的第一状态与处于小光圈的第二状态之间实现转变。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传动有一旋转块,所述旋转块传动连接有一Z型传动件,所述Z型传动件的一侧面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所述叶片。该光圈调整机构可以实现光圈大小的快速调整,同时结构简单,利于镜头光学系统的组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光圈调整机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光圈调整机构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基座处于大光圈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如图1至5所示,一种光圈调整机构,包括开设有第一开孔11的基座1、驱动单元2和一枚叶片3,所述驱动单元2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驱动单元2传动连接所述叶片3,使得基座1的第一开孔11可以在处于大光圈的第一状态与处于小光圈的第二状态之间实现转变。本实例中,所述叶片3包括中部开设有第二开孔311的光圈部31和拨动部32,所述拨动部32连接所述光圈部31,该光圈部31的外径大小大于所述第一开孔11的孔径大小。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单元2包括电磁阀,驱动单元2还可以使用驱动马达,所以驱动单元可以使用现有技术中的电磁阀或驱动马达。所述电磁阀传动有一旋转块21,所述旋转块21传动连接有一Z型传动件22,所述Z型传动件22的一侧面设置有固定柱221,所述固定柱221固定连接所述叶片3的拨动部32。本实例中,所述驱动单元2与所述基座1之间通过一锁扣件23连接,所述锁扣件23具有一与所述驱动单元2连接的锁扣座231,具体地,锁扣座上设置有定位柱,驱动单元的外壳上设置有与定位柱匹配的定位孔,所述锁扣座231两侧设置有朝向外部的倒扣232,所述基座1上开设有一与所述锁扣件23相匹配的通孔12,所述通孔12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倒扣231匹配的卡槽121。本实例中,所述基座1上朝向叶片3一侧开设有一弧形导向槽14,该弧形导向槽14一端与第一开孔11相适应,另一端开设至远离第一开孔11的一端。弧形导向槽的中部还开设有一条与弧形导向槽弧度相同的长槽141,该长槽可以有效防止叶片贴紧弧形导向槽而摩擦较大,从而损害叶片本身。本实例中,所述基座1上还设置有一供Z型传动件22转动的扇形凹槽13。本实例中,还包括与所述基座1匹配的外盖4,所述外盖4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孔11匹配的第三开孔41,所述外盖4盖设在所述基座1上时,在所述外盖4与基座1之间形成一利于叶片3活动的空腔,第一开孔11四周边缘与第三开孔41的四周边缘完全重合抵接。由于外盖4的设置,可以在基座1上的通孔12一侧再设置定位柱进行预定位,方便二者的固定。本实例中,所述基座1和外盖4的外轮廓的四周上设置有位置呈三角形分布的螺丝孔(15、42),所述基座1和外盖4通过螺丝固定,具体地使用自攻牙螺丝固定。所述基座1和外盖4都由塑料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使用塑料材料制成。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的权利保护范围,因此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圈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有第一开孔的基座、驱动单元和一枚叶片,所述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驱动单元传动连接所述叶片,使得基座的第一开孔可以在处于大光圈的第一状态与处于小光圈的第二状态之间实现转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圈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有第一开孔的基座、驱动单元和一枚叶片,所述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驱动单元传动连接所述叶片,使得基座的第一开孔可以在处于大光圈的第一状态与处于小光圈的第二状态之间实现转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圈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包括中部开设有第二开孔的光圈部和拨动部,所述拨动部连接所述光圈部,该光圈部的外径大小大于所述第一开孔的孔径大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圈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传动有一旋转块,所述旋转块传动连接有一Z型传动件,所述Z型传动件的一侧面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所述叶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圈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基座之间通过一锁扣件连接,所述锁扣件具有一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的锁扣座,所述锁扣座两侧设置有朝向外部的倒扣,所述基座上开设有一与所述锁扣件相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品光刘丽花毛才荧刘官禄何剑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