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可控的固体激光器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11990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1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模可控的固体激光器,包括控制单元,以及,激光发生单元,包括LD模块,LD驱动源,激光谐振腔以及倍频晶体;机械光闸,其设置在激光谐振腔内且与所述的控制单元可控连接;二维Q开关模组,包括Q驱动电源,以及两个设置于谐振腔后镜前方位置处且垂直设置的声光Q开关;用以冷却所述的LD模块和声光Q开关的水冷单元;以及监控温度、湿度、光功率、压力和位置的传感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同时实现机械光闸、Q开关、LD电流控制等多模式的激光输出控制,满足激光输出模式的灵活切换、输出功率的迅速控制、输出状态的及时转变以及整机可靠性等诸多需求。

Multimode Controllable Solid State Laser and Its Contro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模可控的固体激光器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体激光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模可控的固体激光器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激光技术的发展,激光已在材料加工、表面处理、医学治疗、科学研究、军事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在激光的各种应用过程中,对激光输出模式的控制、对激光输出功率的控制、对激光光路开关状态的快速有效切换等,始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针对特定应用,在激光切割、标刻等应用场合通常利用机械光闸的来实现激光输出的阻断及开放,但机械光闸多使用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电磁阀等器件作为执行机构,其动作灵敏度、响应速度、可靠性等使得在一些需要高速激光输出控制的场合难以符合要求;在另外一些特殊应用场合,还利用Q开关(Q-Switching)等方法实现了电子光开关,然而受Q开关器件本身特性影响,对大功率的激光输出不能有效关断,也有其局限性。随固体激光技术的发展,因其紧凑的结构、较高的电光转换效率、良好的光束质量以及可靠的性能在工业、医疗、国防、科研等诸多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然而,就固体激光器系统本身而言,仍缺乏一种能适应性多场合应用的激光输出控制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模可控的固体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以及,激光发生单元,包括LD模块,LD驱动源,激光谐振腔以及倍频晶体;机械光闸,其设置在激光谐振腔内且与所述的控制单元可控连接;二维Q开关模组,包括Q驱动电源,以及两个设置于谐振腔后镜前方位置处且垂直设置的声光Q开关;用以冷却所述的LD模块和声光Q开关的水冷单元;以及监控温度、湿度、光功率、压力和位置的传感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模可控的固体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以及,激光发生单元,包括LD模块,LD驱动源,激光谐振腔以及倍频晶体;机械光闸,其设置在激光谐振腔内且与所述的控制单元可控连接;二维Q开关模组,包括Q驱动电源,以及两个设置于谐振腔后镜前方位置处且垂直设置的声光Q开关;用以冷却所述的LD模块和声光Q开关的水冷单元;以及监控温度、湿度、光功率、压力和位置的传感模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可控的固体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单元包括,处理器模块;状态检测及反馈模块;实时检测固体激光器系统及实时运行状态信息,接受传感模块的输出信息并反馈至处理器模块;逻辑控制模块,与LD驱动源和Q驱动源及机械光闸可控连接以对动作逻辑进行协调控制;存储器模块,存储激光输出模式数据及固体激光器系统的运行信息;接口驱动模块,用实现处理器模块与远控或触摸屏通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模可控的固体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处理器模块包括微处理器和SRAM;所述的存储器模块为FLASH闪存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可控的固体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光闸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的底座上的旋转电磁铁,设置在所述的旋转电磁铁上的挡光板,以及用以感测所述的挡光板位置的光电传感器,其中,所述的挡光板由高导热性金属材质制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模可控的固体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电传感器为U型光电传感器,所述的挡光板由紫铜材质制成。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模可控的固体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光闸设置在泵浦模块与前镜之间。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模可控的固体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支架,所述的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嘉强徐晓明杨丽颖张金玉曹剑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