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相结构、馈电网络及双极化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1960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相器及天线,解决了现有移相器的馈电网络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其中,所述移相结构包括左右并排设置并用于改变流经其的信号的相位的第一移相器和第二移相器,第一移相器和第二移相器均包括上下层叠设置的上移相器和下移相器,第一移相器和第二移相器与正交的两个极化一一对应设置,第一移相器和第二移相器各自的上移相器和下移相器与频率不同的两个频段一一对应设置。通过将两个不同的频段的正极化频段和负极化频段分开,并将相同极化方向的两个频段于同一移相器上下层叠设置,则具有相同极化方向的两个频段的馈电线缆可与其临近的合路器连接,馈电线缆无需交叉设置,减小了馈电线缆的长度,从而降低电气指标的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相结构、馈电网络及双极化天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相结构、馈电网络及双极化天线。
技术介绍
目前,在基站天线中,移相器的上下两层通常表示一个频段的正负极化,对于电调天线,一列辐射单元通常设置相应数量的移相器来控制,简单的天线这样布局是可行的,但是对于那种带有合路器且空间资源又比较局限的多频天线,例如双频天线,需要采用左右并排的两个双层移相器来实现两个频段的移相功能,由于天线中间空间拥挤使得合路器通常布局在移相结构的两侧,即反射板宽度方向的两边,而合路器往往用于相同极化信号的合路,这种布局会导致每一个合路器均与并排的两个移相器连接,使得天线的布线异常混乱,而且由于馈电电缆较长,使得信号的传输损耗较大,影响电气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具有合理布局馈电网络的效果的移相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移相结构的馈电网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馈电网络的双极化天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移相结构,包括左右并排设置并用于改变流经其的信号的相位的第一移相器和第二移相器,所述第一移相器和第二移相器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相结构,包括左右并排设置并用于改变流经其的信号的相位的第一移相器和第二移相器,所述第一移相器和第二移相器均包括上下层叠设置的上移相器和下移相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移相器和第二移相器与正交的两个极化一一对应设置,第一移相器和第二移相器各自的所述上移相器和下移相器与频率不同的两个频段一一对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相结构,包括左右并排设置并用于改变流经其的信号的相位的第一移相器和第二移相器,所述第一移相器和第二移相器均包括上下层叠设置的上移相器和下移相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移相器和第二移相器与正交的两个极化一一对应设置,第一移相器和第二移相器各自的所述上移相器和下移相器与频率不同的两个频段一一对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结构,其特征是:两个所述上移相器的频段相同,两个所述下移相器的频段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相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移相器和下移相器均设有介质板及用于移动介质板的拉杆;所述第一移相器和第二移相器中位于相同一层的移相器的拉杆借助连接件连接以实现两个移相器的拉杆同步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相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与两个所述连接件一一对应连接的两个传动杆和用于限定所述传动杆沿长度方向直线运动的支架,所述支架对应两个所述传动杆分别开设有导向孔。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相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移相器和下移相器均包括腔体、电路板和电路板固定件,所述电路板固定件具有用于卡置电路板的基板的卡槽,并且所述卡槽在电路板固定件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刘苑辉黎伟韶
申请(专利权)人: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