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的电热热泵暖气末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1638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采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柔性的电热热泵暖气末端,包括下集管,所述下集管的内部一侧设有隔板,所述下集管的内部一侧设有电热管,所述下集管的内部一侧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和电调压器,所述电热管的两端均贯穿隔板与电调压器连接,所述测压管的一端与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滑槽的内部均设有第一支撑柱,所述上集管和下集管之间连接有多个柔性热管,所述安装壳的中部贯穿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外侧套接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特色在于,首先,电热暖气为热管式,通过电加热给室内供暖,热管式电热暖气具有热均匀性好,传热速度快的优点;其次,此电热暖气的面积能够拉伸或缩短,可以根据需要实时改变散热面积而不改变其他部件。

A Flexible Electric Heat Pump Heating E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的电热热泵暖气末端
本技术涉及电采暖
,尤其涉及一种柔性的电热热泵暖气末端。
技术介绍
热泵是一种把低位热源的热能转移到高位热源的装置,也是全世界倍受关注的新能源技术。按热源种类不同分为: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地源热泵、双源热泵等。电采暖作为一种方便便捷的采暖设备而被广泛使用。然而普通的电采暖气存在启动速度慢,采暖面积不可调节的缺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柔性的电热热泵暖气末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从而提出的一种柔性的电热热泵暖气末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柔性的电热热泵暖气末端,包括下集管,所述下集管的下表面两侧均对称安装有移动轮,所述下集管的左侧面设有抽空充氟口,所述下集管的内部一侧设有隔板,所述下集管的内部一侧设有电热管,且电热管位于隔板的左侧,所述下集管的内部一侧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和电调压器,所述电热管的两端均贯穿隔板与电调压器连接,所述隔板的一侧贯穿有测压管,所述测压管的一端与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下集管的右侧面安装有插座,所述插座、电调压器和压力传感器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插座、电调压器和压力传感器之间通过导线外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下集管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柱,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柱相对的一侧均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均设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一侧等间距设有多个插孔,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相对的一侧上部共同连接有上集管,所述上集管和下集管之间连接有多个柔性热管,且柔性热管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上集管和下集管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柱相向的一侧上部均通过螺栓安装有安装壳,所述安装壳的中部贯穿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一端贯穿第二支撑柱与插孔配合,所述插杆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插杆的外侧套接有弹簧,且弹簧位于限位块和安装壳之间。优选的,所述下集管的内部充入制冷剂。优选的,所述柔性热管为螺纹状的柔性管。优选的,所述制冷剂为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为Ra、R或RA氟利昂工质,或上述各个氟利昂工质的混合物;无机化合物为水、乙醇或丙烷无机制冷剂,或上述各个无机制冷剂的混合物。优选的,所述柔性热管的截面为圆形、方形等形状。优选的,所述上集管的上表面中部安装有第一把手,所述插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把手。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防护网,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一侧均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防护网。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柔性的电热热泵暖气末端,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利用安置于热管式电暖气下集管中的电热管对内部工质进行加热,里面的液态工质迅速变为气态扩散并占满整个散热器内部,使得暖气本体在短时间内热起来。柔性热管的使用使得装置可以在柔性热管的轴向拉伸或压缩,根据需要改变面积大小,同时通过插杆和插孔配合实现调节固定。本技术的技术特色在于,首先,电热暖气为热管式,通过电加热给室内供暖,热管式电热暖气具有热均匀性好,传热速度快的优点;其次,此电热暖气的面积能够拉伸或缩短,可以根据需要实时改变散热面积而不改变其他部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柔性的电热热泵暖气末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柔性的电热热泵暖气末端的整体外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柔性的电热热泵暖气末端的A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抽空充氟口1、移动轮2、柔性热管3、上集管4、第一把手5、第一支撑柱6、插孔7、第二支撑柱8、滑槽9、压力传感器10、插座11、电调压器12、隔板13、测压管14、电热管15、下集管16、第一防护网17、第二防护网18、限位块19、弹簧20、第二把手21、安装壳22、插杆2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柔性的电热热泵暖气末端,包括下集管16,下集管16的内部充入制冷剂,为了加快制热效率,提高使用效果。制冷剂为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为R134a、R22或R410A氟利昂工质,或上述各个氟利昂工质的混合物;无机化合物为水、乙醇或丙烷无机制冷剂,或上述各个无机制冷剂的混合物,为了加快制热效率,提高使用效果。下集管16的下表面两侧均对称安装有移动轮2,下集管16的左侧面设有抽空充氟口1,下集管16的内部一侧设有隔板13,下集管16的内部一侧设有电热管15,且电热管15位于隔板13的左侧,下集管16的内部一侧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0和电调压器12,电热管15的两端均贯穿隔板13与电调压器12连接,隔板13的一侧贯穿有测压管14,测压管14的一端与压力传感器10连接,下集管16的右侧面安装有插座11,插座11、电调压器12和压力传感器10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插座11、电调压器12和压力传感器10之间通过导线外连接有控制开关,下集管16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柱8,两个第二支撑柱8相对的一侧均设有滑槽9,滑槽9的内部均设有第一支撑柱6,两个第一支撑柱6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防护网18,两个第二支撑柱8的一侧均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防护网17,为了将柔性热管3与外界隔离开,防止人体触碰到柔性热管3,从而防止烫伤等。第一支撑柱6的一侧等间距设有多个插孔7,两个第一支撑柱6相对的一侧上部共同连接有上集管4,上集管4的上表面中部安装有第一把手5,插杆23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把手21,为了方便调节柔性热管3的长度,使调节更方便省力。上集管4和下集管16之间连接有多个柔性热管3,且柔性热管3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上集管4和下集管16的内部,柔性热管3为螺纹状的柔性管,方便长度的拉伸或者缩短,同时柔性热管3为金属或者非金属等长度可以变化的材料。柔性热管3的截面为圆形、方形等形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两个第二支撑柱8相向的一侧上部均通过螺栓安装有安装壳22,安装壳22的中部贯穿有插杆23,插杆23的一端贯穿第二支撑柱8与插孔7配合,插杆23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9,插杆23的外侧套接有弹簧20,且弹簧20位于限位块19和安装壳22之间。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插座11给装置供电,电热管15使工质变成气体,充满柔性热管3,实现向外散热,在电调压器12上可以设定采暖气的压力值,使得供电量能够根据设定的值调节输出电压,最终使得电暖气的供暖量稳定在一个固定的值,通过插杆23与插孔7的配合实现第二支撑柱8和第一支撑柱6之间的位置变化和固定,从而实现采暖面积的调整。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的电热热泵暖气末端,包括下集管(16),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集管(16)的下表面两侧均对称安装有移动轮(2),所述下集管(16)的左侧面设有抽空充氟口(1),所述下集管(16)的内部一侧设有隔板(13),所述下集管(16)的内部一侧设有电热管(15),且电热管(15)位于隔板(13)的左侧,所述下集管(16)的内部一侧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0)和电调压器(12),所述电热管(15)的两端均贯穿隔板(13)与电调压器(12)连接,所述隔板(13)的一侧贯穿有测压管(14),所述测压管(14)的一端与压力传感器(10)连接,所述下集管(16)的右侧面安装有插座(11),所述插座(11)、电调压器(12)和压力传感器(10)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插座(11)、电调压器(12)和压力传感器(10)之间通过导线外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下集管(16)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柱(8),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柱(8)相对的一侧均设有滑槽(9),所述滑槽(9)的内部均设有第一支撑柱(6),所述第一支撑柱(6)的一侧等间距设有多个插孔(7),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6)相对的一侧上部共同连接有上集管(4),所述上集管(4)和下集管(16)之间连接有多个柔性热管(3),且柔性热管(3)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上集管(4)和下集管(16)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柱(8)相向的一侧上部均通过螺栓安装有安装壳(22),所述安装壳(22)的中部贯穿有插杆(23),所述插杆(23)的一端贯穿第二支撑柱(8)与插孔(7)配合,所述插杆(23)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9),所述插杆(23)的外侧套接有弹簧(20),且弹簧(20)位于限位块(19)和安装壳(22)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的电热热泵暖气末端,包括下集管(16),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集管(16)的下表面两侧均对称安装有移动轮(2),所述下集管(16)的左侧面设有抽空充氟口(1),所述下集管(16)的内部一侧设有隔板(13),所述下集管(16)的内部一侧设有电热管(15),且电热管(15)位于隔板(13)的左侧,所述下集管(16)的内部一侧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0)和电调压器(12),所述电热管(15)的两端均贯穿隔板(13)与电调压器(12)连接,所述隔板(13)的一侧贯穿有测压管(14),所述测压管(14)的一端与压力传感器(10)连接,所述下集管(16)的右侧面安装有插座(11),所述插座(11)、电调压器(12)和压力传感器(10)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插座(11)、电调压器(12)和压力传感器(10)之间通过导线外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下集管(16)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柱(8),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柱(8)相对的一侧均设有滑槽(9),所述滑槽(9)的内部均设有第一支撑柱(6),所述第一支撑柱(6)的一侧等间距设有多个插孔(7),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柱(6)相对的一侧上部共同连接有上集管(4),所述上集管(4)和下集管(16)之间连接有多个柔性热管(3),且柔性热管(3)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上集管(4)和下集管(16)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柱(8)相向的一侧上部均通过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凯昆广胜新能源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