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纤端蜂窝与正方格子结构光学天线及其制备方法(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光纤端蜂窝与正方格子结构光学天线及其制备方法,可用于光电探测、传感、热传导、太阳能电池、以及光谱分析等领域,属于纳米光学
(二)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天线尺寸小型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导致微波射频天线的概念被引入到光频段,产生了亚波长元素所构成的纳米光学天线。然而,波长越短,天线的结构越小,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波段,电磁波的波长已经小至纳米量级,要实现纳米光学天线的应用,比如将光波高效地耦合到纳米量级器件中并非易事。此外,由于衍射极限的存在也极大的限制了天线的设计。而纳米光学天线的出现则解决了这一衍射极限问题。当光波入射到物体表面时,除了光的折射、反射和衍射现象之外,还有一部分被称为“隐失波”的光波沿物体表面传播。隐失波相比其它传播方式包含了更多限制,使传统透镜无法对其进行捕捉。通过捕捉隐失波的信号,可以突破衍射极限的限制,使纳米光学天线可以实现超衍射极限成像。例如,金属纳米颗粒在光波段具有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特性,使其可以突破衍射极限,实现纳米尺度范围内的光场操控,因此这些 ...
【技术保护点】
1.光纤端蜂窝与正方格子结构光学天线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光纤端蜂窝与正方格子结构光学天线主要由一段多芯光纤1组成,多芯光纤1的一个纤端经过研磨形成纤端圆锥台2,而纤端圆锥台2的端面上沉积有二维阵列金属光学天线3;这里,多芯光纤1包含包层4、中央纤芯5以及多个偏芯6,中央纤芯5位于包层4的中央,多个偏芯6均匀分布在中央纤芯5的四周;一方面,中央纤芯5(或多个偏芯6)传输的传导光波7直接(或经过纤端圆锥台2全内反射后)作用在二维阵列金属光学天线3上,两者相互作用后激发出光辐射场信号8;另一方面,光辐射场信号8作用于二维阵列金属光学天线3后形成信号光波9,然后直接被中央纤 ...
【技术特征摘要】
1.光纤端蜂窝与正方格子结构光学天线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光纤端蜂窝与正方格子结构光学天线主要由一段多芯光纤1组成,多芯光纤1的一个纤端经过研磨形成纤端圆锥台2,而纤端圆锥台2的端面上沉积有二维阵列金属光学天线3;这里,多芯光纤1包含包层4、中央纤芯5以及多个偏芯6,中央纤芯5位于包层4的中央,多个偏芯6均匀分布在中央纤芯5的四周;一方面,中央纤芯5(或多个偏芯6)传输的传导光波7直接(或经过纤端圆锥台2全内反射后)作用在二维阵列金属光学天线3上,两者相互作用后激发出光辐射场信号8;另一方面,光辐射场信号8作用于二维阵列金属光学天线3后形成信号光波9,然后直接被中央纤芯5接收或者经过纤端圆锥台2收集后被多个偏芯6接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端蜂窝与正方格子结构光学天线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如下:(1)先采用组棒法制作多芯光纤预制棒并放置于光纤拉丝塔上拉制出多芯光纤;(2)取一段多芯光纤,用光纤夹具固定其一端,然后把纤端放置于研磨盘上,光纤夹具与光纤研磨盘都能绕各自的中轴自转,通过控制多芯光纤与研磨盘盘面法线的夹角来制备具有不同张开角的圆锥台纤端;(3)采用原子光刻技术来实现纤端光学天线的制备,将制备的多芯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苑立波,邓洪昌,张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