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阳角部位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1293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龙骨隔墙,特别涉及一种阳角部位的连接结构,包括纵隔墙和横隔墙,横隔墙包括第一竖向龙骨、第一内面板和第一外面板,纵隔墙包括第二竖向龙骨、第二内面板和第二外面板,第一竖向龙骨的槽底、第二内面板和第二竖向龙骨靠近第二内面板的一侧上均开设有插接孔,第一竖向龙骨、第二内面板和第二竖向龙骨通过固定件固定,固定件包括施力部、插杆和固定部,固定部宽度的最大值小于长度的最大值,施力部不能通过插接孔,固定部能够通过插接孔且固定部的最大长度大于插接孔的最大宽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固定件固定第一竖向龙骨、第二内面板和第二竖向龙骨,达到了快速稳定地固定第一竖向龙骨、第二内面板和第二竖向龙骨的效果。

A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Positive Ang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阳角部位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龙骨隔墙,特别涉及一种阳角部位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龙骨隔墙是一种新型的建筑隔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通用性强且安装简易的特性,有适应防震、防尘、隔音、恒温等功效,同时还具备工期短、施工简便、不易变形等优点。龙骨隔墙中的龙骨包括沿顶龙骨、沿地龙骨、横撑龙骨和竖向龙骨,沿顶龙骨、沿地龙骨和横撑龙骨为水平且平行设置,竖向龙骨则是竖直设置并且与沿顶龙骨、沿地龙骨和横撑龙骨固接,在龙骨的外侧贴合饰面板,之后将饰面板固定在龙骨上。若龙骨隔墙有错位或者有两道相互垂直的隔墙时,则会形成阳角,现有的阳角部位的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纵隔墙9和横隔墙8,横隔墙8在阳角处包括第一竖向龙骨81、第一内面板82和第一外面板83,第一竖向龙骨81位于第一内面板82和第一外面板83的中间且与两者相对固定;纵隔墙9在阳角处包括第二竖向龙骨91、第二内面板92和第二外面板93,第二竖向龙骨91位于第二内面板92和第二外面板93之间且与两者相对固定;其中,第一竖向龙骨81和第一内面板82的端部与第二内面板92贴合,第一外面板83与第二竖向龙骨91之间以及第一竖向龙骨81、第二竖向龙骨91和第二内面板92之间采用螺钉或者铆钉相对固定。上述阳角部位连接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竖向龙骨81和第二竖向龙骨91的形状一般为槽型,第一竖向龙骨81的槽底一般与第二竖向龙骨91的槽侧壁固定,当采用螺钉连接或者铆接时需要从第一竖向龙骨81的槽口处进行操作,空间狭小,固定的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阳角部位的连接结构,达到了快速固定阳角部位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阳角部位的连接结构,包括纵隔墙和横隔墙,横隔墙在阳角处包括第一竖向龙骨、第一内面板和第一外面板,第一竖向龙骨位于第一内面板和第一外面板的中间且与两者相对固定;纵隔墙在阳角处包括第二竖向龙骨、第二内面板和第二外面板,第二竖向龙骨位于第二内面板和第二外面板之间且与两者相对固定;第一竖向龙骨和第一内面板的端部与第二内面板贴合,第一竖向龙骨的截面呈槽型,第一竖向龙骨的槽底、第二内面板和第二竖向龙骨靠近第二内面板的一侧上均开设有插接孔,第一竖向龙骨、第二内面板和第二竖向龙骨通过固定件固定,固定件包括施力部、插杆和固定部,固定部宽度的最大值小于长度的最大值,插杆位于固定部与施力部之间且两端分别与固定部和施力部固定,插杆的长度等于插接孔的深度,施力部不能通过插接孔,固定部能够通过插接孔且固定部的最大长度大于插接孔的最大宽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固定纵隔墙和横隔墙形成阳角部位时,首先将横隔墙的第一竖向龙骨和第一内面板贴合在第二内面板上,使第一竖向龙骨、第二内面板和第二竖向龙骨上的插接孔对齐,之后将固定部从第一竖向龙骨插入插接孔内,最后拧动施力部带动插杆和固定部旋转90°,使固定部的长边与插接孔的短边相抵接,从而实现快速固定第一竖向龙骨、第二内面板和第二竖向龙骨的效果。较佳地,固定部靠近插杆一侧上,由宽边向长边且沿逐渐靠近插杆的方向圆滑过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部的宽边与第二竖向龙骨侧壁内侧边的间距最大,固定部的长边与第二竖向龙骨侧壁内侧边的间距最小,这样在转动固定部的时候,固定部的宽边首先与第二竖向龙骨侧壁内侧边接触,有利于固定部与第二竖向龙骨侧壁内侧边相贴合,之后再转动固定部使固定部的长边与第二竖向龙骨侧壁内侧边相贴合时,就能够将第二竖向龙骨、第二内面板和第一竖向龙骨间距压缩使其贴合的更加紧密,达到方便固定的作用,以免因第二竖向龙骨、第二内面板和第一竖向龙骨之间贴合不紧密而导致固定部与插接孔干涉不能转动的问题。较佳地,固定部长边的底部一部分为稳定面,稳定面垂直于插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部处于固定状态时,稳定面与第二竖向龙骨侧壁内侧面相贴合,增大了固定部与第二竖向龙骨贴合的稳定性,避免固定部相对第二竖向龙骨发生转动。较佳地,第二竖向龙骨靠近第二内面板的侧壁的内表面上凸出设置有阻挡部,所述阻挡部位于插接孔宽边的两侧且阻挡部之间的距离小于固定部长边的长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固定部之后,转动到一定位置时固定部会被阻挡部阻挡,放置固定部进一步发生转动,这样就避免了过度转动施力部带动固定部转动过度而导致固定部重新与插接孔重合。较佳地,施力部的外形为外六角或者开设有内六角的施力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通过通用工具对施力部施加转动的作用力。较佳地,固定部为椭圆状或者方形。较佳地,插杆固定在施力部和固定部的中间部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力部相对插杆都是均匀的回转体,增大了施力部和插杆转动的稳定性。较佳地,第一外面板超出第一竖向龙骨,第二竖向龙骨、第二内面板和第二外面板的端面与第一外面板的内侧面贴合,并且第一外面板与第二竖向龙骨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竖向龙骨、第二内面板和第二外面板的端部与第一外面板抵接,就能够快速地将第二竖向龙骨、第二内面板和第一竖向龙骨上开设的插接孔对齐,也能够通过第一外面板与第二竖向龙骨的固定增大阳角结构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通过采用固定件固定第一竖向龙骨、第二内面板和第二竖向龙骨,达到了快速稳定地固定第一竖向龙骨、第二内面板和第二竖向龙骨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阳角部位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局部A处放大图;图4是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8、横隔墙;81、第一竖向龙骨;82、第一内面板;83、第一外面板;9、纵隔墙;91、第二竖向龙骨;911、阻挡部;92、第二内面板;93、第二外面板;10、固定件;101、施力部;102、插杆;103、固定部;1031、稳定面;20、插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2所示,一种阳角部位的连接结构,包括纵隔墙9和横隔墙8,横隔墙8在阳角处包括第一竖向龙骨81、第一内面板82和第一外面板83,第一竖向龙骨81位于第一内面板82和第一外面板83的中间且与两者相对固定;纵隔墙9在阳角处包括第二竖向龙骨91、第二内面板92和第二外面板93,第二竖向龙骨91位于第二内面板92和第二外面板93之间且与两者相对固定;第一竖向龙骨81和第一内面板82的端部与第二内面板92贴合,第一竖向龙骨81的截面呈槽型,第一竖向龙骨81的槽底、第二内面板92和第二竖向龙骨91靠近第二内面板92的一侧上均开设有插接孔20(见图3),第一竖向龙骨81、第二内面板92和第二竖向龙骨91通过固定件10(见图3)固定。如图4所示,固定件10包括施力部101、插杆102和固定部103,固定部103宽度的最大值小于长度的最大值,插杆102位于固定部103与施力部101之间且两端分别与固定部103和施力部101固定,再结合图3所示,插杆102的长度等于插接孔20的深度,施力部101不能通过插接孔20,固定部103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阳角部位的连接结构,包括纵隔墙(9)和横隔墙(8),横隔墙(8)在阳角处包括第一竖向龙骨(81)、第一内面板(82)和第一外面板(83),第一竖向龙骨(81)位于第一内面板(82)和第一外面板(83)的中间且与两者相对固定;纵隔墙(9)在阳角处包括第二竖向龙骨(91)、第二内面板(92)和第二外面板(93),第二竖向龙骨(91)位于第二内面板(92)和第二外面板(93)之间且与两者相对固定;第一竖向龙骨(81)和第一内面板(82)的端部与第二内面板(92)贴合,其特征在于,第一竖向龙骨(81)的截面呈槽型,第一竖向龙骨(81)的槽底、第二内面板(92)和第二竖向龙骨(91)靠近第二内面板(92)的一侧上均开设有插接孔(20),第一竖向龙骨(81)、第二内面板(92)和第二竖向龙骨(91)通过固定件(10)固定,固定件(10)包括施力部(101)、插杆(102)和固定部(103),固定部(103)宽度的最大值小于长度的最大值,插杆(102)位于固定部(103)与施力部(101)之间且两端分别与固定部(103)和施力部(101)固定,插杆(102)的长度等于插接孔(20)的深度,施力部(101)不能通过插接孔(20),固定部(103)能够通过插接孔(20)且固定部(103)的最大长度大于插接孔(20)的最大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阳角部位的连接结构,包括纵隔墙(9)和横隔墙(8),横隔墙(8)在阳角处包括第一竖向龙骨(81)、第一内面板(82)和第一外面板(83),第一竖向龙骨(81)位于第一内面板(82)和第一外面板(83)的中间且与两者相对固定;纵隔墙(9)在阳角处包括第二竖向龙骨(91)、第二内面板(92)和第二外面板(93),第二竖向龙骨(91)位于第二内面板(92)和第二外面板(93)之间且与两者相对固定;第一竖向龙骨(81)和第一内面板(82)的端部与第二内面板(92)贴合,其特征在于,第一竖向龙骨(81)的截面呈槽型,第一竖向龙骨(81)的槽底、第二内面板(92)和第二竖向龙骨(91)靠近第二内面板(92)的一侧上均开设有插接孔(20),第一竖向龙骨(81)、第二内面板(92)和第二竖向龙骨(91)通过固定件(10)固定,固定件(10)包括施力部(101)、插杆(102)和固定部(103),固定部(103)宽度的最大值小于长度的最大值,插杆(102)位于固定部(103)与施力部(101)之间且两端分别与固定部(103)和施力部(101)固定,插杆(102)的长度等于插接孔(20)的深度,施力部(101)不能通过插接孔(20),固定部(103)能够通过插接孔(20)且固定部(103)的最大长度大于插接孔(20)的最大宽度。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鹏马晓晓杨金迎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津泓天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