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朝鹤专利>正文

一种动态流量平衡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1193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态流量平衡阀,包括阀体以及安装于所述阀体的阀盖,所述阀盖与阀体之间通过第一密封件密封连接;所述阀体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阀芯组件、副阀芯组件、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所述主阀芯组件,包括主阀杆和主阀芯。所述副阀芯组件,包括副阀杆和副阀芯。所述副杆茎穿过所述第一孔延伸至所述主杆茎内,所述主杆茎与所述副杆茎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分别安装于所述阀体内部。用于控制流量平衡的内阀芯同轴设置于用于控制阀门开闭的外阀芯内部,可降低阀门体积和重量;便于阀体加工制造;可提高阀门的拆装效率,便于维护和维修。

A Dynamic Flow Balancing Valv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dynamic flow balance valve, which comprises a valve body and a valve cover mounted on the valve body. The valve cover and the valve body are sealed by a first seal; the valv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liquid inlet and a liquid outle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include a main valve core assembly, a secondary valve core assembly, a first valve seat and a second valve seat. The main spool assembly comprises a main stem and a main spool. The auxiliary spool assembly comprises a secondary stem and a secondary spool. The auxiliary stem extends through the first hole to the main stem, which is coaxially arranged with the auxiliary stem, and the first and second seat are respectively installed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valve body. The inner spool coaxially arranged in the outer spool used to control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he valve can reduce the volume and weight of the valve, facilitate the processing and manufacturing of the valve body, improve the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efficiency of the valve, and facilitate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态流量平衡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流体控制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动态流量平衡阀。
技术介绍
在工业管道中,并且为了维持管道流量恒定,通常在管道中安装动态流量平衡阀。动态流量平衡阀主要依靠作用在阀芯上的压差,实现阀芯与阀座开度变化控制流量,进而可实现管道流量恒定。现有的动态流量平衡阀,用于控制流量平衡的阀芯和用于控制阀门开闭主阀芯分别设置在阀体上下两侧;用于产生压差的腔体置于阀体外侧,并且存在多组导流管,造成阀体体积较大,不便于安装。阀体腔内结构复杂,不利于阀体加工制造以及带来阀门各组件安装复杂等问题,因此,鉴于上述,设计一种新结构的动态流量平衡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降低阀门的体积和重量,利于阀体加工制造和阀内各零件的装卸。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动态流量平衡阀,包括阀体以及安装于所述阀体的阀盖,所述阀盖与阀体之间通过第一密封件密封连接;所述阀体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阀芯组件、副阀芯组件、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所述主阀芯组件,包括主阀杆和主阀芯。所述主阀杆包括主杆茎,所述主杆茎为管状结构;所述主杆茎一端设置有上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用于与驱动所述主阀芯组件运动的驱动器连接;所述主杆茎另一端设置有下连接部,所述下连接部与所述主阀芯密封连接;所述主阀芯与所述主杆茎同轴设置。所述主阀芯轴线位置开设有依次呈阶梯布置的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所述第一孔内径尺寸、第二孔内径尺寸和第三孔内径尺寸依次递增;所述主阀芯周壁开设有多个第四孔,每个所述第四孔分别贯通于所述第二孔;所述主阀芯设置有密封端。所述副阀芯组件,包括副阀杆和副阀芯。所述副阀杆包括副杆茎,所述副杆茎一端螺纹安装有第一套环和滑动安装于所述副杆茎外壁的第二套环;所述第一套环与第二套环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副杆茎另一端设置有杆肩,所述杆肩直径大于所述副杆茎直径;所述杆肩端部设置有杆头,所述杆头直径大于所述杆肩直径。所述副阀芯端开设有盘孔,所述杆头连接于所述盘孔内,所述副杆茎与所述副阀芯同轴设置;所述副阀芯端部设置有节流端。所述副杆茎穿过所述第一孔延伸至所述主杆茎内,所述杆肩滑动密封安装于所述第二孔内,所述主杆茎与所述副杆茎同轴设置。所述副杆茎外壁与第一孔内壁间设置有多个用于密封的挡圈;所述第二孔、挡圈、第四孔和所述杆肩构成压腔;所述第二套环外圈螺纹安装于所述主杆茎内壁。所述主杆茎外壁通过第二密封件与所述阀盖密封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分别安装于所述阀体内部,所述第一阀座和所述第二阀座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阀座与第二阀座之间构成中间腔;所述第一阀座与所述主阀芯同轴设置,并且所述密封端与所述第一阀座的密封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阀座与所述副阀芯同轴设置,并且所述节流端与所述第二阀座的密封面相对设置,所述副阀芯置于所述中间腔内。所述主阀芯、第一阀座与所述进液口端构成上腔;所述第二阀座与出液口构成下腔。作为优选,所述主杆茎内壁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内安装有多个稳定圈,每个所述稳定圈分别与所述副杆茎外壁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主杆茎与所述主阀芯的连接端设置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为槽形的结构,所述槽形结构内安装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三密封件固定于所述主阀芯且置于所述第一孔的孔口处;所述第三密封件为圆环结构,所述圆环结构内圈径小于所述第一孔孔径;所述第三密封件内圈连接于所述副杆茎周壁。作为优选,所述主阀芯端部设置有端槽,所述端槽为环形结构;所述副阀芯朝向所述主阀芯端安装有套件,所述套件为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周壁开设有多个门孔;所述套件端部安装有压圈;所述套件滑动安装于所述端槽内。作为优选,所述第四孔端部安装有堵头。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阀座至所述副阀芯的距离可进行调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用于控制流量平衡的内阀芯同轴设置于用于控制阀门开闭的外阀芯内部,平衡腔和导流孔分别置于外阀芯内,因此,可降低阀门体积和重量;由于内外阀芯集中设置,可减少阀体内部结构,便于阀体加工制造;组合的阀芯可在阀体外部安装为总成后在与阀体安装,可提高阀门的拆装效率,便于维护和维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阀门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阀门主阀芯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阀门副阀芯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主阀芯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副阀芯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阀体,1.1-进液口,1.2-出液口,2-阀盖,3-主阀芯组件,310-主阀杆,311-上连接部,312-主杆茎,313-第一安装部,314-第二安装部,315-下连接部,320-主阀芯,321-第一孔,322-第二孔,323-第三孔,324-第四孔,325-端槽,326-密封端,4-副阀芯组件,410-副阀杆,411-第一套环,412-弹簧,413-第二套环,414-挡圈,415-杆肩,416-杆头,417-副杆茎,420-副阀芯,421-盘孔,423-节流端,430-套件,431-门孔,440-压圈,5-第一阀座,6-第一密封件,7-第二密封件,8-第三密封件,9-稳定圈,10-第二阀座,a-上腔,b-中间腔,c-下腔,d-压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如图1-图3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一种动态流量平衡阀,包括阀体1和阀盖2,所述阀体1设置有进液口1.1和出液口1.2;还包括用于控制阀体开闭主阀芯组件3、用于控制流量恒定的副阀芯组件4、与主阀芯组件3配合使用的第一阀座5、与副阀芯组件4配合使用的第二阀座10。如图4所示,主阀芯组件3包括主阀杆310和主阀芯320,主阀杆310用于拉动主阀芯320往复运动,调节主阀芯320与第一阀座5的距离,实现阀门开闭。如图4所示,主阀杆310包括管状结构的主杆茎312,主杆茎312一端设置有上连接部311,上连接部311与用于驱动主阀芯组件3往复运动的驱动器相连接,进而可实现阀门自动控制。主杆茎312另一端设置有下连接部315,下连接部315与主阀芯320密封连接,实现主阀杆310与主阀芯320安装,安装后使主阀芯320与主杆茎312同轴设置,利于提高阀门密封程度。如图4所示,主阀芯320轴线上开设有依次呈阶梯布置的第一孔321、第二孔322和第三孔323,第一孔321内径尺寸、第二孔322内径尺寸和第三孔323内径尺寸依次增大;主阀芯320周壁开设有多个第四孔324,每个第四孔324分别贯通于第二孔322。如图5所示,副阀芯组件4,包括副阀杆410和副阀芯420,副阀杆410用于拉动副阀芯420往复运动,实现副阀芯420与第二阀座10配合使用。如图5所示,副阀杆410包括副杆茎417,副杆茎417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态流量平衡阀,包括阀体以及安装于所述阀体的阀盖,所述阀盖与阀体之间通过第一密封件密封连接;所述阀体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阀芯组件、副阀芯组件、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所述主阀芯组件,包括主阀杆和主阀芯;所述主阀杆包括主杆茎,所述主杆茎为管状结构;所述主杆茎一端设置有上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用于与驱动所述主阀芯组件运动的驱动器连接;所述主杆茎另一端设置有下连接部,所述下连接部与所述主阀芯密封连接;所述主阀芯与所述主杆茎同轴设置;所述主阀芯轴线位置开设有依次呈阶梯布置的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所述第一孔内径尺寸、第二孔内径尺寸和第三孔内径尺寸依次递增;所述主阀芯周壁开设有多个第四孔,每个所述第四孔分别贯通于所述第二孔;所述主阀芯设置有密封端;所述副阀芯组件,包括副阀杆和副阀芯;所述副阀杆包括副杆茎,所述副杆茎一端螺纹安装有第一套环和滑动安装于所述副杆茎外壁的第二套环;所述第一套环与第二套环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副杆茎另一端设置有杆肩,所述杆肩直径大于所述副杆茎直径;所述杆肩端部设置有杆头,所述杆头直径大于所述杆肩直径;所述副阀芯端开设有盘孔,所述杆头连接于所述盘孔内,所述副杆茎与所述副阀芯同轴设置;所述副阀芯端部设置有节流端;所述副杆茎穿过所述第一孔延伸至所述主杆茎内,所述杆肩滑动密封安装于所述第二孔内,所述主杆茎与所述副杆茎同轴设置;所述副杆茎外壁与第一孔内壁间设置有多个用于密封的挡圈;所述第二孔、挡圈、第四孔和所述杆肩构成压腔;所述第二套环外圈螺纹安装于所述主杆茎内壁;所述主杆茎外壁通过第二密封件与所述阀盖密封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分别安装于所述阀体内部,所述第一阀座和所述第二阀座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阀座与第二阀座之间构成中间腔;所述第一阀座与所述主阀芯同轴设置,并且所述密封端与所述第一阀座的密封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阀座与所述副阀芯同轴设置,并且所述节流端与所述第二阀座的密封面相对设置,所述副阀芯置于所述中间腔内;所述主阀芯、第一阀座与所述进液口端构成上腔; 所述第二阀座与出液口构成下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态流量平衡阀,包括阀体以及安装于所述阀体的阀盖,所述阀盖与阀体之间通过第一密封件密封连接;所述阀体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阀芯组件、副阀芯组件、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所述主阀芯组件,包括主阀杆和主阀芯;所述主阀杆包括主杆茎,所述主杆茎为管状结构;所述主杆茎一端设置有上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用于与驱动所述主阀芯组件运动的驱动器连接;所述主杆茎另一端设置有下连接部,所述下连接部与所述主阀芯密封连接;所述主阀芯与所述主杆茎同轴设置;所述主阀芯轴线位置开设有依次呈阶梯布置的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所述第一孔内径尺寸、第二孔内径尺寸和第三孔内径尺寸依次递增;所述主阀芯周壁开设有多个第四孔,每个所述第四孔分别贯通于所述第二孔;所述主阀芯设置有密封端;所述副阀芯组件,包括副阀杆和副阀芯;所述副阀杆包括副杆茎,所述副杆茎一端螺纹安装有第一套环和滑动安装于所述副杆茎外壁的第二套环;所述第一套环与第二套环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副杆茎另一端设置有杆肩,所述杆肩直径大于所述副杆茎直径;所述杆肩端部设置有杆头,所述杆头直径大于所述杆肩直径;所述副阀芯端开设有盘孔,所述杆头连接于所述盘孔内,所述副杆茎与所述副阀芯同轴设置;所述副阀芯端部设置有节流端;所述副杆茎穿过所述第一孔延伸至所述主杆茎内,所述杆肩滑动密封安装于所述第二孔内,所述主杆茎与所述副杆茎同轴设置;所述副杆茎外壁与第一孔内壁间设置有多个用于密封的挡圈;所述第二孔、挡圈、第四孔和所述杆肩构成压腔;所述第二套环外圈螺纹安装于所述主杆茎内壁;所述主杆茎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朝鹤
申请(专利权)人:王朝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