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素英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远距离海鲜运输的冷藏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051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远距离海鲜运输的冷藏集装箱,其结构包括锁头、外车厢、外接合页、箱门、细密分流隔位防护装置、隔温层、内车厢,锁头背部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箱门左侧面,箱门通过外接合页固定安装在外车厢末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顶扣松网机构与三角分隔架固定后通过底勾侧定机构展开伞状条柱分流机构,当伞状条柱分流机构完全展开后形成三角输出网,在多个输出口的作用下,车厢内部的冷气流细密分散,令储存的海鱼均匀受冷,由于三角分隔架的高度稳定性和大小不同的分隔层,即使货车没有完全装满时,经过弯道,惯性力作用在内部运载的海鱼箱上,海鱼箱也能够保持稳定的状态,不会出现翻滚倒出的情况。

A Refrigerated Container for Long Distance Seafood Transportatio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refrigerated container for long-distance seafood transportation, which comprises a lock head, an outer carriage, an outer joint page, a box door, a fine shunt separation protection device, a temperature insulation layer and an inner carriage. The back of the lock head is fixed to the left side of the box door by electric welding, and the box door is fixed at the end of the outer carriage through an outer joint page. When the angle separator is fixed, the umbrella-shaped strip-column shunting mechanism is deployed through the bottom-hook side-setting mechanism. When the umbrella-shaped strip-column shunting mechanism is fully deployed, a triangular output network is formed. Under the action of multiple outlets, the cold air inside the carriage is fine and dispersed, which makes the stored sea fish uniformly cooled. Because of the high stability of the triangular separator and the different size of the separator, even if the truck is not fully loaded. When passing through the bend, the inertia force acts on the inner sea fish tank, and the sea fish tank can also maintain a stable state without rolling o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远距离海鲜运输的冷藏集装箱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品冷藏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远距离海鲜运输的冷藏集装箱。
技术介绍
货车在对海鱼进行长距离运输时,需要进行严密的冷藏,而冷藏的集装箱中冷气一般采用直接对集装箱输入,由于用于长距离运输的集装箱都较长,而处于冷气输出口的海鱼与另一端远离输出口储存的海鱼形成温差。基于上述描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一种用于远距离海鲜运输的冷藏集装箱主要存在以下不足,比如:而处于冷气输出口的海鱼与另一端远离输出口储存的海鱼形成温差后,处于冷气输出口的海鱼受到冷气的径直冲击,导致其在经过急冻之后肉质发生老化,且其由于路程较远,货车经过弯道时,由于其过长及极重的车身,导致过弯道的惯性力较大,当其作用在内部运载的海鱼箱上时,若内部处于未满载的情况下,海鱼箱容易发生翻滚倒出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远距离海鲜运输的冷藏集装箱,以解决现有而处于冷气输出口的海鱼与另一端远离输出口储存的海鱼形成温差后,处于冷气输出口的海鱼受到冷气的径直冲击,导致其在经过急冻之后肉质发生老化,且其由于路程较远,货车经过弯道时,由于其过长及极重的车身,导致过弯道的惯性力较大,当其作用在内部运载的海鱼箱上时,若内部处于未满载的情况下,海鱼箱容易发生翻滚倒出的情况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远距离海鲜运输的冷藏集装箱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用于远距离海鲜运输的冷藏集装箱,其结构包括锁头、外车厢、外接合页、箱门、细密分流隔位防护装置、隔温层、内车厢,所述锁头背部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箱门左侧面,所述箱门通过外接合页固定安装在外车厢末端,所述细密分流隔位防护装置共设有三个且固定安装在外车厢内部,所述隔温层位于内车厢与外车厢中间的夹层。所述细密分流隔位防护装置包括伞状条柱分流机构、立式锁盘、自垂竖隔架、顶扣松网机构、吸盘、三角分隔架、冷流输管、底勾侧定机构,所述伞状条柱分流机构底端与底勾侧定机构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吸盘背部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三角分隔架侧面,所述冷流输管每组共设有两个且靠近伞状条柱分流机构一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三角分隔架远离伞状条柱分流机构一端,所述立式锁盘每组共设有两个且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内车厢内部左右侧面,所述自垂竖隔架每组共设有两个且其顶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立式锁盘底端内部,所述顶扣松网机构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三角分隔架顶端。作为优选,所述伞状条柱分流机构包括菱形出气口、软封条、条柱分流软管,所述条柱分流软管两侧均设有软封条,所述菱形出气口与软封条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条柱分流软管内部在通入冷气流之后,由于完全拉伸开的菱形出气口在软封条上是按照上窄下宽的排列,所以在顶端菱形出气口未完全展开出孔较小排出的冷气流较急,能冲的比较远,而在底端的菱形出气口由于较大排出的冷气量较足,由底部慢慢向上蔓延。作为优选,所述顶扣松网机构包括回置拉绳、顶角组合机构、拉把、扣珠、收网筒、V字锁杆,所述回置拉绳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顶角组合机构顶端,所述回置拉绳底端与拉把顶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V字锁杆底端与扣珠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顶角组合机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收网筒,所述收网筒内部连接伞状条柱分流机构,在处于备用状态下伞状条柱分流机构收缩在收网筒内部,收网筒顶端接通由冷流输管输送的冷气,经过收网筒的转接输入伞状条柱分流机构中。作为优选,所述底勾侧定机构包括半球块、弧形导槽、定位杆、规则磁套,所述半球块与弧形导槽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规则磁套整体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半球块内部底端,所述定位杆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弧形导槽内部。作为优选,所述顶角组合机构包括半月顶盘、顶角嵌套、顶贴分隔杆,所述半月顶盘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顶角嵌套内部,所述半月顶盘右侧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顶贴分隔杆左侧端,所述回置拉绳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半月顶盘内部。作为优选,所述半月顶盘包括顶柱、爪条、顶片、伸缩套柱,所述顶片通过顶柱与爪条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顶片共设有三个且其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伸缩套柱外环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顶扣松网机构与三角分隔架固定后通过底勾侧定机构展开伞状条柱分流机构,当伞状条柱分流机构完全展开后形成三角输出网,在多个输出口的作用下,车厢内部的冷气流细密分散,令储存的海鱼均匀受冷,由于三角分隔架的高度稳定性和大小不同的分隔层,即使货车没有完全装满时,经过弯道,惯性力作用在内部运载的海鱼箱上,海鱼箱也能够保持稳定的状态,不会出现翻滚倒出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远距离海鲜运输的冷藏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远距离海鲜运输的冷藏集装箱的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远距离海鲜运输的冷藏集装箱的正视内部详细结构示意图。图4为顶扣松网机构详细结构示意图。图5为顶角组合机构俯视详细结构示意图。图6为顶角组合机构中的半月顶盘仰视详细结构示意图。图7为底勾侧定机构透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伞状条柱分流机构截断的侧视详细结构示意图。图中:锁头-1、外车厢-2、外接合页-3、箱门-4、细密分流隔位防护装置-5、隔温层-6、内车厢-7、伞状条柱分流机构-51、立式锁盘-52、自垂竖隔架-53、顶扣松网机构-54、吸盘-55、三角分隔架-56、冷流输管-57、底勾侧定机构-58、菱形出气口-511、软封条-512、条柱分流软管-513、回置拉绳-541、顶角组合机构-542、拉把-543、扣珠-544、收网筒-545、V字锁杆-546、半球块-581、弧形导槽-582、定位杆-583、规则磁套-584、半月顶盘-5421、顶角嵌套-5422、顶贴分隔杆-5423、顶柱-54211、爪条-54212、顶片-54213、伸缩套柱-542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远距离海鲜运输的冷藏集装箱,其结构包括锁头1、外车厢2、外接合页3、箱门4、细密分流隔位防护装置5、隔温层6、内车厢7,所述锁头1背部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箱门4左侧面,所述箱门4通过外接合页3固定安装在外车厢2末端,所述细密分流隔位防护装置5共设有三个且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远距离海鲜运输的冷藏集装箱,其结构包括锁头(1)、外车厢(2)、外接合页(3)、箱门(4)、细密分流隔位防护装置(5)、隔温层(6)、内车厢(7),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头(1)背部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箱门(4)左侧面,所述箱门(4)通过外接合页(3)固定安装在外车厢(2)末端,所述细密分流隔位防护装置(5)共设有三个且固定安装在外车厢(2)内部,所述隔温层(6)位于内车厢(7)与外车厢(2)中间的夹层;所述细密分流隔位防护装置(5)包括伞状条柱分流机构(51)、立式锁盘(52)、自垂竖隔架(53)、顶扣松网机构(54)、吸盘(55)、三角分隔架(56)、冷流输管(57)、底勾侧定机构(58),所述伞状条柱分流机构(51)底端与底勾侧定机构(58)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吸盘(55)背部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三角分隔架(56)侧面,所述冷流输管(57)每组共设有两个且靠近伞状条柱分流机构(51)一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三角分隔架(56)远离伞状条柱分流机构(51)一端,所述立式锁盘(52)每组共设有两个且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内车厢(7)内部左右侧面,所述自垂竖隔架(53)每组共设有两个且其顶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立式锁盘(52)底端内部,所述顶扣松网机构(54)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三角分隔架(56)顶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远距离海鲜运输的冷藏集装箱,其结构包括锁头(1)、外车厢(2)、外接合页(3)、箱门(4)、细密分流隔位防护装置(5)、隔温层(6)、内车厢(7),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头(1)背部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箱门(4)左侧面,所述箱门(4)通过外接合页(3)固定安装在外车厢(2)末端,所述细密分流隔位防护装置(5)共设有三个且固定安装在外车厢(2)内部,所述隔温层(6)位于内车厢(7)与外车厢(2)中间的夹层;所述细密分流隔位防护装置(5)包括伞状条柱分流机构(51)、立式锁盘(52)、自垂竖隔架(53)、顶扣松网机构(54)、吸盘(55)、三角分隔架(56)、冷流输管(57)、底勾侧定机构(58),所述伞状条柱分流机构(51)底端与底勾侧定机构(58)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吸盘(55)背部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三角分隔架(56)侧面,所述冷流输管(57)每组共设有两个且靠近伞状条柱分流机构(51)一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三角分隔架(56)远离伞状条柱分流机构(51)一端,所述立式锁盘(52)每组共设有两个且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内车厢(7)内部左右侧面,所述自垂竖隔架(53)每组共设有两个且其顶端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立式锁盘(52)底端内部,所述顶扣松网机构(54)底端采用电焊的方式固定连接于三角分隔架(56)顶端。2.如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远距离海鲜运输的冷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伞状条柱分流机构(51)包括菱形出气口(511)、软封条(512)、条柱分流软管(513),所述条柱分流软管(513)两侧均设有软封条(512),所述菱形出气口(511)与软封条(512)为一体化结构。3.如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远距离海鲜运输的冷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素英
申请(专利权)人:郑素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