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吸引器连接管的安置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0128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负压吸引器连接管的安置架,包括安置架本体、辅助安装组件和痰罐放置组件,辅助安装组件装配在安置架本体的一端,痰罐放置组件安装在安置架本体的另一端,安置架本体包括横杆、两个V型架、支杆以及夹持槽,横杆的两端各连接有一个V型架,V型架的另一端均连接有支杆,两个支杆的端部相连接并在连接处形成夹持槽,用于放置连接管的吸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便于操作,美观性好,能够有效防止交叉感染,实用性佳,可靠性高。

A Setting Frame for Connecting Pipe of Negative Pressure Suction Apparatu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lacement rack for connecting pipes of negative pressure suc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placement rack body, an auxiliary installation component and a sputum tank placement component. The auxiliary installation component is assembled at one end of the placement rack body, and the sputum tank placement component is installed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placement rack body. The placement rack body includes a cross bar, two V-frames, a support rod and a clamping groove. Each end of the cross bar is connected with a V-bar. The other end of the V-frame is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ing rod. The ends of the two supporting rods are connected and a clamping groove is formed at the connecting point for placing the suction head of the connecting pip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easy operation, good aesthetics, effective prevention of cross infection, good practicability and high reli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压吸引器连接管的安置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负压吸引器连接管的安置架,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参见图6所示,其中示出了负压吸引器连接管的示意图,包括吸头7和管路8,管路8的另一端连接到痰罐9,痰罐上设有负压装置。使用时,将吸头插入病人嘴中,通过在痰罐内产生负压,从而将病人口腔中的痰吸出。现有技术中的负压吸引器连接管在吸痰前后无处安置,一直是困扰护理工作的一个问题。现有的安置方式一般是直接放在桌子或病床上,易引起交叉感染、院内感染,不符合护理操作规范。另外,现有负压吸引器连接管在放置时的稳定性不佳,容易滑落到地上,造成污染;也无法实现痰罐的安装,痰罐一般都是直接放到地上,使用不方便。因此,需要一种负压吸引器连接管的安置架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负压吸引器连接管的安置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便于操作,美观性好,能够有效防止交叉感染,实用性和可靠性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负压吸引器连接管的安置架,包括安置架本体、辅助安装组件和痰罐放置组件,辅助安装组件装配在安置架本体的一端,痰罐放置组件安装在安置架本体的另一端,所述安置架本体包括横杆、两个V型架、支杆以及夹持槽,横杆的两端各连接有一个V型架,V型架的另一端均连接有支杆,两个支杆的端部相连接并在连接处形成夹持槽;所述辅助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载板、吸盘、螺纹孔、螺栓以及弹簧片,吸盘设置在载板上,横杆夹持在第一固定件和载板之间,第一固定件和载板的接触部位设置有弹簧片,第一固定件和载板通过螺栓和螺纹孔固定连接;痰罐放置组件包括第二固定件、螺纹杆、托盘、塑胶挡框以及螺母,第二固定件装配在支杆上,第二固定件的下端设有螺纹杆,托盘的端部装配在螺纹杆上,托盘下侧的螺纹杆上装配有螺母,托盘的上端面固定有塑胶挡框。优选地,所述夹持槽的内侧面可以包裹有防滑胶套;所述吸盘上端开设有气孔,所述气孔上装配有密封塞;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上端以及下端均开设有连接孔,且连接孔内部均装配有螺栓,每根螺栓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弹簧片;所述托盘上表面可以设有防滑纹。本技术的负压吸引器连接管的安置架,设置了横杆、V型架、支杆以及夹持槽,可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符合护理操作规范,实用、美观,便于操作,且制作简单,可根据物品的实际尺寸制作不同规格,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负压吸引器连接管安置方式简陋、易引起交叉感染、院内感染、不符合护理操作规范的问题。本技术还可以设置第一固定件、载板、吸盘、螺纹孔、螺栓以及弹簧片,该设计便于本装置的安装,提高了安装的适应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负压吸引器连接管安装稳定性不佳、适应性差的问题;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第二固定件、螺纹杆、托盘、塑胶挡框以及螺母,便于小型痰罐的放置,使用方便。更进一步地,通过设置防滑胶套,该设计提高了负压吸引器连接管放置的稳定性;通过设置连接孔,便于第一固定件的装配;通过设置防滑纹,提高了痰罐放置的稳定性。本技术结构合理,便于操作,美观性好,能够有效防止交叉感染,实用性佳、可靠性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负压吸引器连接管的安置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负压吸引器连接管的安置架中安置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负压吸引器连接管的安置架中辅助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负压吸引器连接管的安置架中辅助安装组件的A处放大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负压吸引器连接管的安置架中痰罐放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负压吸引器连接管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安置架本体、2-辅助安装组件、3-痰罐放置组件、11-横杆、12-V型架、13-支杆、14-夹持槽、21-第一固定件、22-载板、23-吸盘、24-螺纹孔、25-螺栓、26-弹簧片、31-第二固定件、32-螺纹杆、33-托盘、34-塑胶挡框、35-螺母。具体实施方式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技术不限于本申请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技术可为其它方式实现的实施例。而且,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本技术中提到的“上”、“下”、“左”、“右”等方向性术语均为描述的方便,并不构成对保护范围的限定。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负压吸引器连接管的安置架,包括安置架本体1、辅助安装组件2以及痰罐放置组件3,辅助安装组件2装配在安置架本体1的一端,痰罐放置组件3安装在安置架本体1的另一端。安置架本体1包括横杆11、两个V型架12、支杆13以及夹持槽14,横杆11的两端各连接有一个V型架12,V型架12的另一端均连接有支杆13,两个支杆13的端部相连接并在连接处形成夹持槽14,用于放置连接管的吸头。优选地,安置架本体还可以一体成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负压吸引器连接管安置方式简陋,易引起交叉感染、院内感染,不符合护理操作规范的问题。辅助安装组件2包括第一固定件21、载板22、吸盘23、螺纹孔24、螺栓25以及弹簧片26,吸盘23设置在载板22上,横杆11夹持在第一固定件21和载板22之间,第一固定件21和载板22的接触部位设置有弹簧片26。第一固定件21和载板22通过螺栓25和螺纹孔24固定连接。该设计能够通过吸盘将安置架固定在可能的安装面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稳定性不佳、适应性差的问题。痰罐放置组件3包括第二固定件31、螺纹杆32、托盘33、塑胶挡框34以及螺母35,第二固定件31装配在支杆13上,第二固定件31的下端设有螺纹杆32,托盘33的端部装配在螺纹杆32上,托盘33下侧的螺纹杆32上装配有螺母35,用于调节托盘的不同高度。托盘33的上端面固定有塑胶挡框34,该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痰罐、尤其是小尺寸痰罐放置不便的问题。优选地,夹持槽14的内侧面均包裹有防滑胶套;吸盘23上端开设有气孔,且气孔上装配有密封塞;第一固定件21的上端以及下端均开设有连接孔,且连接孔内部均装配有螺栓25,每根螺栓25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弹簧片26;托盘33上表面设有防滑纹。使用时,将V型架12卡在床挡或床头,然后将负压吸引器连接管的吸头7卡在夹持槽14内部,实现负压吸引器连接管的安置,吸头7通过管路8与痰罐连接。当需要将本装置安装在墙面、床头面以及床头桌表面时,将载板22通过第一固定件21安装在横杆11上。安装过程中,由于弹簧片26的存在,提高了第一固定件21与横杆11连接的稳定性。按压吸盘23,使吸盘23中的空气通过气孔排出,然后将密封塞装配至气孔内将其密封,即可将安置架固定在安装面上。当需要加固V型架12与床挡、床头或者床头桌的连接时,可以将载板22通过第一固定件21装配在V型架12上,以相同的方式进行操作,实现本装置的安装。该设计便于本装置的安装、适应性佳。当需要放置痰罐时,将托盘33的端部装配在螺纹杆32下端,然后将螺母35装配在托盘33下侧的螺纹杆32上,并转动螺母35,使螺母35沿着螺纹杆32向上移动。当托盘33移动至合适位置时,停止转动螺母35。塑胶挡框34的存在提高了痰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压吸引器连接管的安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置架本体、辅助安装组件和痰罐放置组件,辅助安装组件装配在安置架本体的一端,痰罐放置组件安装在安置架本体的另一端,所述安置架本体包括横杆、两个V型架、支杆以及夹持槽,横杆的两端各连接有一个V型架,V型架的另一端均连接有支杆,两个支杆的端部相连接并在连接处形成夹持槽;所述辅助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载板、吸盘、螺纹孔、螺栓以及弹簧片,吸盘设置在载板上,横杆夹持在第一固定件和载板之间,第一固定件和载板的接触部位设置有弹簧片,第一固定件和载板通过螺栓和螺纹孔固定连接;痰罐放置组件包括第二固定件、螺纹杆、托盘、塑胶挡框以及螺母,第二固定件装配在支杆上,第二固定件的下端设有螺纹杆,托盘的端部装配在螺纹杆上,托盘下侧的螺纹杆上装配有螺母,托盘的上端面固定有塑胶挡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吸引器连接管的安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置架本体、辅助安装组件和痰罐放置组件,辅助安装组件装配在安置架本体的一端,痰罐放置组件安装在安置架本体的另一端,所述安置架本体包括横杆、两个V型架、支杆以及夹持槽,横杆的两端各连接有一个V型架,V型架的另一端均连接有支杆,两个支杆的端部相连接并在连接处形成夹持槽;所述辅助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载板、吸盘、螺纹孔、螺栓以及弹簧片,吸盘设置在载板上,横杆夹持在第一固定件和载板之间,第一固定件和载板的接触部位设置有弹簧片,第一固定件和载板通过螺栓和螺纹孔固定连接;痰罐放置组件包括第二固定件、螺纹杆、托盘、塑胶挡框以及螺母,第二固定件装配在支杆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悦霍晓鹏崔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