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床患者漱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9950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5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卧床患者漱口装置,包括吸水杯和吐水杯,漱口杯还包括托盘和用于容纳吸水杯和吐水杯的外周套装,外周套装内设置有用于间隔吸水杯和吐水杯的竖直隔档,托盘的上表面设置有环形凹槽,外周套装的底部设置有与环形凹槽相适配的环形凸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吸管设置于吸水杯内,避免医护人员用手将吸管插入吸水杯,降低人手上的病毒对患者造成的二次伤害,通过设置缓冲壳体,防止患者吐出了液体喷溅到吐水杯外侧,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通过设置托盘和外周套装,使患者不用移动头部即可完成吐水。

A mouthwash device for bedridden patient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outhwash device for bedridden patients, including a suction cup and a spitting cup. The mouthwash cup also includes a tray and an outer suit for holding the suction cup and the spitting cup. The outer suit is provided with a vertical partition for separating the suction cup and the spitting cup.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tray is provided with a ring groove, and the bottom of the outer suit is provided with a ring convex matching with the ring groove. The utility model sets the suction pipe in the suction cup, avoids the medical staff inserting the suction pipe into the suction cup by hand, reduces the secondary harm caused by the virus on the patient, prevents the patient from spitting out the liquid and splashing outside the suction cup by setting a buffer shell, reduces the risk of virus transmission, and enables the patient not to move his head by setting a tray and a peripheral suit. Complete spit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床患者漱口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用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卧床患者漱口装置。
技术介绍
医院中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病人,需要短期或长期的卧床疗养,由于他们不方便活动或根本不能活动,致使胃肠蠕动减少,消化功能减弱,抵抗力也会相应下降,容易引起口腔感染或溃疡,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医院的护理人员需要经常为患者漱口,以保持口腔的湿润和清洁,但目前医院的卧床病人使用的漱口杯多为普通口杯,吸水杯和吐水杯分开,吸水量没有明确的刻度提示,吐水杯不固定,患者吐水后的液体容易喷溅出来,引发清洁消毒的混乱,导致交叉感染,中国专利CN201612778U提供了一种卧床病人漱口杯,该漱口杯由上下双层杯、吸管及唇托组成,构思巧妙、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实用性强,但该漱口杯的吸管需从外部插入,带来污染的风险,豁口处也容易落入灰尘,且吸水处和吐水处位于上下两个水平面上,病人需上下调节头部或护理人员调整漱口杯的位置才能实现漱口,增加了患者或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使用起来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容易带来污染的风险和使用不方便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卧床患者漱口装置,极大的降低了污染的风险,使用更加方便,显著的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并节省了医务人员的时间。本技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卧床患者漱口装置,包括吸水杯和吐水杯,漱口杯还包括托盘和用于容纳吸水杯和吐水杯的外周套装,外周套装内设置有用于间隔吸水杯和吐水杯的竖直隔档,托盘的上表面设置有环形凹槽,外周套装的底部设置有与环形凹槽相适配的环形凸块。本技术通过设置托盘和外周套装,将吸水杯和吐水杯放置于外周套装内,再将外周套装放置于托盘上,方便端放,通过设置环形凹槽和环形凸块,可在患者吸水后,医护人员迅速的旋转外周套装,将吐水杯旋转至患者面前,患者无需移动头部即可完成吐水,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也省时省力。进一步的改进,吐水杯的杯口处设置有托口唇装置。本技术通过设置托口唇装置,方便患者吐水时放置下巴于此位置,增加患者舒适度。进一步的改进,漱口杯还包括与吸水杯配合使用的杯盖,杯盖包括固定盖和位于固定盖上并可以相对于固定盖旋转的旋转盖,固定盖与吸水杯的杯口活动连接,旋转盖和固定盖上均设置有供吸管插入的插孔。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盖、旋转盖和插孔,可在使用时,旋转旋转盖而使旋转盖上的插孔与固定盖上的插孔对齐,从而将吸管插入吸水杯内,使用后,将旋转盖旋转至原位,杯口封闭,保持液体清洁。进一步的改进,吸水杯内还设置有吸管,吸管由依次连通的第一硬质部、伸缩部和第二硬质部组成,伸缩部的外侧壁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卡固在第一硬质部的下端和第二硬质部的上端,吸水杯内还固定有供吸管穿过的套环,第二硬质部的下端穿过套环与吸水杯的底部相接触,第一硬质部的上端穿过固定盖上的插孔与旋转盖的下表面相接触。其中,吸管为底部带有尖端部的结构,套环可通过连接杆与吸水杯的内侧壁固定在一起;本技术通过将吸管的底端卡固在套环内,固定吸管的位置,将吸管的顶端穿过固定盖上的插孔并于旋转盖的下表面相接触,当需要吸水时,旋转旋转盖,当旋转盖上的插孔与固定盖上的插孔对齐,此时弹簧向上弹起,吸管的顶端穿过旋转盖伸出吸水杯,患者可进行吸水,该过程中,吸管未接触人手,避免人手上的病毒传播到吸管上,进而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进一步的改进,吐水杯的内侧壁连接有缓冲壳体,缓冲壳体的外壁由上至下渐收且上端为开口结构,缓冲壳体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通孔和凸起。本技术通过在吐水杯的内侧壁设置缓冲壳体,当患者向吐水杯内吐水时,水流竖直向下降落,当落至缓冲壳体的侧壁上时,由于缓冲壳体的侧壁为倾斜的,水流的反弹方向不再是竖直向上,而是向吐水杯的侧壁反弹,而缓冲壳体上的凸起又可以使水流向其他方向弹出,促使水流向多个方向反弹,最后沿缓冲壳体侧壁上的通孔流至吐水杯的底部,避免患者吐出的液体喷溅出来污染环境,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进一步的改进,吸水杯的侧壁上设置有刻度标尺。本技术通过设置刻度标尺,可时刻观察患者吸入的液体的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将吸管设置于吸水杯内,避免医护人员用手将吸管插入吸水杯,降低人手上的病毒对患者造成的二次伤害,通过设置缓冲壳体,防止患者吐出了液体喷溅到吐水杯外侧,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通过设置托盘和外周套装,使患者不用移动头部即可完成吐水。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卧床患者漱口装置的透视图;图2为实施例2的卧床患者漱口装置的透视图;图3为实施例3的卧床患者漱口装置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卧床患者漱口装置,如图1所示,该卧床患者漱口装置包括吸水杯1和吐水杯2,漱口杯还包括托盘3和用于容纳吸水杯1和吐水杯2的外周套装4,外周套装4内设置有用于间隔吸水杯1和吐水杯2的竖直隔档5,托盘3的上表面设置有环形凹槽6,外周套装4的底部设置有与环形凹槽6相适配的环形凸块7;本技术通过设置托盘和外周套装,将吸水杯和吐水杯放置于外周套装内,再将外周套装放置于托盘上,方便端放,通过设置环形凹槽和环形凸块,可在患者吸水后,医护人员迅速的旋转外周套装,将吐水杯旋转至患者面前,患者无需移动头部即可完成吐水,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也省时省力。实施例2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卧床患者漱口装置,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漱口杯还包括与吸水杯1配合使用的杯盖,杯盖包括固定盖9和位于固定盖9上并可以相对于固定盖9旋转的旋转盖10,固定盖9与吸水杯1的杯口活动连接,旋转盖10和固定盖9上均设置有供吸管11插入的插孔12,吸水杯1内还设置有吸管11,吸管11由依次连通的第一硬质部13、伸缩部14和第二硬质部15组成,伸缩部14的外侧壁套设有弹簧16,弹簧16的两端分别卡固在第一硬质部13的下端和第二硬质部15的上端,吸水杯1内还固定有供吸管11穿过的套环17,第二硬质部15的下端穿过套环17与吸水杯1的底部相接触,第一硬质部13的上端穿过固定盖9上的插孔12与旋转盖10的下表面相接触,吸水杯1的侧壁上设置有刻度标尺21;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盖、旋转盖和插孔,可在使用时,旋转旋转盖而使旋转盖上的插孔与固定盖上的插孔对齐,从而将吸管插入吸水杯内,使用后,将旋转盖旋转至原位,杯口封闭,保持液体清洁,通过将吸管的底端卡固在套环内,固定吸管的位置,将吸管的顶端穿过固定盖上的插孔并于旋转盖的下表面相接触,当需要吸水时,旋转旋转盖,当旋转盖上的插孔与固定盖上的插孔对齐,此时弹簧向上弹起,吸管的顶端穿过旋转盖伸出吸水杯,患者可进行吸水,该过程中,吸管未接触人手,避免人手上的病毒传播到吸管上,进而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通过设置刻度标尺,可时刻观察患者吸入的液体的量。实施例3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卧床患者漱口装置,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吐水杯2的杯口处设置有托口唇装置8,吐水杯2的内侧壁连接有缓冲壳体18,缓冲壳体18的外壁由上至下渐收且上端为开口结构,即缓冲壳体18为漏斗形缓冲壳体,且开口向上;缓冲壳体18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通孔19和凸起20;本技术通过设置托口唇装置,方便患者吐水时放置下巴于此位置,增加患者舒适度,通过在吐水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床患者漱口装置,包括吸水杯(1)和吐水杯(2),其特征在于,所述漱口装置还包括托盘(3)和用于容纳所述吸水杯(1)和吐水杯(2)的外周套装(4),所述外周套装(4)内设置有用于间隔所述吸水杯(1)和吐水杯(2)的竖直隔档(5),所述托盘(3)的上表面设置有环形凹槽(6),所述外周套装(4)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环形凹槽(6)相适配的环形凸块(7);漱口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吸水杯(1)配合使用的杯盖,所述杯盖包括固定盖(9)和位于所述固定盖(9)上并可以相对于所述固定盖(9)旋转的旋转盖(10),所述固定盖(9)与所述吸水杯(1)的杯口活动连接,所述旋转盖(10)和所述固定盖(9)上均设置有供吸管(11)插入的插孔(12);所述吸水杯(1)内还设置有吸管(11),所述吸管(11)由依次连通的第一硬质部(13)、伸缩部(14)和第二硬质部(15)组成,所述伸缩部(14)的外侧壁套设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的两端分别卡固在所述第一硬质部(13)的下端和所述第二硬质部(15)的上端,所述吸水杯(1)内还固定有供所述吸管(11)穿过的套环(17),所述第二硬质部(15)的下端穿过所述套环(17)与所述吸水杯(1)的底部相接触,所述第一硬质部(13)的上端穿过所述固定盖(9)上的插孔(12)与所述旋转盖(10)的下表面相接触;所述吐水杯(2)的内侧壁连接有缓冲壳体(18),所述缓冲壳体(18)的外壁由上至下渐收且上端为开口结构,所述缓冲壳体(18)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通孔(19)和凸起(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床患者漱口装置,包括吸水杯(1)和吐水杯(2),其特征在于,所述漱口装置还包括托盘(3)和用于容纳所述吸水杯(1)和吐水杯(2)的外周套装(4),所述外周套装(4)内设置有用于间隔所述吸水杯(1)和吐水杯(2)的竖直隔档(5),所述托盘(3)的上表面设置有环形凹槽(6),所述外周套装(4)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环形凹槽(6)相适配的环形凸块(7);漱口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吸水杯(1)配合使用的杯盖,所述杯盖包括固定盖(9)和位于所述固定盖(9)上并可以相对于所述固定盖(9)旋转的旋转盖(10),所述固定盖(9)与所述吸水杯(1)的杯口活动连接,所述旋转盖(10)和所述固定盖(9)上均设置有供吸管(11)插入的插孔(12);所述吸水杯(1)内还设置有吸管(11),所述吸管(11)由依次连通的第一硬质部(13)、伸缩部(14)和第二硬质部(15)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桑晓静潘丝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