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雪峰专利>正文

一种多形式榫卯组合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9863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5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形式榫卯组合柜,该组合柜包括若干单元柜、插板和槽板组件,单元柜为方形四壁空腔结构,插板纵向固定在单元柜的相邻或相对的两外壁上,槽板组件纵向固定在单元柜上与插板相对的另外两外壁上,槽板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槽板,两槽板之间形成插槽,插槽与插板高度和纵向长度一致,相邻两单元柜通过插板与槽板组件榫接形成组合柜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需要在单元柜上进行开槽即可保证单元柜在拼装时的稳定性,槽板组件和插板为固定在两单元柜之间,连接处轻薄、美观整齐,拆分方便,可实现多种形式的榫卯连接及组合。

A Multi-form Tenon-mortise Combination Cabine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form tenon-mortise combination cabinet, which comprises several unit cabinets, slot boards and slot board components. The unit cabinet is a square four-wall cavity structure. The slot boards are longitudinally fixed on the adjacent or relative outer walls of the unit cabinet. The slot board components are longitudinally fixed on the other two outer walls opposite to the slot board. The slot board components include two slot boards spaced apart, and two slot boards. A slot is formed between the slot plates. The height and the longitudinal length of the slot and the slot plate are the same. The adjacent two unit cabinets form a combined cabinet through the mortis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lot plate and the slot plate components. By adopting the above technical scheme, the stability of the unit cabinet can be guaranteed without grooving on the unit cabinet. The groove plate components and insert boards are fixed between the two unit cabinets. The connection is light, beautiful and neat, easy to split, and can realize various forms of tenon-mortise connection and combin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形式榫卯组合柜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属于家具及其连接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形式榫卯组合柜。
技术介绍
现有的组合柜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个问题,组合柜为了保证其内部具有足够的置物空间,其体积设计的相比单个的柜体会大一些。而现代人流动性较为频繁,每次转移居住地时都需要搬运家具,大体积的组合柜在搬用时是很不方便的。现有一种可自由拼接的组合柜中,一般包括多个单元柜体,将单元柜体拼装成完整的组合柜。其中拼装组合的方式中包括一种直接将单元柜摞在一起的组合柜,依靠单元柜的重力使单元柜之间形成摩擦力不会发生单元柜之间错位,但这种组合方式虽然方便,形式灵活,可根据实际需要拼装不同数量和高度的组合柜,但是其组装方式不可靠,容易发生错位和滑落,不能保证安全可靠;另外还有一种通过可安装在组装在一起的四个单元柜交角位置的连接件,将单元柜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只是将单元柜之间的拐角位置固定起来,且连接件会突出单元柜表面,使得连接仍然不够可靠,且影响外观和对单元柜的使用造成妨碍;另外还有一种是直接在单元柜表面均开槽,在两单元柜表面的槽内嵌入一连接块,这种开槽的方式使单元柜表面变薄,或为保证单元柜壁厚或槽深,就需要增加单元柜的外壁厚度,使得单元柜和组装后的组合柜变得笨重。另外,由单元柜组合而成的组合柜由于结构扁平化,使得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形式榫卯组合柜,它具有可自由拼装组合、形式多样、结构紧凑、整洁美观。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形式榫卯组合柜,该组合柜包括若干单元柜、插板和槽板组件,单元柜为方形四壁空腔结构,插板纵向固定在单元柜的相邻或相对的两外壁上,槽板组件纵向固定在单元柜上与插板相对的另外两外壁上,槽板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槽板,两槽板之间形成插槽,插槽与插板高度和纵向长度一致,相邻两单元柜通过插板与槽板组件榫接形成组合柜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元柜可灵活翻转后将插板与槽板组件对应插接,安装简便;槽板组件和插板为固定在两单元柜之间,不需要在单元柜上进行开槽即可保证单元柜在拼装时的稳定性,连接处轻薄,美观整齐,且不会对组合柜的使用造成妨碍;插板和槽板组件与单元柜本体是分开设置的,这样的结构形式更方便加工,还能对单元柜起到保护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组合柜的耐用性;通过这种方式连接的组合柜可根据需要进行横向扩展或摞高,安全可靠。单元柜组合后可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通透的、可自由组合的博古架、玄关柜或置物的组合柜。插板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长方形、三角形或圆形,与插槽以榫卯形式固定连接。多形式的榫卯结构,增加了组合柜的观赏性和实用性,并使连接更加可靠。插槽与插板的横截面形状最好一致。使用梯形结构连接的若干单元柜而言,可以提高单元柜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以及配合精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槽板组件一端固定安装有挡板,挡板固定在两槽板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的结构保障插板向插槽内插装时,将插板末端阻挡,防止深入过度,造成安装错位,避免突出。最终达到使得单元柜底面平整,方便放置和搬移,在对组合柜进行高度扩展时,同样利用插槽和插板组件的连接方式,安全可靠。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该组合柜还包括外护板,外护板包括分别设置在组合柜体两侧及顶部的左护板、右护板和顶板,外护板上固定有分别对应该侧组合后的单元柜的插板和槽板组件的槽板组件和插板,外护板与组合柜体榫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护板使得组合柜的四周较为平整,至少使单元柜最外的侧壁无尖角露出,防止刮伤,便于使用,使得整体连接方式仍然为槽板与插板组件形成的榫接模式,顶板和底板使组合柜顶部拼装后整体外观平整稳固,便于清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槽板组件和插板通过胶粘或螺钉方式固定在单元柜外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了直接在单元柜外壁上开槽或开榫,破坏柜体结构,通过连接结构简单可靠,槽板组件和插板在单元柜上通过粘贴和螺钉紧固的方式固定,简单牢靠,还能对单元柜起到加固和保护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组合柜体后部固定安装有后背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组合柜加装后背板后形成侧开口箱柜体,组合柜前侧也可安装开闭柜门,增加组合柜的多种形式的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板和槽板组件的纵向长度和横向长度均不大于单元柜的纵向和横向长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一外壁上固定的插板外周尺寸可以与该侧单元柜外壁的尺寸一致,形成平整表面,在组合时不留缝隙,防止落灰不便清理。另一方式,同一外壁上固定的插板外周尺寸小于该侧单元柜外壁的尺寸,形成通透缝隙。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板通过底脚稳定放置的地面上,避免单元柜直接接触地面,保持组合柜整洁,便于清理组合柜底部积尘。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单元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组装后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一的无外护板时侧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二中单元柜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单元柜;2、插板;21、侧边;22、底面;3、槽板组件;31、槽板;32、插槽;33、挡板;34、内侧边;4、外护板;41、左护板;42、右护板;43、顶板;44、底板;5、组合柜体;6、后背板;7、底脚。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中单元柜的方向、类型及数量仅为一种实施方式,并不限于附图中示例。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多形式榫卯组合柜,该组合柜可以是功能衣柜、电视柜、酒柜、书柜、橱柜等,可以采用木质、塑料、金属、合成、复合材料来制造。该组合柜包括若干单元柜1、插板2和槽板组件3单元柜1为方形四壁空腔结构,前后两侧开口,单元柜1按照倍数比例拼接组合,具体情况可以根据需要,按照室内空间的大小和形状自由组合。插板2纵向固定在单元柜1的相邻或相对的两外壁上,槽板组件3纵向固定在单元柜1上与插板2相对的另外两侧外壁上,优选地,插板2和槽板组件3为胶粘或螺钉方式固定在单元柜1外壁上。槽板组件3包括间隔设置的两槽板31,同一槽板组件3的两槽板31之间形成插槽32,插槽32与插板2高度和纵向长度一致,可将插板2插接嵌入插槽32内,相邻两单元柜1通过插板2与槽板组件3榫接形成组合柜体5。组装时,待安装单元柜1相对于组合柜体5为前后纵向推入,插板2和槽板组件3相等的厚度使插板2刚好对应插入槽板组件3中间的插槽32内。多个单元柜1拼装完成后形成组合柜体5,单元柜1的组合拼接数量及方向不限于本实施例及附图中的方向及数量。这种组合柜拼接方式简单牢靠,整体结构紧凑。插板2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长方形、三角形或圆形,与插槽32以榫卯形式固定连接。多形式的榫卯结构,增加了组合柜的观赏性和实用性,并使连接更加可靠。插槽32与插板2的横截面形状最好一致。优选地,插板2横截面两侧的侧边21与插板2横截面的底面22具有一夹角。插板2为等腰梯形结构,呈燕尾榫状,榫接安装时更可靠。插槽32的横截面一侧的内侧边34与插板2的侧边21相对应,当榫接时,侧边21和内侧边34相接触,相同的角度使榫接处无多余缝隙。相邻的两槽板31通过倾斜的内侧边34,形成梯形插槽32,呈燕尾槽状,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形式榫卯组合柜,其特征在于,该组合柜包括若干单元柜(1)、插板(2)和槽板组件(3),单元柜为方形四壁空腔结构,插板纵向固定在单元柜的相邻或相对的两外壁上,槽板组件纵向固定在单元柜上与插板相对的另外两外壁上,槽板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槽板(31),两槽板之间形成插槽(32),插槽与插板高度和纵向长度一致,相邻两单元柜通过插板与槽板组件榫接形成组合柜体(5)。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8.04 CN 201720968681X1.一种多形式榫卯组合柜,其特征在于,该组合柜包括若干单元柜(1)、插板(2)和槽板组件(3),单元柜为方形四壁空腔结构,插板纵向固定在单元柜的相邻或相对的两外壁上,槽板组件纵向固定在单元柜上与插板相对的另外两外壁上,槽板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槽板(31),两槽板之间形成插槽(32),插槽与插板高度和纵向长度一致,相邻两单元柜通过插板与槽板组件榫接形成组合柜体(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形式榫卯组合柜,其特征在于,槽板组件一端固定安装有挡板(33),挡板固定在两槽板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形式榫卯组合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张雪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