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循环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09772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5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用循环养殖系统,涉及渔业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循环养殖水池组、净化池、二次增氧除臭池组、抽水装置和增氧出水管,所述循环养殖水池组与净化池通过滤布分隔连接,所述净化池和二次增氧除臭池组通过抽水装置连接,所述增氧出水管分别与二次增氧除臭池组和循环养殖水池组连接,所述增氧出水管置于循环养殖水池组和净化池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节能环保同时避免短时间停电使水产品死亡的特点。

A Multipurpose Recycling Aquaculture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purpose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isheries.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pond group, a purification pond, a secondary oxygen enrichment deodorization pond group, a water pumping device and an oxygen enrichment outlet pipe. The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pond group is separately connected with the purification pond through a filter cloth, and the purification pond and the secondary oxygen enrichment deodorization pond group are connected by a water pumping device. The water outlet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ary oxygen deodorization pond group and the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pond group respectively. The water outlet pipe is placed above the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pond group and the purifying pond group.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avoiding short-time power failure to cause the death of aquatic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循环养殖系统
本技术属于渔业
,具体涉及一种多用循环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渔业,又称水产业,是指利用水域以取得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类或其他水生动植物的生产部门。包括采捕水生动植物资源的水产捕捞业和养殖水生动植物的水产养殖业两个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渔业已不再局限于沿海,在内陆也开始实现渔业的发展。现有技术大多通过静水养殖,因此存在如下问题:1、现有技术静水养殖水产品,因养殖的数量较多,会产生较多的排泄物,排泄物会使得水质增肥,同时排泄物会产生臭味污染环境并对水产品有害;2、现有技术为保证水质,需定时排放污水,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不环保;3、现有技术为提高产量,需不停使用增氧机为水池供氧,耗费大量的电力,同时一旦停电会使得水产品大面积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多用循环养殖系统。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用循环养殖系统,包括循环养殖水池组、净化池、二次增氧除臭池组、抽水装置和增氧出水管,所述循环养殖水池组与净化池通过滤布分隔连接,所述净化池和二次增氧除臭池组通过抽水装置连接,所述增氧出水管分别与二次增氧除臭池组和循环养殖水池组连接,所述增氧出水管置于循环养殖水池组和净化池的上方。作为优选,所述循环养殖水池组包括密集养殖顶池、密集养殖中池、高密度养殖池、沉污池以及盛污池,所述密集养殖顶池、密集养殖中池和高密度养殖池由高到低成梯度排列布置,所述高密度养殖池、沉污池以及盛污池三者等水位高度排列布置,所述密集养殖顶池和密集养殖中池中部均安装有增氧出水管,所述盛污池与净化池采用滤布分隔连接,所述高密度养殖池和沉污池采用拦鱼网分隔开,所述沉污池和盛污池底部采用排污管连通。作为优选,所述抽水装置包括抽水泵、提水管和入水管,所述抽水泵分别与提水管和入水管连接,所述提水管置于二次增氧除臭池组顶部,所述入水管头部带有球状滤套。作为优选,所述二次增氧除臭池组包括增氧除臭池和增氧调水池,所述增氧除臭池和增氧调水池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增氧除臭池顶部设有提水管,所述增氧除臭池和增氧调水池均在底部设有增氧出水管。作为优选,所述增氧除臭池内设有防飞溅挡板和球面对流板,所述防飞溅挡板置于球面对流板上方,所述球面对流板与增氧除臭池底部连接安装。作为优选,所述增氧出水管口部装有向上弯曲的弯头。作为优选,所述循环养殖水池组底部安装有排污管。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现有技术静水养殖水产品,因养殖的数量较多,会产生较多的排泄物,排泄物会使得水质增肥,同时排泄物会产生臭味污染环境并对水产品有害,现有技术为保证水质,需定时排放污水,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不环保,现有技术为提高产量,需不停使用增氧机为水池供氧,耗费大量的电力,不节能,同时一旦停电会使得水产品大面积死亡;本方案通过设置循环养殖水池组、净化池、二次增氧除臭池组、抽水装置和增氧出水管,形成一个可循环的生态养殖系统,整个系统利用死水变活水的循环模式,结合生态增氧和除臭的方式,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停电易使水产品缺氧死亡和浪费能源不环保的问题;本方案具有节能环保同时避免短时间停电使水产品死亡的特点。2、本技术中,现有技术在增氧除臭池内通过加速的水流与空气的接触,使得空气中的氧气溶于水中,同时散发臭味,实现二次增氧和除臭,主要通过从提水管尾部喷射出的水流柱与空气接触,接触面积较少,也就导致了溶氧偏低,同时也使得水流柱中心部位的臭味得不到充分散发;本方案通过在增氧除臭池内加装爆氧除臭装置,包括防飞溅挡板和球面对流板,在水流柱从提水管端部喷射出来的时候,与球面对流板撞击,沿球面对流板形成四散开来弧形的瀑布,使得水流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可使得二次进入到增氧除臭池的水得到充分的溶氧和除臭,保证水质含氧量和净化度;本方案具有充分溶氧和除臭的特点。3、本技术中,现有技术使用增氧出水管为循环水池组和净化池提供氧气,因本技术整个设计均采用与空气接触,使空气中的氧气融入水来实现增氧,因此,需将每个设施的溶氧率提到最高,即将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提升到最大,而现有技术直接利用直管将水排出,未使得该步骤的溶氧率最大化;本方案在增氧出水管口部装有向上弯曲的弯头,即出水时使得水向上喷涌而出,水流形成的抛物线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简单方便的增加了溶氧率;本方案具有提高增氧效率的特点。4、本技术中,现有技术通过增氧出水管将循环养殖水池组的上层的水排出,同时将溶于或漂浮在水中的水产品排泄物一并排出,剩余的少许排泄物沉淀在池底,与其他杂物构成池底污泥,在每次清池时需对池底的污泥进行挖掘清理,但清理时容易破坏铺设在池底的蓄水层,使得再次养殖时需重新更换蓄水层,整个过程非常麻烦;本方案通过在循环养殖水池组的底部铺设排污管,在清理水池时只需打开排污管,将污泥连带水一起排出即可,不用挖掘清理,也就避免了蓄水层的破坏;本方案具有方便清理池底污泥的特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防飞溅挡板和球面对流板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抽水装置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增氧出水管结构图。图中标记:1-循环养殖水池组,11-密集养殖顶池,12-密集养殖中池,13-高密度养殖池,14-沉污池,15-盛污池,2-净化池,3-二次增氧除臭池组,31-增氧除臭池,32-增氧调水池,4-抽水装置,41-抽水泵,42-提水管,43-入水管,5-增氧出水管,6-防飞溅挡板,7-球面对流板,8-排污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循环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养殖水池组(1)、净化池(2)、二次增氧除臭池组(3)、抽水装置(4)和增氧出水管(5),所述循环养殖水池组(1)与净化池(2)通过滤布分隔连接,所述净化池(2)和二次增氧除臭池组(3)通过抽水装置(4)连接,所述增氧出水管(5)分别与二次增氧除臭池组(3)和循环养殖水池组(1)连接,所述增氧出水管(5)置于循环养殖水池组(1)和净化池(2)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循环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养殖水池组(1)、净化池(2)、二次增氧除臭池组(3)、抽水装置(4)和增氧出水管(5),所述循环养殖水池组(1)与净化池(2)通过滤布分隔连接,所述净化池(2)和二次增氧除臭池组(3)通过抽水装置(4)连接,所述增氧出水管(5)分别与二次增氧除臭池组(3)和循环养殖水池组(1)连接,所述增氧出水管(5)置于循环养殖水池组(1)和净化池(2)的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循环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养殖水池组(1)包括密集养殖顶池(11)、密集养殖中池(12)、高密度养殖池(13)、沉污池(14)以及盛污池(15),所述密集养殖顶池(11)、密集养殖中池(12)和高密度养殖池(13)由高到低成梯度排列布置,所述高密度养殖池(13)、沉污池(14)以及盛污池(15)三者等水位高度排列布置,所述密集养殖顶池(11)和密集养殖中池(12)中部均安装有增氧出水管(5),所述盛污池(15)与净化池(2)采用滤布分隔连接,所述高密度养殖池(13)和沉污池(14)采用拦鱼网分隔开,所述沉污池(14)和盛污池(15)底部采用排污管(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蕴泉
申请(专利权)人:雅安市雨城区郑兴家农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