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可穿戴的现场运维自适应视频流传输速率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视频流传输速率控制
,特别是涉及基于可穿戴的现场运维自适应视频流传输速率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可穿戴设备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电力通信网现场运维场景中,应用WebRTC(WebReal-TimeCommunication,网页实时通信)和可穿戴运维技术,可以建立可穿戴终端和运维平台间基于P2P连接的视频通话,实现现场运维作业远程指导,另一方面,电力通信网现场运维缺乏高效的运维数据实时交互手段,无法实现实时运维决策和运维作业精确执行,运维效率和质量不高,应用WebRTC和可穿戴运维技术,可以跨平台建立可穿戴终端和运维平台间基于P2P连接的多方视频通话,实现多方协同和辅助决策的主动式现场运维,但电力通信网运维现场网络状况复杂,移动网络信道质量不稳定,视频传输质量随网络质量波动较大,此时使用WebRTC进行视频通话的性能较差,网络延时和丢包率高,制约了可穿戴运维的高效实现。目前,现有解决方案分两种:视频流码率控制与网络传输控制,第一种解决方案是在异构网络上结合视频编码和视频传输控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可穿戴的现场运维自适应视频流传输速率控制方法,包括接收端传输速率控制、发送端传输速率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传输速率控制实现步骤如下,S1、对到达时间滤波,使用卡尔曼滤波器计算单向时延梯度的估计,定义d(ti)为:d(ti)=(ti‑ti‑1)‑(t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可穿戴的现场运维自适应视频流传输速率控制方法,包括接收端传输速率控制、发送端传输速率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传输速率控制实现步骤如下,S1、对到达时间滤波,使用卡尔曼滤波器计算单向时延梯度的估计,定义d(ti)为:d(ti)=(ti-ti-1)-(tsi-tsi-1)其中,tis,ti-1s分别为第i,i-1帧视频数据发送的起始时间,ti,ti-1分别为第i,i-1帧视频数据全部接收到的截止时间;S2、计算自适应阈值,基于RRTCC算法,动态调整阈值初始值γ(t0)和阈值γ(ti),以达到合理延时容忍的需求;S3、进行过载检测,每接收一个视频流,过载检测会根据单向时延梯度的估计值d(ti)和阈值γ(ti)相对大小,以及当前状态保持时间Tkeep触发状态驱动信号S,信号S有三种状态:overuse(表示当前网络发生拥塞,导致视频流时延较大,丢包率较高),underuse(表示当前网络等待传输队列较少,可用带宽资源丰富),normal(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状态);过载检测流程:当d(ti)>γ(ti),且Tkeep>Ts,触发overuse信号,Ts表示当前状态保持时间的下限,如果Tkeep<Ts,则不会触发过载检测信号S;当d(ti)<0,且Tkeep>Ts,触发underuse信号;当0<d(ti)<γ(ti),且Tkeep>Ts,触发normal信号;为达到合理延时容忍的需求,应该自适应当前网络链路状态,如下所示:是RRTCC算法触发信号时间阈值,b是动态调整因子,随d(ti)动态改变;S4、远程速率控制,根据状态驱动信号S计算接收端的接收速率Rr(ti),如下式所示,当S为overuse时,降低接收速率以平衡时延;当S为underuse时,增加接收速率以提升带宽利用率,其中是最近500ms内平均接收速率,λ1和λ2分别为接收速率降低因子和增长因子;此外,依据带宽主动探测方法,对信号S为normal状态时的接收速率Rr(ti)进行调整,根据其速率变化趋势进行相应增量探测,根据排队时延d(ti),分为三种情况调整接收速率Rr(ti),如下式所示,其中:当排队时延取值偏下限时,接收速率增长,增长因子随排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勋,刘博,邵苏杰,郭少勇,张鸿雁,徐思雅,李雄,李强,刘闯,李文萃,丰雷,喻鹏,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北京邮电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