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吉他调音旋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94090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吉他调音旋钮结构,包括一个盒体,盒体由底板和顶盖构成,底板前部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内设置有调音杆,调音杆顶端固定连接蜗轮,底板两侧位于圆形通孔后方对称设置有两个底板蜗杆支撑座,顶盖的上内表面上设置有两个顶盖蜗杆支撑座,蜗杆的两端安装在对应的蜗杆支撑座中,蜗杆与蜗轮啮合,蜗杆轴向设置有一字型通槽,手柄通过圆轴连接自锁销,自锁销穿过顶盖侧面并由蜗杆的右端插入一字型通槽中,左端的底座蜗杆支撑座的左侧有一个自锁装置设置在底板上,当自锁销的末端由蜗杆的左端穿出后可插入自锁装置中并由自锁装置限制其轴向转动。本结构通过自锁解决了吉他走音的问题,操作方便,可控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吉他调音旋钮结构
本技术属于乐器中的吉他的零部件领域,涉及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吉他调音旋钮结构。
技术介绍
吉他是一种弦乐器,调弦是吉他最基本的调音方式,现有的调音方式通过传统的吉他调音轴调节吉他琴弦:琴弦缠绕在调音杆上,调音杆联动蜗轮,蜗杆联动弦钮,通过旋转弦钮即可调节琴弦。传统的调音方式轻松方便,但不具有自锁功能,调节好琴弦后一旦触碰弦钮就极易走音,现场演奏时需要极其小心,为现场演奏带来诸多不便,且传统吉他调音轴容易使琴弦松动,每一次演奏前都需调弦,十分不便。传统吉他调音轴不具有自锁功能,对于带有摇把的电吉他,由于装配传统吉他调音轴,还需另配安装在琴头的吉他弦锁,每一次调弦都需开锁,调好后还需上锁,过程十分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用以解决常用吉他调音轴无法自锁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吉他调音旋钮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吉他调音旋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设置在吉他前端的吉他琴头上的盒体,盒体由底板和盖合在底板上的顶盖构成,底板前部有一个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内竖直设置有一个圆柱形的调音杆,调音杆顶端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吉他调音旋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设置在吉他前端的吉他琴头上的盒体,盒体由底板(1)和盖合在底板(1)上的顶盖(6)构成,底板(1)前部有一个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内竖直设置有一个圆柱形的调音杆(4),调音杆(4)顶端固定连接有一个蜗轮(5),调音杆(4)底端设置有供吉他琴弦穿过的琴弦通孔,底板(1)两侧位于圆形通孔后方对称设置有两个底板蜗杆支撑座(9),底板蜗杆支撑座(9)为具有半圆形凹槽的凸台,顶盖(6)的上内表面上设置有两个与底板蜗杆支撑座(9)对应的顶盖蜗杆支撑座(10),顶盖蜗杆支撑座(10)与底板蜗杆支撑座(9)结构和尺寸均完全相同,底板蜗杆支撑座(9)的半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吉他调音旋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设置在吉他前端的吉他琴头上的盒体,盒体由底板(1)和盖合在底板(1)上的顶盖(6)构成,底板(1)前部有一个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内竖直设置有一个圆柱形的调音杆(4),调音杆(4)顶端固定连接有一个蜗轮(5),调音杆(4)底端设置有供吉他琴弦穿过的琴弦通孔,底板(1)两侧位于圆形通孔后方对称设置有两个底板蜗杆支撑座(9),底板蜗杆支撑座(9)为具有半圆形凹槽的凸台,顶盖(6)的上内表面上设置有两个与底板蜗杆支撑座(9)对应的顶盖蜗杆支撑座(10),顶盖蜗杆支撑座(10)与底板蜗杆支撑座(9)结构和尺寸均完全相同,底板蜗杆支撑座(9)的半圆形凹槽与对应的顶盖蜗杆支撑座(10)的半圆形凹槽形成圆形通槽,一个蜗杆(3)的两端安装在对应的圆形通槽中,蜗杆(3)与蜗轮(5)啮合,蜗杆(3)的轴向设置有一字型通槽(11),一个手柄(8)通过一个圆轴(7)连接一个一字型杆状的自锁销(2),自锁销(2)穿过顶盖(6)的侧面并由蜗杆(3)的右端插入一字型通槽(11)中并可从蜗杆(3)的左端穿出,蜗杆(3)左端的底板蜗杆支撑座(9)的左侧有一个自锁装置(12)设置在底板(1)上,当自锁销(2)的末端由蜗杆(3)的左端穿出后可插入自锁装置(12)中,并由自锁装置(12)限制自锁销(2)绕蜗杆(3)轴向的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锁功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骁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