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9406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1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锂离子电池电极,所述电极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由集流体、浆料薄膜和富锂氧化物组成。所述负极片由集流体、粘结剂和浆料薄膜组成。负极片结构中因添加了粘结剂,一方面显著提高了集流体与外喷涂浆料薄膜的附着力,另一方面因粘结剂内含锂粉,在锂电池化成期间粘结剂释放锂源,再加上集流体上外涂的粘结剂具有抗蚀功能,使得负极片表面不易生成SEI膜,自然减少正极锂离子损耗速率。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正极片最外层是富锂氧化物,锂电池化成期间消耗的是富锂氧化物,不是浆料薄膜。采用上述技术措施,能够有效提高锂电池的首次库伦效率及能量密度,从而达到提高锂电池循环寿命的目的。

Lithium ion battery electro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离子电池电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化学电池制造
,具体地讲,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电极,特别是锂离子电池电极。
技术介绍
在当今时代中,锂离子电池属于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电池产品,它具有零污染,零排放,能量密度高、体积小和循环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因此在家用电器、数码产品、电动车辆、风力及太阳能储能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锂离子电池结构中电极属于关键零部件,其功能直接关系到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本行业普遍采用锂合金金属氧化物直接涂覆在铝箔上制作锂离子电池的正极片。将石墨或硅碳材料直接涂覆在铜箔上作为负极片。按现有技术制成的正负极片均达到设计的预期,符合锂离子电池的配套要求。但是,其中的电池循环寿命指标不够先进,该指标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成本。若此项性能得以改善,现有的锂离子电池性能便再上一个新台阶。经分析研究认为,锂离子电池在组装成形并注入电解液之后,即进入电池化成阶段。由于现有技术的负极片表面组织密度不够,抗蚀能力不足,在化成期间负极片表面易生成一种SEI膜。此膜的存在从微观上起到阻碍正极锂离子的正常运动,即消耗正锂离子运动能量,此负面效应一方面造成电池首次库伦效率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所述电极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由集流体、浆料薄膜和富锂氧化物组成;所述负极片由集流体、粘结剂和浆料薄膜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所述电极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由集流体、浆料薄膜和富锂氧化物组成;所述负极片由集流体、粘结剂和浆料薄膜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内置的集流体用一种多孔或穿孔材料制作,该材料的材质为铝或铜或不锈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片配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媛媛孙全佘沛亮徐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双登富朗特新能源有限公司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