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提把水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918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提把水袋,设一软质袋体,在袋体一端设一硬质圆形入水座,另一端设一出水座,其特征是:设一硬度适中的提把,其一端设有较宽的弧形握把,握把底部延伸出一前叉与入水座熔接,握把中部设一水滴形凸点;提把另一端设一较窄的尾突与袋体熔接;提把中部设一弓形手把,手把底面设三个凸点,并于顶面之相应位置设三个水滴形凹痕。(*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个人饮水用具,尤其是便携式水袋。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个人饮水用水袋广泛用于各类运动和户外活动中,为便于携带,较常用的方案有两种,其一是在袋体顶部两侧分别设一提孔;其二是在入水口处设硬质手提把。第一种方案中设一硬质圆形入水座和一入水盖,设于袋体顶部的两个提孔不能作为直接提捏的用途,而只能在装满水后放入背包时作为栓系系带用。因袋体是采用软质材料制成的,在装水过程中,只能捏住硬质的入水座;而装满水后旋拧入水盖时,又不得不捏住袋体而使水溢出,较为不便。第二种方案中与入水座固接的硬质提把可以提起袋体,也避免了装满水后旋拧入水盖时水会溢出的情形,但是,袋体不使用时,其硬质提把不能弯折,不便于折叠存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提把水袋,捏住其提把可方便地提起袋体,也可以方便地灌装水,而且,其提把还可以弯折,便于袋体折叠存放。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一软质袋体,在袋体一端设一硬质圆形入水座,另一端设一出水座;设一硬度适中的提把,其一端设有较宽的弧形握把,握把底部延伸出一前叉与入水座熔接,握把中部设一水滴形凸点;提把另一端设一较窄的尾突与袋体熔接;提把中部设一弓形手把,手把底面设三个凸点,并于顶面之相应位置设三个水滴形凹痕。采用上述方案,大拇指压住握把中部的水滴形凸点,其它手指从另一侧握住握把,即可牢固地捏住握把,可方便地从入水座处往袋体内灌水及旋拧入水盖;手把底面设三个凸点,可方便地捏住手把携提水袋;对应于凸点的顶面设三个水滴形凹痕,可使手把厚度一致,便于弯折。附图说明以下是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之提把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纵剖面示意图;图中标号所示为1袋体;2入水座,21入水盖;3出水座;4提把,41握把,411前叉,412凸点,42尾突,43手把,431凸点,432凹痕。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可通过如下方式实施请参图1,本技术设一软质袋体1,在袋体1一端设一硬质圆形入水座2,设一入水盖21与入水座2螺接;袋体1另一端设一出水座3;设一硬度适中的提把4,其一端设有较宽的弧形握把41,握把41底部延伸出一前叉411与入水座2熔接,握把41中部设一水滴形凸点412,提把4另一端设一较窄的尾突42与袋体1熔接,提把4中部设一弓形手把43。使用时,用大拇指压住握把41中部的水滴形凸点412,其它手指从另一侧握住握把41和手把43,即可牢固地捏住握把41,可方便地从入水口2处往袋体1内灌水及旋拧入水盖21。请参图2、图3,手把43底面设三个凸点431,便于捏住手把43携提水袋;手把43顶面设三个水滴形凹痕432,其位置分别与底面的凸点431对应,可使手把43厚度一致,便于弯折。权利要求1.一种带提把水袋,设一软质袋体,在袋体一端设一硬质圆形入水座,另一端设一出水座,其特征是设一硬度适中的提把,其一端设有较宽的弧形握把,握把底部延伸出一前叉与入水座熔接,握把中部设一水滴形凸点;提把另一端设一较窄的尾突与袋体熔接;提把中部设一弓形手把,手把底面设三个凸点,并于顶面之相应位置设三个水滴形凹痕。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个人饮水用具,尤其是便携式水袋,提供一种带提把水袋。设一软质袋体,在袋体一端设一硬质圆形入水座,另一端设一出水座;设一硬度适中的提把,其一端设有较宽的弧形握把,握把底部延伸出一前叉与入水座熔接,握把中部设一水滴形凸点;提把另一端设一较窄的尾突与袋体熔接;提把中部设一弓形手把,手把底面设三个凸点,并于顶面之相应位置设三个水滴形凹痕。捏住其提把可方便地提起袋体,也可以方便地灌装水,而且,其提把还可以弯折,便于袋体折叠存放。文档编号A45F3/20GK2865402SQ20062020002公开日2007年2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1日专利技术者连建平 申请人:中山喜玛拉雅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喜玛拉雅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