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型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的流量管用支撑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9139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10:38
本公开涉及一种双管型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的流量管用支撑片,其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其中,第一部件包括通过沿第一方向贯穿第一部件的孔而形成的内周表面,第二部件能够配装在第一部件的孔中并且包括能够与第一部件的内周表面配合的外周表面,该内周表面与该外周表面共同限定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开的两个圆孔,其中,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且与两个圆孔的假想中心连线平行,该内周表面上形成有沿第一方向延伸而贯穿第一部件的至少一个凹槽,以允许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凹槽的开口尺寸的变化而使第一部件的孔的开口尺寸相应地改变。由此,使得支撑片能够被容易地装入流量管,同时还能将圆孔与流量管之间的整个间隙减小至满足钎焊质量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管型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的流量管用支撑片
本技术涉及双管型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的流量管用支撑片。
技术介绍
本部分提供了与本技术有关的背景信息,但这些信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是基于科里奥利力的原理来精密地测量流过流量计流量管的流体的质量流量的仪表。在某些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中,采用了两根并排延伸的以悬臂形式安装在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的歧管上的流量管。当流量计中没有流体流过时,流量管在激励器的作用下以流量管的固有频率彼此相向振动且流量管上的各点以相同的相位振动。当流体流动通过流量管时,流量管在科里奥利力的作用下彼此反向扭转且流量管上的各点具有不同的相位,由此,进行对流体的质量流量的测量。在流量管上通常还设置有支撑片,支撑片为流量管的振动提供了新的转轴,使振动的转轴离开流量管在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的岐管上的焊接点,并且使流量管的上述振动的频率与例如由安装有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的管道的振动所激发的流量管的振动的频率分离。通常,对于典型的双管型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而言,常用的支撑片设置有两个圆孔,两根流量管分别插入穿过两个圆孔,使得支撑片被套置在流量管上以便随后通过钎焊固定至流量管上。对于一些带有折弯区域的流量管设计,如图1所示,支撑片100可能需要穿过流量管的折弯区域200来进行安装,甚至支撑片100还可能被安装在比较接近流量管折弯的区域。但是,由于流量管300在折弯区域处的横截面通常是非圆形的,例如是椭圆形的,因而在流量管300的折弯区域处,流量管300的这种非圆形的横截面形状使得难以将支撑片100顺利地安装到流量管300上,或者,将在支撑片100的圆孔与流量管300之间产生不均匀的间隙,如图2所示。为了便于安装,在现有的支撑片设计中,通常会将圆孔的直径扩大,并在支撑片被套置在流量管上之后通过另外塞入不锈钢箔片来填补圆孔与流量管之间的间隙。然而,如图3所示,上述扩大圆孔的方式将使圆孔与流量管300之间的局部间隙进一步增大而难以通过填塞不锈钢箔片400的方式来使圆孔与流量管之间的整个间隙减小至满足钎焊质量要求,而且填塞不锈钢箔片将带来了工时和工艺难度的增加,且较难保证生产的一致性,使产品本身精度降低。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容易地装入流量管同时还能将圆孔与流量管之间的整个间隙减小至满足钎焊质量要求的支撑片。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提供本公开的总体概要,而不是对本公开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结构的支撑片,该支撑片能够容易地装入流量管,同时还能将圆孔与流量管之间的整个间隙减小至满足钎焊质量要求。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双管型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的流量管用支撑片。该支撑片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其中,第一部件可以包括通过沿第一方向贯穿第一部件的孔而形成的内周表面,第二部件可以配装在第一部件的孔中并且包括可以与第一部件的内周表面配合的外周表面,其中,第一部件的内周表面与第二部件的外周表面可以共同限定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开的两个圆孔,其中,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且与两个圆孔的假想中心连线平行,并且,第一部件的内周表面上形成有沿第一方向延伸而贯穿第一部件的至少一个凹槽,以允许通过凹槽的开口尺寸的变化而使第一部件的孔的开口尺寸相应地改变。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圆孔可以具有相同的直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一部件的内周表面上可以形成有关于下述轴线镜像对称的多个凹槽:该轴线沿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延伸并经过两个圆孔的假想中心连线的中点。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的内周表面可以包括半圆形的第一内侧表面和第二内侧表面以及直的第三内侧表面和第四内侧表面,其中,第三内侧表面和所述第四内侧表面中的每一者都可以从第一内侧表面延伸至第二内侧表面,并且第二部件的外周表面可以包括半圆形的第一外侧表面和第二外侧表面以及直的第三外侧表面和第四外侧表面,其中,第三外侧表面和第四外侧表面中的每一者都可以从第一外侧表面延伸至第二外侧表面,当第二部件被配装在第一部件的孔中时,第三内侧表面连接至第三外侧表面,第四内侧表面连接至第四外侧表面,并且,第一内侧表面与第一外侧表面限定两个圆孔中的一个圆孔,且第二内侧表面与第二外侧表面限定两个圆孔中的另一圆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凹槽可以设置在第一内侧表面和第二内侧表面中的一者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内侧表面和第二内侧表面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以允许:两个圆孔中的每个圆孔在第三方向上的开口尺寸可以通过凹槽的开口尺寸的减小而减小,以及/或者,两个圆孔中的每个圆孔在第二方向上的开口尺寸可以通过凹槽的开口尺寸的减小而减小,其中,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内侧表面的与第三内侧表面连接的部分处以及在第一内侧表面的与第四内侧表面连接的部分处可以分别设置有一个凹槽,并且,在第二内侧表面的与第三内侧表面连接的部分处以及在第二内侧表面的与第四内侧表面连接的部分处可以分别设置有一个凹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内侧表面的中央部分处和第二内侧表面的中央部分处可以分别设置有一个凹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内侧表面上可以设置有等距离间隔开的多个凹槽,并且在第二内侧表面上可以设置有等距离间隔开的多个凹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部件的第一外侧表面和第二外侧表面中的至少一者上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侧向槽。根据本公开,通过将支撑片设计成两件式的并且通过在支撑片的第一部件的内周表面上设置凹槽,使得支撑片能够被容易地装入流量管,同时还能将圆孔与流量管之间的整个间隙减小至满足钎焊质量要求,而不用过多地考虑流量管的变形带来的工艺问题。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上述特征和优点以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显。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进行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公开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在附图中:图1为一种典型的双管型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的流量管的立体图,其中,现有技术的支撑片安装在流量管的折弯区域附近;图2以横截面图的方式示出了处于流量管的折弯区域处的支撑片;图3以横截面图的方式示出了在经过压装之后仍留存在支撑片的圆孔与流量管之间的间隙;图4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支撑片的平面图,其中,支撑片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分离;图5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支撑片的立体图,其中,支撑片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分离;图6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支撑片的平面图,其中,支撑片的第二部件被配装在第一部件中;图7为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支撑片被安装在流量管上的过程的示意图;以及图8为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支撑片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借助于示例性实施方式对本公开进行详细描述。要注意的是,对本公开的以下详细描述仅仅是出于说明目的,而绝不是对本公开的限制。此外,在各个附图中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的部件。参照图4和图5,其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支撑片的平面图和立体图。该支撑片可以呈板状并且总体上用1表示。支撑片1可以具有包括第一部件2和第二部件3的两件式结构的形式。第一部件2设置有沿第一方向x贯穿第一部件2的孔4,其中,第一方向x为垂直于图4的纸面的方向,孔4例如可以为如图4中所示的长孔的形状,但要注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管型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的流量管用支撑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片(1)包括第一部件(2)和第二部件(3),其中,所述第一部件(2)包括通过沿第一方向(x)贯穿所述第一部件(2)的孔(4)而形成的内周表面(21),所述第二部件(3)能够配装在所述第一部件(2)的所述孔(4)中并且包括能够与所述第一部件(2)的所述内周表面(21)配合的外周表面(31),其中,所述第一部件(2)的所述内周表面(21)与所述第二部件(3)的所述外周表面(31)共同限定在第二方向(y)上间隔开的两个圆孔(41、42),其中,所述第二方向(y)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x)且与所述两个圆孔(41、42)的假想中心连线平行,并且,所述第一部件(2)的所述内周表面(21)上形成有沿所述第一方向(x)延伸而贯穿所述第一部件(2)的至少一个凹槽(5),以允许通过所述凹槽的开口尺寸的变化而使所述第一部件(2)的所述孔(4)的开口尺寸相应地改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管型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的流量管用支撑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片(1)包括第一部件(2)和第二部件(3),其中,所述第一部件(2)包括通过沿第一方向(x)贯穿所述第一部件(2)的孔(4)而形成的内周表面(21),所述第二部件(3)能够配装在所述第一部件(2)的所述孔(4)中并且包括能够与所述第一部件(2)的所述内周表面(21)配合的外周表面(31),其中,所述第一部件(2)的所述内周表面(21)与所述第二部件(3)的所述外周表面(31)共同限定在第二方向(y)上间隔开的两个圆孔(41、42),其中,所述第二方向(y)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x)且与所述两个圆孔(41、42)的假想中心连线平行,并且,所述第一部件(2)的所述内周表面(21)上形成有沿所述第一方向(x)延伸而贯穿所述第一部件(2)的至少一个凹槽(5),以允许通过所述凹槽的开口尺寸的变化而使所述第一部件(2)的所述孔(4)的开口尺寸相应地改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圆孔(41、42)具有相同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片(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部件(2)的所述内周表面(21)上形成有关于下述轴线镜像对称的多个所述凹槽:所述轴线沿与所述第一方向(x)和所述第二方向(y)垂直的第三方向(z)延伸并经过所述两个圆孔(41、42)的假想中心连线的中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2)的所述内周表面(21)包括半圆形的第一内侧表面(211)和第二内侧表面(212)以及直的第三内侧表面(213)和第四内侧表面(214),其中,所述第三内侧表面(213)和所述第四内侧表面(214)中的每一者都从所述第一内侧表面(211)延伸至所述第二内侧表面(212),并且所述第二部件(3)的所述外周表面(31)包括半圆形的第一外侧表面(311)和第二外侧表面(312)以及直的第三外侧表面(313)和第四外侧表面(314),其中,所述第三外侧表面(313)和所述第四外侧表面(314)中的每一者都从所述第一外侧表面(311)延伸至所述第二外侧表面(312),当所述第二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赵恒冯翔徐迎雪
申请(专利权)人:高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