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湿取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8990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湿取暖器,包括雾化加湿装置和发热体,所述发热体设置于所述雾化加湿装置的上方,所述雾化加湿装置的出雾管向上延伸,其上端出口由所述发热体的上端伸出,所述发热体呈环绕所述出雾管设置,所述发热体与所述出雾管之间形成一用于加热所述出雾管内雾化水汽的热流通道,所述发热体的外侧设有环绕所述发热体的防护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雾化加湿装置与发热体相结合,雾化加湿装置所产生的雾化水汽在沿出雾管流动过程中,受到热流通道中热空气的热传导作用,进一步被升温汽化,同时在出雾管的出口位置使热流通道中的热空气与加热后的雾化水汽进一步融合,使热空气变得更温润,让用户感觉更舒适,体验感足。

A Humidifying He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湿取暖器
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具体涉及一种加湿取暖器。
技术介绍
在寒冷的冬天,尤其是在没有暖气的地区,很多人都会选择使用电取暖器在室内取暖,但取暖器在使用时不可避免都会造成室内湿度降低而使空气干燥,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引起人体不适,尤其是对老、弱、病、残、孕等人群的身体影响更大。暖风机因其有风扇强制热风对流,会加剧室内干燥。现在世面上有一些自然对流式取暖器采用在机体外增加开放式水盒,利用取暖器发热的温度使水蒸发增加室内湿度,但此种方式水的蒸发量较小,加湿效果不理想;另有一些取暖器采用在机体内增加发热管,机身上设置水箱,发热管将水加热后有水蒸气喷出,用来加湿,这种形式不但结构复杂成本高,并且水蒸汽温度高,有烫伤的危险,存在安全隐患;以上取暖器的加湿量都偏低,加湿效果不理想;如果单独使用加湿器来增湿,又会增加使用成本,而且造成使用空间的浪费,节能和环保效果差。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具有加湿和加热功能的取暖器,其加湿后的水汽未与取暖器所产生的热流真正融合,而是相互独立产生,因此所产生的取暖热空气达不到使人感到温润、舒适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满足取暖过程中空气干燥的弊端,还能有足够高的安全系数,保证没有高温水蒸汽伤人的危险,且在取暖过程中真正能使人感觉到更加舒适的加湿效果,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湿取暖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湿取暖器,包括雾化加湿装置和发热体,所述发热体设置于所述雾化加湿装置的上方,所述雾化加湿装置的出雾管向上延伸,其上端出口由所述发热体的上端伸出,所述发热体呈环绕所述出雾管设置,所述发热体与所述出雾管之间形成一用于加热所述出雾管内雾化水汽的热流通道,所述发热体的外侧设有环绕所述发热体的防护板。所述发热体为环形薄板、方形薄板、扇形薄板和矩形薄板中的一种。所述防护板上成型于多个散热孔,所述发热体与所述防护板呈圆柱状结构,二者呈同轴设置。所述雾化加湿装置包括水箱组件、水槽、雾化片组件和第一风机组件,所述水槽中设有凸出底面的顶杆和风管,所述风管与所述出雾管连通,所述顶杆与所述水箱组件上的聪明阀形成相抵;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固定于所述水槽的下端面上,其出风口与所述风管相连接,所述雾化组件设置于所述水槽的底面上。所述水槽上还连接一下支架,所述发热体的下端和所述防护板的下端分别与所述下支架的上端呈绝热连接;所述发热体的上端和所述防护板的上端分别连接一上支架,所述出雾管分别与所述的上支架和下支架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架的上方还设有一顶盖,所述顶盖通过连接杆与所述上支架固定连接所述顶盖上还成型有用于雾化的水汽与空气混合排出的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呈为锥形,其小头端朝向所述出雾管的出口端。所述下支架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一所述水箱组件,所述水槽上设有分别与两所述水箱组件相对应的所述顶杆、雾化片组件和第一风机组件。所述下支架上还设有第二风机组件,所述第二风机组件的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热流通道的下部。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A.本技术通过采用雾化加湿装置与发热体相结合,雾化加湿装置的出雾管被发热体所包围,且在二者之间形成一个热流通道,因此,雾化加湿装置所产生的雾化水汽在沿出雾管流动过程中时,受到热流通道中热空气的热传导作用,进一步被升温汽化,同时在出雾管的出口位置使热流通道中的热空气与加热后的雾化水汽进一步融合,使热空气变得更温润;作为取暖器使用时,热空气被雾化后的水汽加湿,让环境不干燥,让用户感觉更舒适,体验感足。B、由于本技术中的雾化加湿装置和发热体可以单独进行驱动,因此可以在任何干燥季节使用,即使不是冬日也可独立当加湿器使用,可以充分利用一机多用,还不占用用户空间。C.本技术在顶盖的下端面上设有锥形的导风结构,锥形导风结构的设置可以避免水汽在盖板上出现冷凝时滴落在发热体上的情况,可以通过锥形的导向结构收集冷凝水,使冷凝水沿着小头端滴落在出雾管中完成回收,同时有利于雾化的水汽和空气更好的混合和排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加湿取暖器整体结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立体剖视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正面剖视图;图4是图1所示侧面剖视图;图5是图1所示加湿取暖器的工作状态图。图中标识如下:1-雾化加湿装置11-出雾管12-水箱组件,121-聪明阀13-水槽,131-顶杆,132-风管14-雾化片组件;15-第一风机组件,16-底盖2-发热体3-防护板31-散热孔4-下支架;5-上支架;6-顶盖;7-连接杆;8-导风结构;9-第二风机组件;A-热流通道;B-雾化后的水汽;C-被加热的水汽;D-被加热的空气;E-被加热的空气与水汽混合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湿取暖器,包括雾化加湿装置1和发热体2,发热体2设置于雾化加湿装置1的上方,雾化加湿装置1的出雾管11向上延伸,其上端出口由发热体2的上端伸出,发热体2呈环绕出雾管11设置,发热体2与出雾管11之间形成一用于加热出雾管11内雾化水汽的热流通道A,发热体2的外侧设有环绕发热体2的防护板3。结合图5所示,这里的雾化加湿装置1和发热体2分别与电源连接,雾化加湿装置1采用现有的加湿器加湿原理,所产生的雾化水汽会沿着出雾管向上移动;发热体所产生热量会在热流通道A中向着出雾管扩散,被发热体2包围的出雾管温度升高,出雾管会进一步把热量传导给出雾管中的雾化水汽,雾化后的水汽B被加热后温度升高,形成被加热的水汽C,雾化后的水汽B沿着出雾管实现边流动边加热,雾化水汽被加热后进一步汽化,最后被加热的水汽C从出雾管出口排出,并与热流通道A中排出的被加热的空气D进一混合,形成被加热的空气与水汽混合物E,实现了雾化后的水汽与热量、空气间的充分融合。将作为取暖器使用时,热空气被雾化后的水汽加湿,让环境不干燥,让用户感觉更舒适,体验感足,更有利于北方干燥环境下的室内冬季取暖。本技术中的出雾管优选采用金属材质,利于导热后对雾气进行加热。同时本技术还通过在发热体的外围区域设置了防护板,防护板可以保证使用者的安全,避免烫伤,发热体所产生的热量也会通过防护板向外辐射,与在发热体上部输出的被加热的空气与水汽混合物E相结合,实现其周围环境的空气加热。本技术中的优选的发热体2为圆柱状薄板结构,当然还可以为横截面为方形、扇形、矩形等薄板结构,而防护板3优选采用圆柱状薄板结构,在防护板3上分布有多个散热孔31,这里对散热孔31的大小和外形不作具体限定;当然防护板3的截面形状可以不与发热体2的截面形状完全相同。这里的防护板3优选为铁网,铁网可以起到进风、散热和防护的多重作用。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湿取暖器,包括雾化加湿装置(1)和发热体(2),所述发热体(2)设置于所述雾化加湿装置(1)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加湿装置(1)的出雾管(11)向上延伸,其上端出口由所述发热体(2)的上端伸出,所述发热体(2)呈环绕所述出雾管(11)设置,所述发热体(2)与所述出雾管(11)之间形成一用于加热所述出雾管(11)内雾化水汽的热流通道(A),所述发热体(2)的外侧设有环绕所述发热体(2)的防护板(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湿取暖器,包括雾化加湿装置(1)和发热体(2),所述发热体(2)设置于所述雾化加湿装置(1)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加湿装置(1)的出雾管(11)向上延伸,其上端出口由所述发热体(2)的上端伸出,所述发热体(2)呈环绕所述出雾管(11)设置,所述发热体(2)与所述出雾管(11)之间形成一用于加热所述出雾管(11)内雾化水汽的热流通道(A),所述发热体(2)的外侧设有环绕所述发热体(2)的防护板(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2)为环形薄板、方形薄板、扇形薄板和矩形薄板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3)上成型于多个散热孔(31),所述发热体(2)与所述防护板(3)呈圆柱状结构,二者呈同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加湿装置(1)包括水箱组件(12)、水槽(13)、雾化片组件(14)和第一风机组件(15),所述水槽(13)中设有凸出底面的顶杆(131)和风管(132),所述风管(132)与所述出雾管(11)连通,所述顶杆(131)与所述水箱组件(12)上的聪明阀形成相抵;所述第一风机组件(15)固定于所述水槽(13)的下端面上,其出风口与所述风管(132)相连接,所述雾化片组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伴来庞亚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联创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