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屋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8644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8:53
一种钢屋面结构包括有从下而上依次铺设的岩棉和金属屋面板;所述岩棉铺设在檩条上,在岩棉的底面、对应檩条穿过的位置处设有凹槽;所述檩条的上部嵌在凹槽中;所述金属屋面板铺设在岩棉上,由一组金属屋面板单元拼接而成;在岩棉与金属屋面板之间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设有一组,间隔布置在岩棉上、对应金属屋面板单元的拼接缝与檩条相交的位置处;其中,支座的下端支撑在岩棉上,且通过依次穿设在支座、岩棉和檩条中的连接件固定;支座的上端连接在相邻金属屋面板单元的拼接缝处;在相邻金属屋面板单元的拼接缝上覆盖有盖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钢屋面结构存在材料浪费和使用时间长久后存在易渗漏隐患的技术问题。

A Steel Roof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屋面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屋面结构。
技术介绍
在传统型钢屋面结构中横坡方向板材的连接采用彩钢防水扣槽采用拉铆钉固定下口使用密封胶封堵,顺坡方向采用板块与板块搭接,搭接部位使用自攻钉连接固定,下口也使用密封胶密封的方式的连接,这种结构形式在使用时间较久以后封堵材料老化容易产生渗漏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屋面结构,要解决传统的钢屋面结构存在材料浪费和使用时间长久后存在易渗漏隐患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屋面结构,包括有从下而上依次铺设的岩棉和金属屋面板;所述岩棉铺设在檩条上,在岩棉的底面、对应檩条穿过的位置处设有凹槽;所述檩条的上部嵌在凹槽中;所述金属屋面板铺设在岩棉上,由一组金属屋面板单元拼接而成;在岩棉与金属屋面板之间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设有一组,间隔布置在岩棉上、对应横向相邻的金属屋面板单元拼接缝与檩条相交的位置处;其中,支座的下端支撑在岩棉上,且通过依次穿设在支座、岩棉和檩条中的连接件固定;支座的上端连接在横向相邻的金属屋面板单元的拼接缝处;在纵向相邻的金属屋面板单元的拼接缝上覆盖有盖板。优选的,所述金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屋面结构,包括有从下而上依次铺设的岩棉(2)和金属屋面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岩棉(2)铺设在檩条(3)上,在岩棉(2)的底面、对应檩条(3)穿过的位置处设有凹槽(4);所述檩条(3)的上部嵌在凹槽(4)中;所述金属屋面板(1)铺设在岩棉(2)上,由一组金属屋面板单元(1.1)拼接而成;在岩棉(2)与金属屋面板(1)之间设置有支座(5);所述支座(5)设有一组,间隔布置在岩棉(2)上、对应横向相邻的金属屋面板单元(1.1)拼接缝与檩条(3)相交的位置处;其中,支座(5)的下端支撑在岩棉(2)上,且通过依次穿设在支座(5)、岩棉(2)和檩条(3)中的连接件(6)固定;支座(5)的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屋面结构,包括有从下而上依次铺设的岩棉(2)和金属屋面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岩棉(2)铺设在檩条(3)上,在岩棉(2)的底面、对应檩条(3)穿过的位置处设有凹槽(4);所述檩条(3)的上部嵌在凹槽(4)中;所述金属屋面板(1)铺设在岩棉(2)上,由一组金属屋面板单元(1.1)拼接而成;在岩棉(2)与金属屋面板(1)之间设置有支座(5);所述支座(5)设有一组,间隔布置在岩棉(2)上、对应横向相邻的金属屋面板单元(1.1)拼接缝与檩条(3)相交的位置处;其中,支座(5)的下端支撑在岩棉(2)上,且通过依次穿设在支座(5)、岩棉(2)和檩条(3)中的连接件(6)固定;支座(5)的上端连接在横向相邻的金属屋面板单元(1.1)的拼接缝处;在纵向相邻的金属屋面板单元(1.1)的拼接缝上覆盖有盖板(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屋面板单元(1.1)为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艳耿英维向勇李琨黄志红安雄宝李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