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墙板块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8635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幕墙板块固定装置,包括转接件、角码及T型挂件,转接件通过相互配合的螺栓和第一腰型孔与建筑墙体上表面连接,角码的水平边通过相互配合的机制螺钉和第二腰型孔安装在转接件靠外的上方,角码的竖直边通过相互配合的机制螺钉和第三腰型孔与对应的T型挂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螺栓与腰型孔、机制螺钉与腰型孔的配合调整转接件的前后位置、角码的左右位置、T型挂件的上下位置,实现幕墙板块的空间位置调整,既便于安装时调整位置偏差,也使得板块可以自由伸缩,降低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作用对连接结构的影响。

Curtain wall plate fix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幕墙板块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幕墙设备领域,尤其是幕墙板块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幕墙是指由支承结构体系与面板组成的、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能适应主体结构位移、不分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随着建筑幕墙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使用单元幕墙,幕墙板块的尺寸也越来越大,安装后的板块受到竖直向下的自重荷载,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会受到一些其他荷载的作用,如地震作用或爆炸等,幕墙板块存在向上脱落的风险。一些存在水平线条的幕墙板块受到负风荷载作用,也会产生向上的作用力,使幕墙板块出现向上脱落的风险。现有的板块固定结构包括转接件、角码及T型挂件,转接件通过螺栓与建筑墙体连接,转接件靠外的上方设置角码,角码的一个直角边与转接件通过自攻螺钉连接,另一个直角边与T型挂件通过自攻螺钉连接,T型挂件竖直设置且贯穿转接件上的T型孔。在转接件靠外的两个角部设有长螺栓,长螺栓穿过转接件后向下垂悬,两个长螺栓下端架设一根横梁并通过螺母限位,横梁用于支承T型挂件。由于T型挂件和转接件承重较大,所需的壁厚通常可以达到12~20mm,在自攻螺钉进行现场施工时存在很大难度,施工效率低,不便于现场调节。角码通过自攻螺钉与转接件、T型挂件固定,固定后整个板块与转接件连成一体,幕墙平面无法自由伸缩,在温度变化引起幕墙结构热胀冷缩时容易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幕墙板块固定结构存在的现场施工难度大、施工效率低、无法自由伸缩适应温度变化等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的幕墙板块固定装置,能够方便调节安装位置,自由伸缩适应温度变化,防止发生松脱,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减少现场施工的工作量,提高施工效率。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幕墙板块固定装置,包括转接件、角码及T型挂件,转接件通过相互配合的螺栓和第一腰型孔与建筑墙体上表面连接,角码的水平边通过相互配合的机制螺钉和第二腰型孔安装在转接件靠外的上方,角码的竖直边通过相互配合的机制螺钉和第三腰型孔与对应的T型挂件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螺栓上配有螺母,在螺母与转接件之间设有水平垫块,水平垫块与转接件的接触面设有相互啮合的锯齿。建筑墙体上表面设有槽式预埋件,螺栓的头部位于槽内,螺杆末端设有螺母。在第三腰型孔内的机制螺钉的头部与角码的竖直边之间设有竖向垫块,竖向垫块与角码的接触面设有相互啮合的锯齿。第一腰型孔沿X向设置,调整转接件的前后位置。第二腰型孔沿Y向设置,调整角码的左右位置。第三腰型孔沿Z向设置,调整T型挂件的上下位置。T型挂件竖直设置且贯穿转接件上的T型孔。在转接件靠外的两个角部设有长螺栓,长螺栓穿过转接件后向下垂悬,两个长螺栓下端架设一根横梁并通过螺母限位。转接件与两个角码及两个T型挂件对应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螺栓与腰型孔、机制螺钉与腰型孔的配合调整转接件的前后位置、角码的左右位置、T型挂件的上下位置,实现幕墙板块的空间位置调整,既便于安装时调整位置偏差,也使得板块可以自由伸缩,降低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作用对连接结构的影响。本技术在水平垫块与转接件的接触面设有相互啮合的锯齿,防止转接件受到水平拉力而松脱,在竖向垫块与角码的接触面设有相互啮合的锯齿,防止T型构件受到竖直外力而松脱,提高受力位置连接的牢固性,增强连接构件的可靠性。本技术在加工车间对T型挂件和转接件加工制作机制螺钉孔,对角码和转接件加工制作腰型孔,以上操作预先在加工车间完成,减少现场施工的工作量,简化现场的施工操作,减轻现场负担,提高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竖向截面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角码的示意图。图中:1、转接件;2、角码;3、T型挂件;4、螺栓;5、第一腰型孔;6、槽式预埋件;7、水平垫块;8、第二腰型孔;9、机制螺钉;10、竖向垫块;11、第三腰型孔;12、长螺栓;13、横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幕墙板块固定装置包括转接件1、两个角码2及两个T型挂件3,转接件1为板状,通过左右两个螺栓4与建筑墙体上表面连接,螺栓4穿过转接件1中的第一腰型孔5,调节转接件1的前后位置。墙体上表面设有槽式预埋件6,螺栓4的头部位于槽内,螺杆末端设有螺母,在螺母与转接件1之间设有水平垫块7,水平垫块7与转接件1的接触面设有相互啮合的锯齿。转接件1靠外的上方安装左右两个角码2,角码2的水平边设有第二腰型孔8且配有机制螺钉9,机制螺钉9穿过第二腰型孔8与转接件1连接,调整角码2的左右位置。角码2的竖直边设有第三腰型孔11且与对应的T型挂件3通过机制螺钉9连接,调整T型挂件3的上下位置,在机制螺钉9的头部与角码2的竖直边之间设有竖向垫块10,竖向垫块10与角码2的接触面设有相互啮合的锯齿。T型挂件3竖直设置且贯穿转接件1上的T型孔。在转接件1靠外的两个角部设有长螺栓12,长螺栓12穿过转接件1后向下垂悬,两个长螺栓12下端架设一根横梁13并通过螺母限位,横梁13用于支承T型挂件3底部。两个T型挂件3之间固定立柱,在立柱上固定安装幕墙板块。参照图1和图2,在三维坐标系中,Z轴表示竖直方向,第一腰型孔5沿X向设置,调节转接件1的前后位置,第二腰型孔8沿Y向设置,调整角码2的左右位置,第三腰型孔11沿Z向设置,调整T型挂件3的上下位置。通过螺栓4或机制螺钉9与腰型孔的配合既便于安装时调整位置偏差,也使得板块可以自由伸缩,降低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作用对连接结构的影响。本技术在实施时,在加工车间对T型挂件3和转接件1加工制作机制螺钉孔,对角码2和转接件1加工制作腰型孔,以上操作在施工前预先完成,减少现场施工的工作量,减轻现场负担,提高施工效率。在施工现场时,将转接件1放置在建筑墙体上并通过左右两个螺栓4固定,通过水平垫块7与转接件1之间的锯齿调整转接件1的位置,在转接件1靠外的上方通过机制螺钉9安装左右两个角码2,将角码2的水平边固定在转接件1上,通过第二腰型孔8中的机制螺钉9调整角码2的位置。在角码2的竖直边上对应安装T型挂件3并通过机制螺钉9连接,通过竖向垫块10与角码2之间的锯齿调整T型挂件3的位置,通过两个长螺栓12上的横梁13支承T型挂件3底部。完成T型挂件3的安装后,在两个T型挂件3之间固定立柱,在立柱上固定安装幕墙板块。以上描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不是对技术的限定,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情况下,本技术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幕墙板块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件(1)、角码(2)及T型挂件(3),转接件(1)通过相互配合的螺栓(4)和第一腰型孔(5)与建筑墙体上表面连接,角码(2)的水平边通过相互配合的机制螺钉(9)和第二腰型孔(8)安装在转接件(1)靠外的上方,角码(2)的竖直边通过相互配合的机制螺钉(9)和第三腰型孔(11)与对应的T型挂件(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幕墙板块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件(1)、角码(2)及T型挂件(3),转接件(1)通过相互配合的螺栓(4)和第一腰型孔(5)与建筑墙体上表面连接,角码(2)的水平边通过相互配合的机制螺钉(9)和第二腰型孔(8)安装在转接件(1)靠外的上方,角码(2)的竖直边通过相互配合的机制螺钉(9)和第三腰型孔(11)与对应的T型挂件(3)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板块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栓(4)上配有螺母,在螺母与转接件(1)之间设有水平垫块(7),水平垫块(7)与转接件(1)的接触面设有相互啮合的锯齿。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幕墙板块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建筑墙体上表面设有槽式预埋件(6),螺栓(4)的头部位于槽内,螺杆末端设有螺母。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板块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三腰型孔(11)内的机制螺钉(9)的头部与角码(2)的竖直边之间设有竖向垫块(10),竖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兵周祖伟周祖庆张凌根荣月红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恒尚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