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深海感应耦合垂直剖面同步实时观测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洋观测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深海感应耦合垂直剖面同步实时观测系统。
技术介绍
观测技术是促进海洋科学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因素之一,海洋科学从物理、生物到地质,从海气交换到大洋剖面水体,观测尺度和范围跨越时间和空间几十个数量级。目前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海洋科学发展所依赖的海洋数据获取方式正在从“考察”向“观测”转变,而且海洋环境监测己进入从空间、沿岸、水面及水下对海洋环境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立体监测的时代。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海洋环境监测技术仍然依靠船舶观测和台站观测技术周期性的采集海洋表层或有限的一些水层的要素数据,对于海洋次表层以及深层水下的资料十分稀缺。随着人们对海洋科学认知需求的提升,仅仅依靠表层或有限水层的要素数据,难以对我国广阔海域的物理、生物、化学环境等多方面状况进行深入了解,无法满足全方位的立体监测要求,不能适应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实时获取、连续监测深海剖面海洋参数,在预报和减灾上可以为海洋环境数值预报和灾害性海况遥测提供数据资料;在军事上可以提供海洋环境实测数据,用于声纳作用距离预报和潜艇航行航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海感应耦合垂直剖面同步实时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浮体(9)、深海声学释放器(17)、锚定重块(20)、测量采集单元、陆基支撑数据接收处理系统(21)及与该陆基支撑数据接收处理系统(21)进行通讯的海表面通信浮子(1),其中海表面通信浮子(1)与主浮体(9)之间通过水下感应耦合传输缆及水下电转环相连,该水下感应耦合传输缆上安装有浮力浮球串(5);所述深海声学释放器(17)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凯夫拉绳,上端的凯夫拉绳上安装有深水浮球(16),且该上端的凯夫拉绳与所述主浮体(9)之间通过水下感应耦合传输缆及水下电转环相连,下端的凯夫拉绳上连接有锚定重块(20);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海感应耦合垂直剖面同步实时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浮体(9)、深海声学释放器(17)、锚定重块(20)、测量采集单元、陆基支撑数据接收处理系统(21)及与该陆基支撑数据接收处理系统(21)进行通讯的海表面通信浮子(1),其中海表面通信浮子(1)与主浮体(9)之间通过水下感应耦合传输缆及水下电转环相连,该水下感应耦合传输缆上安装有浮力浮球串(5);所述深海声学释放器(17)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凯夫拉绳,上端的凯夫拉绳上安装有深水浮球(16),且该上端的凯夫拉绳与所述主浮体(9)之间通过水下感应耦合传输缆及水下电转环相连,下端的凯夫拉绳上连接有锚定重块(20);所述海表面通信浮子(1)与主浮体(9)之间的水下感应耦合传输缆上以及主浮体(9)与深海声学释放器(17)之间的水下感应耦合传输缆上均安装有测量采集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海感应耦合垂直剖面同步实时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表面通信浮子(1)包括水密通信天线装置(101)、密封舱盖(102)、壳体(105)、卫星通信模块(106)及控制与电源模块(107),该壳体(105)上密封安装有密封舱盖(102),所述卫星通信模块(106)及控制与电源模块(107)分别安装在壳体(105)内,该控制与电源模块(107)为卫星通信模块(106)供电;所述水密通信天线装置(101)安装在密封舱盖(102)上,所述陆基支撑数据接收处理系统(21)通过该水密通信天线装置(101)与卫星通信模块(106)进行通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海感应耦合垂直剖面同步实时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密通信天线装置(101)包括天线密封盖板(1011)、天线密封底托(1013)、卫星天线(1014)及密封管(1015),该密封管(1015)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密封舱盖(102)上,另一端密封连接有天线密封底托(1013),所述天线密封底托(1013)上密封连接的天线密封盖板(1011),所述卫星天线(1014)容置于天线密封盖板(1011)与天线密封底托(1013)围成的空间内部,并穿过所述密封管(1015)、与所述卫星通信模块(106)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海感应耦合垂直剖面同步实时观测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华,刘庆奎,姜静波,倪佐涛,李晓龙,姜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