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围护内撑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8597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坑围护内撑体系,包括:沿基坑边缘设置一圈的连续墙;固设于所述连续墙上靠近所述基坑一侧的围檩,所述围檩沿所述连续墙设置一圈;支撑于对应基坑长度方向的两个连续墙之间的对撑,所述对撑的端部与对应的围檩固定连接;水平连接所述对撑的连接杆;以及支撑于所述对撑之下的立柱,所述立柱的底部与基坑底板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在对撑在长度方向上对基坑的围护结构进行加固和支撑,进而通过连接杆和立柱对对撑进行支撑,加强基坑围护内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而由于对撑、连接杆和立柱均是设置在基坑内部,不会对基坑周围的既有建筑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坑围护内撑体系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指一种基坑围护内撑体系。
技术介绍
现有的基坑围护结构通常是在基坑周围设置支护桩,并利用土钉、锚杆等插入土体来对支护桩进行加固和支撑。然而这样的施工方式对基坑周围的既有建筑会产生影响,不适用于建筑密集的工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坑围护内撑体系,可以解决现有的施工方法对基坑周围的既有建筑产生影响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坑围护内撑体系,包括:沿基坑边缘设置一圈的连续墙;固设于所述连续墙上靠近所述基坑一侧的围檩,所述围檩沿所述连续墙设置一圈;支撑于对应基坑长度方向的两个连续墙之间的对撑,所述对撑的端部与对应的围檩固定连接;水平连接所述对撑的连接杆;以及支撑于所述对撑之下的立柱,所述立柱的底部与基坑底板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在对撑在长度方向上对基坑的围护结构进行加固和支撑,进而通过连接杆和立柱对对撑进行支撑,加强基坑围护内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而由于对撑、连接杆和立柱均是设置在基坑内部,不会对基坑周围的既有建筑产生影响。本技术基坑围护内撑体系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续墙包括间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围护内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基坑边缘设置一圈的连续墙;固设于所述连续墙上靠近所述基坑一侧的围檩,所述围檩沿所述连续墙设置一圈;支撑于对应基坑长度方向的两个连续墙之间的对撑,所述对撑的端部与对应的围檩固定连接;水平连接所述对撑的连接杆;以及支撑于所述对撑之下的立柱,所述立柱的底部与基坑底板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围护内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基坑边缘设置一圈的连续墙;固设于所述连续墙上靠近所述基坑一侧的围檩,所述围檩沿所述连续墙设置一圈;支撑于对应基坑长度方向的两个连续墙之间的对撑,所述对撑的端部与对应的围檩固定连接;水平连接所述对撑的连接杆;以及支撑于所述对撑之下的立柱,所述立柱的底部与基坑底板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围护内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墙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护桩,相邻的两个支护桩之间设有相适配的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所述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固设于对应的支护桩上且沿所述支护桩的长度方向设置,通过所述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互相卡合从而连接所述支护桩并封堵所述支护桩之间的间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围护内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件包括固设于所述支护桩的钢板和形成于所述钢板上远离所述支护桩一侧的连接条,所述钢板和所述连接条沿所述支护桩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卡件包括固设于所述支护桩的套管和固设于所述套管远离所述支护桩一侧的限位条,所述套管与所述连接条相适配,且所述套管对应所述钢板开设有一开口,所述限位条对应所述钢板开设有一限位槽口,通过将所述连接条从上方插入所述套管内,使所述钢板插入所述开口和所述限位槽口内并限位于所述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修亚光张琴万展君陈华龚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