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油的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8481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原料油的反应装置,包括沉淀壳体,沉淀壳体内壁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其相互连通的产物输出管,沉淀壳体内壁的底部开设有回收口,沉淀壳体的内部且对应回收口的位置设置有提升管,提升管的底部贯穿回收口且延伸至其下方,提升管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远离提升管的一端与沉淀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滑杆、移动环、刮料环、限位块、连接杆、第一限位轮、第二限位轮、拉动绳和密封圈的相互配合,方便工作人员刮除沉淀壳体上的混合物,从而保证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地回收利用催化裂化剂,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降低了原料油的加工费用,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Reactor for Raw Oi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action device for raw oil, which comprises a precipitation shell. The left side of the top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precipitation shell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product output pipe connected with it.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precipitation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recovery port. The inner part of the precipitation shell and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of the recovery port are provided with a lifting pipe. The bottom of the lifting pipe runs through the recovery port and extends to the lower part of the recovery port. A fixed rod is fixed at the top of both sides, and one end of the fixed rod far from the riser is fix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precipitation shell. The utility model facilitates the staff to scrape the mixture on the sediment shell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sliding rod, moving ring, scraper ring, limiting block, connecting rod, first limiting wheel, second limiting wheel, pulling rope and sealing ring, thus ensuring that the staff can fully recover and utilize the catalytic cracking agent, avoiding unnecessary economic losses and reducing the processing cost of the feed oil. It brings great convenience to us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原料油的反应装置
本技术涉及原料油反应
,具体为原料油的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原料油是指经过过滤或者说是提纯将沥青祛除后准备进入石化领域加工的油,催化裂化是石油炼制过程之一,是在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使重质油发生裂化反应,转变为裂化气、汽油和柴油等的过程,常见原料油的反应装置不便于刮除壳体内壁上混合物,容易导致混合物残留在壳体的内壁上,不能充分回收利用催化裂化剂,容易导致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产生更多的原料油加工费用,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原料油的反应装置,具备便于刮除壳体内壁上的混合物的优点,解决了常见原料油的反应装置不便于刮除壳体内壁上的混合物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原料油的反应装置,包括沉淀壳体,所述沉淀壳体内壁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其相互连通的产物输出管,所述沉淀壳体内壁的底部开设有回收口,所述沉淀壳体的内部且对应回收口的位置设置有提升管,所述提升管的底部贯穿回收口且延伸至其下方,所述提升管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提升管的一端与沉淀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提升管的表面且位于沉淀壳体的底部套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顶部贯穿回收口且延伸至其内部,所述沉淀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下料挡块,所述下料挡块的底部与沉淀壳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沉淀壳体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其相互连通的汽提蒸汽管,所述汽提蒸汽管的右端依次贯穿沉淀壳体和下料挡块且延伸至下料挡块的内部,所述提升管内壁左侧且位于沉淀壳体的下方设置有与其相互连通的催化裂化剂通入管,所述催化裂化剂通入管的左端贯穿提升管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沉淀壳体内壁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沉淀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移动环,所述移动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刮料环,所述刮料环的表面与沉淀壳体的内壁相互接触,所述滑杆的底端从上至下依次贯穿刮料环和移动环且延伸至移动环的下方,所述沉淀壳体内壁的左右两侧且位于移动环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顶部与移动环的底部相互接触,所述移动环内壁的前后两侧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沉淀壳体顶部且位于产物输出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轮,所述沉淀壳体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轮,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动绳,所述拉动绳远离连接杆的一端依次穿过沉淀壳体、第一限位轮和第二限位轮且延伸至第二限位轮的外部,所述沉淀壳体内壁顶部对应拉动绳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密封圈。优选的,所述提升管的表面且位于密封盖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挡环。优选的,所述拉动绳的表面且位于第二限位轮下方的位置套接有稳固板,所述稳固板的左侧与沉淀壳体的右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拉动绳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把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滑杆、移动环、刮料环、限位块、连接杆、第一限位轮、第二限位轮、拉动绳和密封圈的相互配合,方便工作人员刮除沉淀壳体上的混合物,从而保证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地回收利用催化裂化剂,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降低了原料油的加工费用,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2、本技术通过设置挡环,起到了限位密封盖的作用,避免密封盖在取下时而向下运动较多的距离,通过设置稳固板,起到了稳固拉动绳的作用,避免拉动绳因外力的影响而四处摆动,通过横板和把手,方便工作人员向下拉动拉动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的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沉淀壳体、2产物输出管、3回收口、4提升管、5固定杆、6密封盖、7下料挡块、8汽提蒸汽管、9催化裂化剂通入管、10滑杆、11移动环、12刮料环、13限位块、14连接杆、15第一限位轮、16第二限位轮、17拉动绳、18密封圈、19挡环、20稳固板、21横板、22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原料油的反应装置,包括沉淀壳体1,沉淀壳体1的内壁比较光滑,沉淀壳体1内壁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其相互连通的产物输出管2,沉淀壳体1内壁的底部开设有回收口3,沉淀壳体1的内部且对应回收口3的位置设置有提升管4,提升管4的底部贯穿回收口3且延伸至其下方,提升管4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固定杆5远离提升管4的一端与沉淀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提升管4的表面且位于沉淀壳体1的底部套接有密封盖6,密封盖6的顶部贯穿回收口3且延伸至其内部,提升管4的表面且位于密封盖6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挡环19,通过设置挡环19,起到了限位密封盖6的作用,避免密封盖6在取下时而向下运动较多的距离,沉淀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下料挡块7,下料挡块7的底部与沉淀壳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沉淀壳体1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其相互连通的汽提蒸汽管8,汽提蒸汽管8的右端依次贯穿沉淀壳体1和下料挡块7且延伸至下料挡块7的内部,提升管4内壁左侧且位于沉淀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与其相互连通的催化裂化剂通入管9,催化裂化剂通入管9的左端贯穿提升管4且延伸至其外部,沉淀壳体1内壁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10,沉淀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移动环11,移动环11的表面比较光滑,移动环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刮料环12,刮料环12的表面与沉淀壳体1的内壁相互接触,刮料环12的表面比较光滑,当没有外物限制时,移动环11和刮料环12会由于重力向下运动,滑杆10的底端从上至下依次贯穿刮料环12和移动环11且延伸至移动环11的下方,沉淀壳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且位于移动环11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3,限位块13的顶部与移动环11的底部相互接触,通过设置限位块13,使移动环11不会继续向下运动,移动环11内壁的前后两侧通过连接杆14固定连接,沉淀壳体1顶部且位于产物输出管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轮15,沉淀壳体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轮16,连接杆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动绳17,拉动绳17远离连接杆14的一端依次穿过沉淀壳体1、第一限位轮15和第二限位轮16且延伸至第二限位轮16的外部,拉动绳17的表面且位于第二限位轮16下方的位置套接有稳固板20,稳固板20的左侧与沉淀壳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稳固板20,起到了稳固拉动绳17的作用,避免拉动绳17因外力的影响而四处摆动,拉动绳17远离连接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板21,横板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把手22,通过横板21和把手22,方便工作人员向下拉动拉动绳17,沉淀壳体1内壁顶部对应拉动绳17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密封圈18,滑杆10、移动环11、刮料环12、限位块13、连接杆14和密封圈18均由耐高温材料制成,通过滑杆10、移动环11、刮料环12、限位块13、连接杆14、第一限位轮15、第二限位轮16、拉动绳17和密封圈18的相互配合,方便工作人员刮除沉淀壳体1上的混合物,从而保证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地回收利用催化裂化剂,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降低了原料油的加工费用,给使用者带来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原料油的反应装置,包括沉淀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壳体(1)内壁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其相互连通的产物输出管(2),所述沉淀壳体(1)内壁的底部开设有回收口(3),所述沉淀壳体(1)的内部且对应回收口(3)的位置设置有提升管(4),所述提升管(4)的底部贯穿回收口(3)且延伸至其下方,所述提升管(4)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远离提升管(4)的一端与沉淀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提升管(4)的表面且位于沉淀壳体(1)的底部套接有密封盖(6),所述密封盖(6)的顶部贯穿回收口(3)且延伸至其内部,所述沉淀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下料挡块(7),所述下料挡块(7)的底部与沉淀壳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沉淀壳体(1)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其相互连通的汽提蒸汽管(8),所述汽提蒸汽管(8)的右端依次贯穿沉淀壳体(1)和下料挡块(7)且延伸至下料挡块(7)的内部,所述提升管(4)内壁左侧且位于沉淀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与其相互连通的催化裂化剂通入管(9),所述催化裂化剂通入管(9)的左端贯穿提升管(4)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沉淀壳体(1)内壁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10),所述沉淀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移动环(11),所述移动环(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刮料环(12),所述刮料环(12)的表面与沉淀壳体(1)的内壁相互接触,所述滑杆(10)的底端从上至下依次贯穿刮料环(12)和移动环(11)且延伸至移动环(11)的下方,所述沉淀壳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且位于移动环(11)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3),所述限位块(13)的顶部与移动环(11)的底部相互接触,所述移动环(11)内壁的前后两侧通过连接杆(14)固定连接,所述沉淀壳体(1)顶部且位于产物输出管(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轮(15),所述沉淀壳体(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轮(16),所述连接杆(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动绳(17),所述拉动绳(17)远离连接杆(14)的一端依次穿过沉淀壳体(1)、第一限位轮(15)和第二限位轮(16)且延伸至第二限位轮(16)的外部,所述沉淀壳体(1)内壁顶部对应拉动绳(17)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密封圈(18)。...

【技术特征摘要】
1.原料油的反应装置,包括沉淀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壳体(1)内壁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其相互连通的产物输出管(2),所述沉淀壳体(1)内壁的底部开设有回收口(3),所述沉淀壳体(1)的内部且对应回收口(3)的位置设置有提升管(4),所述提升管(4)的底部贯穿回收口(3)且延伸至其下方,所述提升管(4)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远离提升管(4)的一端与沉淀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提升管(4)的表面且位于沉淀壳体(1)的底部套接有密封盖(6),所述密封盖(6)的顶部贯穿回收口(3)且延伸至其内部,所述沉淀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下料挡块(7),所述下料挡块(7)的底部与沉淀壳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沉淀壳体(1)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其相互连通的汽提蒸汽管(8),所述汽提蒸汽管(8)的右端依次贯穿沉淀壳体(1)和下料挡块(7)且延伸至下料挡块(7)的内部,所述提升管(4)内壁左侧且位于沉淀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与其相互连通的催化裂化剂通入管(9),所述催化裂化剂通入管(9)的左端贯穿提升管(4)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沉淀壳体(1)内壁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10),所述沉淀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移动环(11),所述移动环(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刮料环(12),所述刮料环(12)的表面与沉淀壳体(1)的内壁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亚洲潘树鹏韩栓平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佳能创科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