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随行挂臂及具有其的零件上线料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8304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牵引随行挂臂及具有其的零件上线料车,其中,牵引随行挂臂包括:竖直滑槽;滑动体,该滑动体滑动设置在竖直滑槽内;挂钩,该挂钩的一端与滑动体连接,挂钩的另一端用于与阶梯式下降线体的吊具挂接。该牵引随行挂臂及零件上线料车,当零件上线料车随吊具运行至阶梯式下降线体的斜坡处时,随着吊具高度的下降挂钩及滑动体相应地沿竖直滑槽向下运动,保持零件上线料车在吊具高度下降时的行走稳定性,避免料车翻车,使得零件上线料车可以借助阶梯式下降线体的动力为其提供随行牵引力。

Traction Trailer arm and part feeding truck with 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action Trailer arm and a feeding truck with its parts, in which the traction Trailer arm includes: a vertical chute; a sliding body, the sliding body is sliding in the vertical chute; a hook, one end of the hook is connected with the sliding body;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hook is used to connect with the hanger of the step-down line body. The traction traveling boom and parts feeding truck, when parts feeding truck runs with lifting gear to the slope of step-down line body, the hook and sliding body move downward along the vertical chute correspondingly with the drop of lifting gear height, so as to maintain the traveling stability of parts feeding truck when the lifting gear height decreases, avoid the overturning of the feeding truck, so that parts feeding truck can use the step-down type. The power of the wire body provides the following traction force for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牵引随行挂臂及具有其的零件上线料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上线物流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用于阶梯式下降线体的牵引随行挂臂及具有其的零件上线料车。
技术介绍
汽车主机厂的部分吊具式装配线没有设置板链,通常将KIT料车(零件按整套打包上线料车)固定挂设在吊具式装配线的吊具上,借助装配线体的动力为其提供随行牵引力(参见图1)。但是,部分岗位之间的吊具存在高度差,呈阶梯式斜坡下降的状态(参见图2)。这种阶梯式斜坡下降的特征,导致现有的采用固定挂设方式的KIT料车在吊具下降的过程中,无法借助线体的动力为其提供随行牵引力。目前,针对这类阶梯式斜坡下降线体,汽车主机厂要么直接放弃采用KIT单台套配送的物流方案,要么不得不为每辆随行KIT料车配备单独的动力AGV,这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也为后续的设备管理带来更大的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牵引随行挂臂及具有其的零件上线料车,以解决现有的零件上线料车无法借助阶梯式下降线体的动力为其提供随行牵引力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牵引随行挂臂,该牵引随行挂臂包括:竖直滑槽;滑动体,滑动体滑动设置在竖直滑槽内;挂钩,挂钩的一端与滑动体连接,挂钩的另一端用于与阶梯式下降线体的吊具挂接。进一步地,挂钩包括:直臂段,直臂段的一端与滑动体连接,直臂段能从竖直滑槽的槽口处伸出;弯头结构,直臂段的另一端与弯头结构连接,弯头结构用于与吊具挂接。进一步地,弯头结构包括:第一折弯段,与直臂段连接,且第一折弯段与直臂段垂直设置;第二折弯段,与第一折弯段连接,且第二折弯段与直臂段及第一折弯段均垂直设置;第三折弯段,与第二折弯段连接,且第三折弯段相对于第二折弯段向下倾斜设置。进一步地,第三折弯段的端部连接一套环,第三折弯段的端部设有螺纹,套环上设有一螺纹沉孔,第三折弯段和套环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滑动体为一球体。进一步地,竖直滑槽的槽口内侧设有倒角结构。进一步地,滑动体为表面经过淬火处理的实心铁球。进一步地,竖直滑槽的顶端设有一挡板,挡板用于防止滑动体从竖直滑槽的顶端脱离。进一步地,竖直滑槽的顶端与挡板正对的一侧设有一半圆凹槽,半圆凹槽用于固定挂钩在非随线牵引状态下的摆放位置。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零件上线料车,包括车体,在车体上沿竖直方向安装有上述的牵引随行挂臂。进一步地,牵引随行挂臂安装在车体的端部角落处。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竖直滑槽内滑动设置滑动体,将挂钩与滑动体连接,使用时,将竖直滑槽固定安装在零件上线料车上,将挂钩挂设在阶梯式下降线体的吊具上,当零件上线料车随吊具运行至阶梯式下降线体的斜坡处时,随着吊具高度的下降挂钩及滑动体相应地沿竖直滑槽向下运动,保持零件上线料车在吊具高度下降时的行走稳定性,避免料车翻车,使得零件上线料车可以借助阶梯式下降线体的动力为其提供随行牵引力。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水平装配线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阶梯式下降线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零件上线料车应用于阶梯式下降线体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牵引随行挂臂的立体图。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牵引随行挂臂的正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牵引随行挂臂的后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牵引随行挂臂的俯视放大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牵引随行挂臂中竖直滑槽的立体图。图10为图9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牵引随行挂臂中竖直滑槽的正视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牵引随行挂臂中竖直滑槽的右视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零件上线料车的立体图(套环未示出)。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零件上线料车的正视图(套环未示出)。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零件上线料车的左视图(套环未示出)。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零件上线料车的俯视图(套环未示出)。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竖直滑槽;11、倒角结构;12、半圆凹槽;13、挡板;20、滑动体;30、挂钩;31、直臂段;32、弯头结构;40、车体;100、吊具;321、第一折弯段;322、第二折弯段;323、第三折弯段;324、套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现有的零件上线料车固定挂设在吊具式装配线的吊具100上,当岗位之间的吊具100存在高度差,吊具式装配线呈阶梯式斜坡下降状态时,现有的零件上线料车无法借助线体的动力为其提供随行牵引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阶梯式下降线体的牵引随行挂臂及具有该牵引随行挂臂的零件上线料车。图4至图12示出了本技术的牵引随行挂臂的一种实施例。参见图4至图12,该牵引随行挂臂主要包括竖直滑槽10、滑动体20和挂钩30。其中,滑动体20滑动设置在竖直滑槽10内;挂钩30的一端与滑动体20连接,挂钩30的另一端用于与阶梯式下降线体的吊具100挂接。上述的牵引随行挂臂,通过在竖直滑槽10内滑动设置滑动体20,将挂钩30与滑动体20连接,使用时,将竖直滑槽10固定安装在零件上线料车上,将挂钩30挂设在阶梯式下降线体的吊具100上,当零件上线料车随吊具100行进至阶梯式下降线体的斜坡处时,由于挂钩30与竖直滑槽10的连接点并非固定点,上下方向可以自由活动,吊具100在倾斜下降的过程中,向下的压力直接使得挂钩30沿竖直滑槽10下滑,不会作用到零件上线料车上。因此,吊具100在下降的过程中,零件上线料车不会因为上下方向的力矩不平衡而导致翻车,确保了料车在运行的过程中始终只受到由挂钩30传递过来的倾斜向上的拉力,从而使得料车能够平稳地借助阶梯式下降线体的动力前行。参见图4至图8以及图13至图16,在本实施例中,挂钩30包括直臂段31和弯头结构32。其中,直臂段31的一端与滑动体20连接,且该直臂段31能从竖直滑槽10的槽口处伸出;直臂段31的另一端与弯头结构32连接,该弯头结构32用于与吊具100挂接。使用时,将弯头结构32挂接在吊具100上牵引零件上线料车行走;在行走过程中,直臂段31从竖直滑槽10的槽口处伸出,使直臂段31相对于竖直滑槽10呈一上倾夹角(参见图3)。由于在倾斜下降过程中或者在线体停止时吊具100对零件上线料车的冲击力比较大,若将直臂段31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牵引随行挂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随行挂臂包括:竖直滑槽(10);滑动体(20),所述滑动体(20)滑动设置在所述竖直滑槽(10)内;挂钩(30),所述挂钩(30)的一端与所述滑动体(20)连接,所述挂钩(30)的另一端用于与阶梯式下降线体的吊具(100)挂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牵引随行挂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随行挂臂包括:竖直滑槽(10);滑动体(20),所述滑动体(20)滑动设置在所述竖直滑槽(10)内;挂钩(30),所述挂钩(30)的一端与所述滑动体(20)连接,所述挂钩(30)的另一端用于与阶梯式下降线体的吊具(100)挂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随行挂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30)包括:直臂段(31),所述直臂段(31)的一端与所述滑动体(20)连接,所述直臂段(31)能从所述竖直滑槽(10)的槽口处伸出;弯头结构(32),所述直臂段(31)的另一端与所述弯头结构(32)连接,所述弯头结构(32)用于与所述吊具(100)挂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引随行挂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头结构(32)包括:第一折弯段(321),与所述直臂段(31)连接,且所述第一折弯段(321)与所述直臂段(31)垂直设置;第二折弯段(322),与所述第一折弯段(321)连接,且所述第二折弯段(322)与所述直臂段(31)及所述第一折弯段(321)均垂直设置;第三折弯段(323),与所述第二折弯段(322)连接,且所述第三折弯段(323)相对于所述第二折弯段(322)向下倾斜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锦宁曾新明杨根宝倪俊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