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7935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五金工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套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套筒,沿预设方向延伸并具备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在第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用于与扳手配合,以使得扳手能够带动套筒转动。在第二端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内设有多个配合块,多个配合块用于共同形成与螺栓的头部配合的卡合部。在卡合部的表面上间隔设有多个防滑凸起部。该套筒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与螺栓头部进行有效地配合,方便对螺栓进行旋紧或是拧松操作。

Sleev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hardware tools, in particular to a sleev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leeve which extends in a preset direction and has a relative first end and a second end. A first connecting hole is arranged at the first end, and the first connecting hole is us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wrench so that the wrench can drive the sleeve to rotate. A second connecting hole is arranged at the second end, and a plurality of matching blocks are arranged in the second connecting hole, which are used to form a clamping part matching with the head of the bolt. A plurality of anti-slip protrusions are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clamping part. The sleev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effective coordination with the head of the bolt, and convenient tightening or loosening operation of the bo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筒
本技术涉及五金工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套筒。
技术介绍
现有的螺栓在使用的过程中,其头部容易出现滑牙的现象,一旦螺栓的头部出现滑牙后,便会增加旋紧或是将旋紧的螺栓拧松的难度。针对上述情况,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能够应用于螺栓滑牙后的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筒,该套筒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与螺栓头部进行有效地配合,方便对螺栓进行旋紧或是拧松操作。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套筒,沿预设方向延伸并具备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在第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用于与扳手配合,以使得扳手能够带动套筒转动;在第二端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内设有多个配合块,多个配合块用于共同形成与螺栓的头部配合的卡合部;在卡合部的表面上间隔设有多个防滑凸起部。现有的螺栓在使用的过程中,其头部容易出现滑牙的现象,一旦螺栓的头部出现滑牙后,便会增加旋紧或是将旋紧的螺栓拧松的难度。针对上述情况,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能够应用于螺栓滑牙后的工具。基于上述原因,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套筒,该套筒能够应用于滑牙的螺栓,便于对滑牙的螺栓进行旋紧或是拧松。具体的,该套筒沿预设方向延伸并具备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其中,在第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孔,通过将扳手的端部与第一连接孔配合便能够通过扳手在增大力矩的前提下,较为省力的带动套筒转动,以起到旋紧或是拧松螺栓的目的。另外,在第二端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内设有多个配合块,通过多个配合块能够共同形成与螺栓的头部配合的卡合部,同时,由于在卡合部的表面上间隔设有多个防滑凸起部,在将卡合部与螺栓的头部配合时,通过多个防滑凸起部能够增大卡合部与螺栓的头部之间的摩擦,防止出现在套筒相对于螺栓转动的过程中,卡合部与螺栓的头部之间出现打滑的现象。综上,该套筒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与螺栓头部进行有效地配合,方便对滑牙的螺栓进行旋紧或是拧松操作。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配合块与第二连接孔一体式制成。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配合块与第二连接孔可拆卸地连接。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在配合块与第二连接孔之间设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配合块上的凸起,以及设置在第二连接孔的侧壁上的多个凹槽;凸起用于与对应的凹槽卡合。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在凹槽内还设有用于与凸起卡合的定位珠。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相邻的配合块之间共同形成过渡圆弧。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相邻的防滑凸起部之间间隔一个配合块。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防滑凸起部包括多个沿预设方向延伸的凸起。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孔为矩形孔。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套筒第二连接孔内设置有六个配合块,六个配合块共同形成与六角螺栓的头部配合的卡合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套筒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与螺栓头部进行有效地配合,方便对螺栓进行旋紧或是拧松操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套筒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套筒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Ⅴ处的局部放大图。图标:200-套筒;201-第一端;202-第二端;210-第一连接孔;220-第二连接孔;230-配合块;240-卡合部;241-防滑凸起部;260-连接结构;261-凸起;262-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现有的螺栓在使用的过程中,其头部容易出现滑牙的现象,一旦螺栓的头部出现滑牙后,便会增加旋紧或是将旋紧的螺栓拧松的难度。针对上述情况,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能够应用于螺栓滑牙后的工具。基于上述原因,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套筒200,该套筒200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与螺栓头部进行有效地配合,方便对螺栓进行旋紧或是拧松操作,尤其是在旋紧或是拧松出现滑牙的螺栓时,具备良好的效果。请参考图1-图3,图1-图3示出了实施例中提供的套筒200的具体结构。从图1及图2中可以看出,该套筒200沿预设方向延伸并具备相对的第一端201及第二端202。具体的,请参照图1,在第一端201设有第一连接孔210,第一连接孔210用于与扳手配合,以使得扳手能够带动套筒200转动。另外,请参照图2及图3,在第二端202设有第一连接孔210,第一连接孔210内设有多个配合块230,多个配合块230用于共同形成与螺栓的头部配合的卡合部240。并且在卡合部240的表面上间隔设有多个防滑凸起部241。该套筒200沿预设方向延伸并具备相对的第一端201及第二端202;其中,在第一端201设有第一连接孔210,通过将扳手的端部与第一连接孔210配合便能够通过扳手在增大力矩的前提下,较为省力的带动套筒200转动,以起到旋紧或是拧松螺栓的目的。另外,在第二端202设有第一连接孔210,第一连接孔210内设有多个配合块230,通过多个配合块230能够共同形成与螺栓的头部配合的卡合部240。同时,由于在卡合部240的表面上间隔设有多个防滑凸起部241,在将卡合部240与螺栓的头部配合时,通过多个防滑凸起部241能够增大卡合部240与螺栓的头部之间的摩擦,防止出现在套筒200相对于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沿预设方向延伸,并具备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在所述第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用于与扳手配合,以使得所述扳手能够带动所述套筒转动;在所述第二端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内设有多个配合块,多个所述配合块用于共同形成与螺栓的头部配合的卡合部;在所述卡合部的表面上间隔设有多个防滑凸起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沿预设方向延伸,并具备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在所述第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用于与扳手配合,以使得所述扳手能够带动所述套筒转动;在所述第二端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内设有多个配合块,多个所述配合块用于共同形成与螺栓的头部配合的卡合部;在所述卡合部的表面上间隔设有多个防滑凸起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块与所述第二连接孔一体式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块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可拆卸地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套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配合块与所述第二连接孔之间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配合块上的凸起,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明刚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浩工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