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组合式生活污水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07857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5: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级组合式生活污水净化系统,包括箱体、进水管、第一污水支管、第二污水支管、第三污水支管、第一曝气支管、第二曝气支管、第三曝气支管、第四曝气支管、曝气主管、风机、斜板和出水管,箱体由多个竖直布置的隔板分隔成第一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第一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第二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第二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第三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第三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第四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大孔树脂海绵好氧生化区和斜板沉淀分离区。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满足分散生活废水在去除COD的同时实现除磷脱氮的功能,无需加药工序,减少了处理过程的繁琐和药剂的成本,污水处理的自动化程度提高。

Multi-stage combined domestic sewage purification syste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ewage treatment, and specifically discloses a multi-stage combined domestic sewage purif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a box body, an intake pipe, a first sewage branch pipe, a second sewage branch pipe, a third sewage branch pipe, a first aeration branch pipe, a second aeration branch pipe, a third aeration branch pipe, a fourth aeration branch pipe, an aeration main pipe, a fan, an inclined plate and an outlet pipe. The box body is vertically distributed by a plurality of vertical distributors. The separator is divided into the first anoxic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zone, the first aerobic activated sludge oxidation zone, the second anoxic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zone, the second aerobic activated sludge oxidation zone, the third anoxic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zone, the third aerobic activated sludge oxidation zone, the fourth anoxic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zone, the macroporous resin sponge aerobic biochemical zone and the inclined plate sedimentation separation zone. The invention can satisfy the function of removing phosphorus and nitrogen at the same time of removing COD from dispersed domestic wastewater, does not need the adding process, reduces the tedious treatment process and the cost of reagents, and improves the automation degree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级组合式生活污水净化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多级组合式生活污水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小城镇和农村地区,污水因管网覆盖率低和处理设备缺乏,而难做到统一收集处理,在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问题需得到科学的解决,才有助于可持续发展。对于广大乡村而言,污水收集困难,污水排放量较小,水质、水量波动大,村镇污水处理不能照搬大中城市的污水处理技术,针对家庭生活污水处理,除了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方法外,还需要结合农村实际情况,针对性开发出一系列适应农村污水处理的装置,以便克服现有污水净化方法存在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级组合式生活污水净化系统,以满足分散生活废水在去除COD的同时实现除磷脱氮的功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级组合式生活污水净化系统,包括箱体、进水管、第一污水支管、第二污水支管、第三污水支管、第一曝气支管、第二曝气支管、第三曝气支管、第四曝气支管、曝气主管、风机、斜板和出水管;所述箱体由多个竖直布置的隔板分隔成第一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第一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第二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第二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第三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第三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第四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大孔树脂海绵好氧生化区和斜板沉淀分离区,所述第一污水支管、第二污水支管和第三污水支管的上端均与所述进水管连接,所述第一污水支管、第二污水支管和第三污水支管的下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第二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和第三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的下部,所述第一曝气支管、第二曝气支管、第三曝气支管和第四曝气支管的上端均与所述曝气主管连接,所述曝气主管又与所述风机连接,所述第一曝气支管、第二曝气支管、第三曝气支管和第四曝气支管的下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第二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第三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和大孔树脂海绵好氧生化区的下部,所述第一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第二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和第三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内均设有弹性填料,所述第一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第二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第三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和大孔树脂海绵好氧生化区内分别设有铝钙粉+活性污泥、海绵铁粉+活性污泥、刨花铁+活性污泥和大孔树脂海绵填料,所述第一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第二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第三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和第四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的上部分别通过溢流堰与所述第一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第二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第三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和大孔树脂海绵好氧生化区的上部连通,所述第一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第二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和第三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的下部分别通过开口与所述第二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第三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和第四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的下部连通,所述大孔树脂海绵好氧生化区的下部通过开口与所述斜板沉淀分离区的下部连通,所述斜板沉淀分离区内设有斜板,所述斜板沉淀分离区的上部通过溢流堰与所述出水管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污水支管、第二污水支管和第三污水支管上均设有调节阀。优选的,所述第一曝气支管、第二曝气支管、第三曝气支管、第四曝气支管和曝气主管上均设有气量调节阀。优选的,所述第一曝气支管、第二曝气支管、第三曝气支管和第四曝气支管的下端均设有穿孔布气管。优选的,所述第一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第二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第三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和第四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的下端均为斜面结构。优选的,还包括回流泵、回流水管和联接管,所述回流泵设在所述大孔树脂海绵好氧生化区的下部,所述回流水管的下端与所述回流泵连接,上端通过所述联接管与所述第一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的上部连接。优选的,还包括挡网,所述挡网设在所述大孔树脂海绵好氧生化区内且位于所述大孔树脂海绵填料的上端。优选的,还包括排泥管和底泥收集管,所述排泥管设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底泥收集管与所述排泥管连接且位于所述箱体的下部。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长方体箱体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第一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第二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第二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第三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第三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第四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大孔树脂海绵好氧生化区和斜板沉淀分离区在所述箱体内成两排且依次布置。本专利技术的多级组合式生活污水净化系统由于特殊的填料装置而无需加药工序,减少了处理过程的繁琐和药剂的成本,使污水处理的自动化程度高方便运营,污水支管的设计方式使进水方式有效地为缺氧微生物提供营养进行生化反应,多段多级AO工艺是A2O的改良工艺,也能够更加合理分配碳源,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处理装置和操作简单方便易行,由于一体化于装置内部,具有较强的抗冲击性且占地面积小的优势,降低了污水处理装置的建造运行和维护费用以及设备故障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多级组合式生活污水净化系统的俯视图;图2为图1在A-A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图1在B-B方向的剖视图。图中,1:进水管;2:调节阀;3:第一污水支管;4:调节阀;5:第二污水支管;6:调节阀;7:第三污水支管;8:弹性填料;9:溢流堰;10:隔板;11:隔板;12:隔板;13:隔板;14:隔板;15:隔板;16:隔板;17:隔板;18:斜板;19:铝钙粉+活性污泥;20:海绵铁粉+活性污泥;21:刨花铁+活性污泥;22:大孔树脂海绵填料;23:挡网;24:出水孔;25:回流泵;26:回流水管;27:联接管;28:出水管;29:风机;30:曝气主管;31:气量调节阀;32:气量调节阀;33:第一曝气支管;34:穿孔布气管;35:气量调节阀;36:第二曝气支管;37:气量调节阀;38:第四曝气支管;39:气量调节阀;40:第三曝气支管;41:底泥收集管;42:排泥管;43:箱体;101:第一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102:第一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103:第二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104:第二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105:第三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106:第三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107:第四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108:大孔树脂海绵好氧生化区;109:斜板沉淀分离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级组合式生活污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43)、进水管(1)、第一污水支管(3)、第二污水支管(5)、第三污水支管(7)、第一曝气支管(33)、第二曝气支管(36)、第三曝气支管(40)、第四曝气支管(38)、曝气主管(30)、风机(29)、斜板(18)和出水管(28);所述箱体(43)由多个竖直布置的隔板分隔成第一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101)、第一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102)、第二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103)、第二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104)、第三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105)、第三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106)、第四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107)、大孔树脂海绵好氧生化区(108)和斜板沉淀分离区(109),所述第一污水支管(3)、第二污水支管(5)和第三污水支管(7)的上端均与所述进水管(1)连接,所述第一污水支管(3)、第二污水支管(5)和第三污水支管(7)的下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101)、第二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103)和第三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105)的下部,所述第一曝气支管(33)、第二曝气支管(36)、第三曝气支管(40)和第四曝气支管(38)的上端均与所述曝气主管(30)连接,所述曝气主管(30)又与所述风机(29)连接,所述第一曝气支管(33)、第二曝气支管(36)、第三曝气支管(40)和第四曝气支管(38)的下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102)、第二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104)、第三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106)和大孔树脂海绵好氧生化区(108)的下部,所述第一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101)、第二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103)和第三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105)内均设有弹性填料(8),所述第一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102)、第二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104)、第三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106)和大孔树脂海绵好氧生化区(108)内分别设有铝钙粉+活性污泥(19)、海绵铁粉+活性污泥(20)、刨花铁+活性污泥(21)和大孔树脂海绵填料(22),所述第一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101)、第二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103)、第三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105)和第四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107)的上部分别通过溢流堰(9)与所述第一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102)、第二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104)、第三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106)和大孔树脂海绵好氧生化区(108)的上部连通,所述第一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102)、第二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104)和第三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106)的下部分别通过开口与所述第二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103)、第三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105)和第四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107)的下部连通,所述大孔树脂海绵好氧生化区(108)的下部通过开口与所述斜板沉淀分离区(109)的下部连通,所述斜板沉淀分离区(109)内设有斜板(18),所述斜板沉淀分离区(109)的上部通过溢流堰(9)与所述出水管(2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组合式生活污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43)、进水管(1)、第一污水支管(3)、第二污水支管(5)、第三污水支管(7)、第一曝气支管(33)、第二曝气支管(36)、第三曝气支管(40)、第四曝气支管(38)、曝气主管(30)、风机(29)、斜板(18)和出水管(28);所述箱体(43)由多个竖直布置的隔板分隔成第一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101)、第一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102)、第二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103)、第二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104)、第三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105)、第三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106)、第四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107)、大孔树脂海绵好氧生化区(108)和斜板沉淀分离区(109),所述第一污水支管(3)、第二污水支管(5)和第三污水支管(7)的上端均与所述进水管(1)连接,所述第一污水支管(3)、第二污水支管(5)和第三污水支管(7)的下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101)、第二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103)和第三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105)的下部,所述第一曝气支管(33)、第二曝气支管(36)、第三曝气支管(40)和第四曝气支管(38)的上端均与所述曝气主管(30)连接,所述曝气主管(30)又与所述风机(29)连接,所述第一曝气支管(33)、第二曝气支管(36)、第三曝气支管(40)和第四曝气支管(38)的下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102)、第二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104)、第三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106)和大孔树脂海绵好氧生化区(108)的下部,所述第一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101)、第二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103)和第三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105)内均设有弹性填料(8),所述第一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102)、第二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104)、第三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106)和大孔树脂海绵好氧生化区(108)内分别设有铝钙粉+活性污泥(19)、海绵铁粉+活性污泥(20)、刨花铁+活性污泥(21)和大孔树脂海绵填料(22),所述第一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101)、第二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103)、第三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105)和第四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107)的上部分别通过溢流堰(9)与所述第一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102)、第二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104)、第三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106)和大孔树脂海绵好氧生化区(108)的上部连通,所述第一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102)、第二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104)和第三好氧活性污泥氧化区(106)的下部分别通过开口与所述第二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103)、第三缺氧生物接触氧化区(1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芝候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