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兼平时两用双速风机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74721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防兼平时两用双速风机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外壳,控制器外壳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气箱和第三气箱,第二气箱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气箱,且第一气箱和第二气箱固定连接,第二气箱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气箱,第一气箱的顶部设置有左固定器,左固定器的顶部设置有小接头,小接头的顶部贯穿设置有连接管,且连接管与左固定器通过小接头固定连接,连接管的一端设置有右固定器,控制器外壳的正面设置有出风管,且出风管与控制器外壳固定连接,这样设计的消防兼平时两用双速风机控制器构造简单,使用方便,在针对与消防领域来说,在灭火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风流将储存在其中的水,以水雾的方式吹出,使得灭火的效果事半功倍。

A Dual-Speed Fan Controller for Fire Protection and Peacetime Us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re fighting and peacetime dual-speed fan controller, which comprises a controller shell. The top of the controller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gas box and a third gas box. The top of the second gas box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as box, and the first gas box and the second gas box are fixedly connected. The top of the second gas box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as box, and the top of the first gas box is provided with a left fixator and the left solid. The top of the stator is provided with a small joint, the top of the small joint is perforated with a connecting pipe, and the connecting pipe is fixed with the left fixator through the small joint. The end of the connecting pipe is fixed with a right fixator. The front of the controller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outlet pipe, and the air outlet pipe is fixed with the controller shell. Convenient, in the field of fire fighting, in the process of fire extinguishing, water stored in it can be blown out in the form of water mist by air flow, making the effect of fire extinguishing more effective than half the eff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防兼平时两用双速风机控制器
本技术风机领域,具体为一种消防兼平时两用双速风机控制器。
技术介绍
风机控制器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消防领域;风机控制装置是控制风机运行的控制设备,风机控制器也相应的有所不同,生产和工作中常遇到需要控制的双速风机,双速风机能够高速运行,也能低速运行,给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但现有的风机控制器内要装电源变压器,继电器,转换开关,按钮,指示灯,报警器等,控制箱内器件多,体积大,控制接线多,控制接线复杂,故障点多,可靠性差,不便维修,而且针对与消防而言现在已有的风机控制器,只能通过风来将火扑灭,这样子的风机控制器作用就有一定的局限性了。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消防兼平时两用双速风机控制器,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防兼平时两用双速风机控制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构造麻烦和针对与消防来说,只能利用风来将火扑灭,作用效果有一定的局限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防兼平时两用双速风机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外壳,所述控制器外壳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气箱和第三气箱,所述第二气箱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气箱,且所述第一气箱和第二气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箱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气箱,所述第一气箱的顶部设置有左固定器,所述左固定器的顶部设置有小接头,所述小接头的顶部贯穿设置有连接管,且所述连接管与左固定器通过小接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设置有右固定器,所述控制器外壳的正面设置有出风管,且所述出风管与控制器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循环气箱和进风气箱,所述控制器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压风机外壳,所述压风机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螺扣和压风机侧板,所述控制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增压箱,所述第一增压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阻挡器,且所述第一增压箱与第一阻挡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阻挡器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储气箱,所述第一储气箱的底部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设置第一储水箱,且所述进气管与第一储水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储水箱的正面设置有平衡网,所述平衡网的正面设置有第二储水箱,所述第二储水箱的顶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储气箱,所述第二储气箱的一侧设置隔板,且所述第二储气箱与第一储气箱通过隔板进行分隔,所述第二储气箱的正面设置有排气管,所述第二储气箱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阻挡器,所述第二阻挡器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增压箱。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箱呈“圆饼状”,且所述第一气箱的内部镂空,同时所述第一气箱的外壁厚度为两毫米。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气箱钨钢加工而成,且所述循环气箱的外形为“半圆柱形”,同时所述循环气箱与控制器外壳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储气箱由加工聚乙烯加工而成,且所述第一储气箱与第一增压箱设置在同一直线上,同时所述第一储气箱的内部直径为二十厘米。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储水箱与第二储水箱的体积相等,且所述第一储水箱的内表面光滑,同时所述第一储水箱与进气管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平衡网单向通水材料加工而成,且所述平衡网的厚度为五毫米,同时所述平衡网的网孔的直径为十纳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风机控制器时平常使用时,风进入进风气箱,然后在通过进风气箱进入到循环气箱中,气体在循环气箱中进行循环流动,固体颗粒在离心作用下会撞击到循环气箱的内壁上,随之固体颗粒会随内壁滑落,循环气箱可以使得进入其中的气体在这里进行循环,因为在火灾现场气体中很可能存在烟雾,这样长时间的积累会导致风机控制器内部被堵塞,然而这里设计的循环气箱可以使得进入的气体,先在循环气箱中进行循环将进入的固体颗粒等杂物过滤,然后过滤之后的气体,进入到第一增压箱中,再由第一增压箱进入到第二气箱中,当第二气箱中的气体的压力增到一定程度后,随之气体进入第一气箱中,在第一气箱中继续的增压,这里设置的第一气箱可以使得进入到其的气体能够在储存在这里,而且随着其中的气体逐渐的增多,其中的气压也不断的增大,知道气体的压强达到一定程度时,气体进入到连接管中,随后气体进入到第三气箱中,在第三气箱又进行加压,到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气体进入到第一储气箱,第一储气箱可以储存一定量的气体,因为这里的气体的压强需要带动水雾,并且将水雾快速的喷出,所以进入到第一储气箱中的气体会越来越多,压强也会逐渐的增大,所以这里设置的第一储气箱能将气体压强增大到一定的限度,再由第一储气箱通过第一阻挡器进入到第二储气箱中,随后气体由排气管冲出,工作完成,当风机控制器在进行消防作业时,风进入进风气箱,然后在通过进风气箱进入到循环气箱中,气体在循环气箱中进行循环流动,固体颗粒在离心作用下会撞击到循环气箱的内壁上,随之固体颗粒会随内壁滑落,然后过滤之后的气体,进入到第一增压箱中,气体再由第一增压箱通过第一阻挡器进入第一储气箱,然后气体会在第一储气箱不断的累积,直到气体的压强达到一定限度时,气体将进入到第一储水箱中,随之会将第一储水箱中的气体冲起,第一储水箱主要的目的是将水储存在其中,与在第一储气箱中的高压气体还有平衡网进行配合,更够形成高流速水雾,使得风机控制器的灭火作用更加的显著,被冲起的水又在后面高压强的气体带动下撞击平衡网上,水撞击在平衡网上,随后散开形成水雾,在高速气体的带动下,穿过平衡网,进入到第二储气箱中,高速水雾在由排气管排出,这样设计的消防兼平时两用双速风机控制器构造简单,使用方便,在针对与消防领域来说,在灭火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风流将储存在其中的水,以水雾的方式吹出,使得灭火的效果事半功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中:1、连接管,2、小接头,3、左固定器,4、第一气箱,5、第二气箱,6、控制器外壳,7、压风机外壳,8、固定螺扣,9、压风机侧板,10、出风管,11、第三气箱,12、右固定器,13、循环气箱,14、进风气箱,15、第一增压箱,16、第一阻挡器,17、第一储气箱,18、进气管,19、第一储水箱,20、平衡网,21、第二储水箱,22、出水管,23、隔板,24、第二储气箱,25、排气管,26、第二阻挡器,27、第二增压箱。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防兼平时两用双速风机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外壳(6),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外壳(6)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气箱(5)和第三气箱(11),所述第二气箱(5)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气箱(4),且所述第一气箱(4)和第二气箱(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箱(4)的顶部设置有左固定器(3),所述左固定器(3)的顶部设置有小接头(2),所述小接头(2)的顶部贯穿设置有连接管(1),且所述连接管(1)与左固定器(3)通过小接头(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1)的一端设置有右固定器(12),所述控制器外壳(6)的正面设置有出风管(10),且所述出风管(10)与控制器外壳(6)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外壳(6)的一侧设置有循环气箱(13)和进风气箱(14),所述控制器外壳(6)的底部设置有压风机外壳(7),所述压风机外壳(7)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螺扣(8)和压风机侧板(9),所述控制器外壳(6)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增压箱(15),所述第一增压箱(15)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阻挡器(16),且所述第一增压箱(15)与第一阻挡器(16)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阻挡器(16)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储气箱(17),所述第一储气箱(17)的底部设置有进气管(18),所述进气管(18)的一端设置第一储水箱(19),且所述进气管(18)与第一储水箱(1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储水箱(19)的正面设置有平衡网(20),所述平衡网(20)的正面设置有第二储水箱(21),所述第二储水箱(21)的顶部设置有出水管(22),所述出水管(2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储气箱(24),所述第二储气箱(24)的一侧设置隔板(23),且所述第二储气箱(24)与第一储气箱(17)通过隔板(23)进行分隔,所述第二储气箱(24)的正面设置有排气管(25),所述第二储气箱(24)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阻挡器(26),所述第二阻挡器(26)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增压箱(2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兼平时两用双速风机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外壳(6),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外壳(6)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气箱(5)和第三气箱(11),所述第二气箱(5)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气箱(4),且所述第一气箱(4)和第二气箱(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箱(4)的顶部设置有左固定器(3),所述左固定器(3)的顶部设置有小接头(2),所述小接头(2)的顶部贯穿设置有连接管(1),且所述连接管(1)与左固定器(3)通过小接头(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1)的一端设置有右固定器(12),所述控制器外壳(6)的正面设置有出风管(10),且所述出风管(10)与控制器外壳(6)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外壳(6)的一侧设置有循环气箱(13)和进风气箱(14),所述控制器外壳(6)的底部设置有压风机外壳(7),所述压风机外壳(7)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螺扣(8)和压风机侧板(9),所述控制器外壳(6)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增压箱(15),所述第一增压箱(15)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阻挡器(16),且所述第一增压箱(15)与第一阻挡器(16)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阻挡器(16)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储气箱(17),所述第一储气箱(17)的底部设置有进气管(18),所述进气管(18)的一端设置第一储水箱(19),且所述进气管(18)与第一储水箱(1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储水箱(19)的正面设置有平衡网(20),所述平衡网(20)的正面设置有第二储水箱(21),所述第二储水箱(21)的顶部设置有出水管(22),所述出水管(22)的一端设置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春呈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成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