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非规则转筒的有机污染土壤间接热脱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7399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非规则转筒的有机污染土壤间接热脱附装置,属于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原土进料装置、回转外热式反应器和净土出料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传热强化的外热回转式有机污染土壤热脱附装置,该装置在相同单位处理能耗的情况下具有较大的处理量和较小的处理面积。

An Indirect Thermal Desorption Device for Organic Polluted Soil with Irregular Ro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direct thermal desorption device for organic contaminated soil with an irregular rotary drum,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oil remediation in contaminated sites. The device comprises a raw soil feeding device, a rotary external heat reactor and a clean soil discharg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external heat rotary thermal desorption device for organic contaminated soil with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which has a larger capacity and a smaller processing area under the same unit energy consump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非规则转筒的有机污染土壤间接热脱附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染场地土壤修复
,适用于有机污染场地土壤的修复,具体涉及一种带有非规则转筒的有机污染土壤间接热脱附装置。
技术介绍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当排入土壤的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自净能力时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发生了土壤污染。目前污染严重的场地主要包括化工厂、农药厂、冶炼厂、加油站、化学品储罐等,这类场地的污染物主要以有机污染为主,根据其熔沸点的差异又可分为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持久性有机物及农药等。这类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包括焚烧(水泥窑协同处置)、植物修复、生物修复、化学修复及热脱附等,其中热脱附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修复周期短、装置可移动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挥发/半挥发性有机污染场地修复,美国EPA统计显示欧美场地修复案例中热脱附占20~30%,是场地修复主要技术之一。热脱附技术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加热,使开挖的污染土壤加热至目标污染物的沸点以上,通过控制系统温度和物料停留时间有选择地使污染物气化挥发,使目标污染物与土壤颗粒分离、去除。热脱附系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热脱附系统,即采用热烟气直接接触加热土壤至指定温度,该系统换热效率较高,但由于脱附出的有机污染物直接进入烟气中,尾气的处理量和处理难度较大,处理成本较高;另一种是间接热脱附系统,即将土壤和热烟气隔开,通过热螺旋或者空心浆叶反应器间接加热土壤,尾气处理量较小,处理难度较低,但由于现有技术的热螺旋间接热脱附传热效率较低,同时螺旋转动中与土壤接触,磨损严重,故障率高,更换困难。专利CN201510207851.8公开一种土壤间接热脱附装置,以天然气、柴油或生物质燃料,用两段式绞龙间接热脱附装置对土壤进行处理,第一段绞龙主要对土壤进行干燥,第二段绞龙对土壤进行热脱附,热脱附温度为200~650℃。专利CN201721127402.3和CN201621177931.X专利技术了一种间接换热的热螺旋反应器,有些还使用外热式绞龙热脱附机作为其核心部件,由于这种外热式绞龙热脱附机对含水、含油率较高的物料来说,常常存在粘结问题,热效率非常低,由于受热螺旋本身结构的限制,其单机处理量较低,一般为1.5t/h,当需更大处理量时只能采取多机并联,系统复杂,占地面积大,且由于热脱附装置通常需要可移动、快速组装,并联级数受到限制,通常不超过两级,单套设备处置能力不超过3t/h。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带有非规则转筒的有机污染土壤间接热脱附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带有非规则转筒的有机污染土壤间接热脱附装置,该装置包括原土进料装置、回转外热式反应器、净土出料装置;所述的原土进料装置包含依次相连的原土进料口、上料气锁和进料螺旋输送机;所述的净土出料装置包含有下料气锁和净土出料口;所述回转外热式反应器包含有回转筒体、壳体、前端板和后端板,且所述的回转筒体、壳体、前端板和后端板封闭形成传热空腔;所述的传热空腔被前隔板和后隔板分成外空腔和内空腔,外空腔的一端与筒外烟气进口相贯通,另一端与筒外烟气出口相贯通;内空腔的一端与筒内烟气进口相贯通,另一端与筒内烟气出口相贯通;所述的回转筒体内设有内管束,内管束的两端分别穿过回转筒体后与内空腔连通但与被处理土壤隔绝;且所述回转筒体的外筒璧为表面设有凸起的非规则圆筒。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所述凸起为多边形面或圆弧面或椭圆弧曲面或s形面。在一些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多边形面为圆弧面或s形面。在一些更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回转筒体的截面上至少设有8个凸起,且凸起的底边宽度≥60㎜。在一些最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回转筒体的内包络和外包络均为圆。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所述凸起是以回转筒体中心轴为中心的螺旋状;优选:凸起螺旋状的螺距不大于回转筒体长度。在一些具体的技术方案中:螺旋状的回转筒体是将回转筒体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旋转,筒体凸起形成螺旋状,可显著增加筒体的外表面面积,增强筒外烟气与筒体的换热效果;且可在筒体的内表面形成螺旋状凹状通道,延长土壤在筒内的停留时间,在同样的筒体长度下可以停留更长的时间,从而在不改变占地面积的情况下增加单位时间处理能力;或是在同样的处理能力下筒体长度缩短,从而在同等的单位时间处理能力下减少设备占地面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回转筒体的前端与驱动轴相连接支撑在前托轮组件上,回转筒体穿过后端板并支撑在后托轮组件上,驱动轴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旋转。在一些优选的技术方案中:驱动轴通过前筒体密封与前端板进行密封,回转筒体通过后筒体密封与后端板进行密封。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所述内管束包含有至少一组直管和弯头相连组成的管组,直管穿过管板后与管板固定,弯头穿过回转筒体后与回转筒体固定且与内空腔连通。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内管束占回转筒体内的有效空间不超过30%;优选:所述的内管束占回转筒体内的有效空间为12~2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内管束与沿回转筒体的内壁的圆周均布,直管壁面离回转筒体内壁面的距离为0.5~1.5d,其中所述的d为直管内直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内管束沿回转筒体的中心轴均布,最外圈直管壁面离回转筒体内壁面的距离为0.5~0.85D,所述的D为回转筒体内直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所述直管为螺旋槽纹管、缩纹管或内翅片管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些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传热空腔体积为回转筒体内腔体积的60~90%;在一些更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回转筒体的中心线相对于壳体中心线往出料端倾斜0~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所述回转筒体的内腔设置有螺旋导料板和/或扬料板;在一些具体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轴为中空结构,进料螺旋输送机安装在驱动轴内,进料螺旋输送机的出料端伸入回转筒体15~40mm。在一些具体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回转筒体采用耐热不锈钢材料,外部壳体为耐火纤维结构;在一些具体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壳体的内壁设有隔热保温层。在一些具体的技术方案中:驱动装置包含有与驱动轴相连接的驱动齿轮以及和驱动齿轮配合的驱动电机。在一些具体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原土进料装置、净土出料装置与回转筒体相连通,回转筒体的净土出料装置侧设有热脱附气出口。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所述筒内烟气进口的温度为100℃~60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所述筒外烟气进口的温度为100℃~60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所述线筒外烟气进口的温度比筒内烟气进口的温度高50℃~10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电机变频调速,调速范围0.1-3r/min。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前滚圈位于回转筒体首部,前端板外侧,后滚圈位于回转筒体尾部,后端板外侧。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尾罩安装在回转筒体尾端,与回转筒体内联通且设有旋转密封装置。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加强筋和人孔位于壳体上,加强筋起加强结构,人孔用于检修。回转筒体连接段位于前筒体密封和前滚圈之间。在另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回转筒体的内璧是与外筒璧匹配的结构或者所述回转筒体的内璧的凹陷部位为实心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非规则转筒的有机污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非规则转筒的有机污染土壤间接热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原土进料装置(101)、回转外热式反应器(102)、净土出料装置(103);所述的原土进料装置(101)包含依次相连的原土进料口(1)、上料气锁(2)和进料螺旋输送机(3);所述的净土出料装置(103)包含有下料气锁(12)和净土出料口(13);所述回转外热式反应器(102)包含有回转筒体(18)、壳体(11)、前端板(25)和后端板(26),且所述的回转筒体(18)、壳体(11)、前端板(25)和后端板(26)封闭形成传热空腔(28),烟气进口(501)和烟气出口(502)位于传热空腔(28)两端;所述回转筒体(18)与筒外烟气接触部分为非规则圆筒,所述的非规则圆筒的外筒璧为表面设有凸起的非规则圆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非规则转筒的有机污染土壤间接热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原土进料装置(101)、回转外热式反应器(102)、净土出料装置(103);所述的原土进料装置(101)包含依次相连的原土进料口(1)、上料气锁(2)和进料螺旋输送机(3);所述的净土出料装置(103)包含有下料气锁(12)和净土出料口(13);所述回转外热式反应器(102)包含有回转筒体(18)、壳体(11)、前端板(25)和后端板(26),且所述的回转筒体(18)、壳体(11)、前端板(25)和后端板(26)封闭形成传热空腔(28),烟气进口(501)和烟气出口(502)位于传热空腔(28)两端;所述回转筒体(18)与筒外烟气接触部分为非规则圆筒,所述的非规则圆筒的外筒璧为表面设有凸起的非规则圆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非规则转筒的有机污染土壤间接热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回转筒体(18)的前端与驱动轴(27)相连接支撑在前托轮组件(6)上,回转筒体(18)穿过后端板(16)并支撑在后托轮组件(7)上,驱动轴(27)通过驱动装置(4)驱动旋转;优选:驱动轴(27)通过前筒体密封(20)与前端板(28)进行密封,回转筒体(18)通过后筒体密封(21)与后端板(26)进行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非规则转筒的有机污染土壤间接热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多边形面或圆弧面或椭圆弧曲面或s形面;优选:所述的多边形面为圆弧面或s形面;进一步优选:所述回转筒体(18)的截面上至少设有8个凸起,且凸起的底边宽度≥60㎜;最优选:所述回转筒体(18)的内包络和外包络均为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非规则转筒的有机污染土壤间接热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永贤徐海涛张胜田陈纪赛陈英文张小荣王小峰章利伟邓梅张雪英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船绿洲环保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