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板组件及压力烹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7206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板组件及压力烹饪装置,压力烹饪装置包括煲体和上盖,煲体具有中板组件和内锅,中板组件包括中板和安装在中板底部的加强板,中板上设有与内锅配合的安装口,加强板包括前加强板、后加强板和与安装口同心的环形加强板,环形加强板与安装口的边缘相固定,前加强板安装在环形加强板的前方并与中板相固定,后加强板安装在环形加强板的后方并与中板相固定。本方案提供的中本加强板分成前加强板、后加强板和环形加强板三部分,这样每块加强板的面积较小,抗扭曲能力强,平面度误差小,因此将三块加强板固定到中板底部后,可对中板起到良好的定型作用,可有效提升中板的结构强度,从而防止中板扭曲变形。

Medium Plate Components and Pressure Cooking Device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edium plate assembly and a pressure cooking device. The pressure cooking device includes a cooker body and an upper cover. The cooker body has a medium plate assembly and an inner pot. The medium plate assembly includes a medium plate and a reinforcing plate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middle plate. The middl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n installation opening matched with the inner pot. The reinforcing plate includes a front reinforcing plate, a rear reinforcing plate and a ring reinforcing plate concentric with the installation mouth. The front reinforcement plate is fixed in front of the ring reinforcement plate and in the middle plate, and the rear reinforcement plate is fixed in the rear of the ring reinforcement plate and in the middle plate. In this scheme, the medium-sized reinforcing plat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front reinforcing plate, rear reinforcing plate and annular reinforcing plate. In this way, each reinforcing plate has smaller area, stronger anti-distortion ability and smaller flatness error. Therefore, fixing the three reinforcing plates to the bottom of the middle plate can play a good role in setting the middle plate, which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structural strength of the middle plate and prevent the distortion of the middle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板组件及压力烹饪装置
本技术涉及烹饪装置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板组件,及一种具有上述中板组件的压力烹饪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压力烹饪装置包括煲体和上盖,煲体具有中板和内锅,中板上设有与内锅配合的安装口,中板通常为注塑件,压力烹饪装置加热食物的过程中,中板长时间处于压力环境下,导致中板容易在锅内压力作用下扭曲变形。为解决中板变形问题,现有方案通常在中板底部安装一整块中板加强板,中板加强板形状与中板适配,将中板底部覆盖,用以加强中板的结构强度,但由于中板加强板的面积较大,且位于安装口两侧的部分又比较窄,导致中板加强板自身抗扭曲能力就比较差,且中板加强板面积大导致其安装难度也比较大,将中板加强板与中板装配过程中,中板加强板就可能已经产生了一定扭曲变形,使得中板加强板平面度误差较大,以致装配后不但对中板起到良好的定型作用,反而容易引起中板扭曲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止中板扭曲变形的中板组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板组件,用于压力烹饪装置,压力烹饪装置包括煲体和上盖,所述煲体具有所述中板组件和内锅,所述中板组件包括中板和安装在所述中板底部的加强板,所述中板上设有与所述内锅配合的安装口,所述加强板包括前加强板、后加强板和与所述安装口同心的环形加强板,所述环形加强板与所述安装口的边缘相固定,所述前加强板安装在所述环形加强板的前方并与所述中板相固定,所述后加强板安装在所述环形加强板的后方并与所述中板相固定。本方案提供的中本加强板分成前加强板、后加强板和环形加强板三部分,这样每块加强板的面积较小,抗扭曲能力强,平面度误差小,因此将三块加强板固定到中板底部后,可对中板起到良好的定型作用,可有效提升中板的结构强度,从而防止中板扭曲变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安装口的左边沿和右边沿与所述中板的左边沿和右边沿间分别形成强受力部,所述环形加强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覆盖所述强受力部。中板安装口左右两侧较窄,是最容易变形的强受力部,由于环形结构的抗扭曲性能好,为此本方案通过环形加强板对安装口周边区域进行加强,环形加强板的左右两侧固定在中板两侧的强受力区上并覆盖强受力区,使强受力区的结构强度整体增强,从而有效防止中板强受力区扭曲变形。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中板的后端设有用于装配铰链组件的铰链支撑凸台,所述铰链支撑凸台上设有插槽,所述后加强板的后端设有与所述插槽适配的凸台加强筋,所述凸台加强筋插入所述插槽。本方案在铰链支撑凸台上设置插槽,并在后加强板上设置凸台加强筋,凸台加强筋插入插槽内,以提升铰链支撑凸台的结构强度,从而避免产品使用时铰链支撑凸台出现损坏问题。其中优选地,后加强板的后端局部向上弯折形成凸台加强筋。插槽的深度在20mm~40mm的范围内,凸台加强筋的高度与插槽的深度适配,同样在20mm~40mm的范围内。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插槽具有相对设置的前槽壁和后槽壁,所述前槽壁和所述后槽壁间设有至少一条连接筋,所述连接筋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前槽壁和所述后槽壁相连,所述凸台加强筋上设有与所述连接筋适配的缺口。这样设计插入插槽的凸台加强筋和连接前后槽壁的连接筋都可起到提升铰链支撑凸台结构强度的目的,因此在凸台加强筋和连接筋共同作用下可进一步提升铰链支撑凸台的结构强度,从而进一步降低铰链支撑凸台损坏的可能。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环形加强板的边缘设有与所述环形加强板垂直的第一加强筋,所述前加强板的边缘设有与所述前加强板垂直的第二加强筋,所述后加强板的边缘设有与所述后加强板垂直的第三加强筋。本方案在三块加强板的边缘分别设置加强筋,这样可提升三块加强板的结构强度,使加强板不易扭曲变形,因此加强板与中板固定后,对中板强度提升效果更好,从而可有效防止中板扭曲变形。其中优选地,环形加强板的边缘通过弯折形成第一加强筋,前加强板的边缘通过弯折形成第二加强筋,后加强板的边缘通过弯折形成第三加强筋。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前加强板的后端设有向前凹陷的第一弧形凹陷部,所述后加强板的前端设有向后凹陷的第二弧形凹陷部。本方案中,前加强板后端设有与环形加强板配合的第一弧形凹陷部,后加强板前端设有与环形加强板配合的第二弧形凹陷部,三块加强板固定到中板上后,将中板底部覆盖,从而提升中板整体的结构强度,保证烹饪时中板不会发生弹性变形,这样可在烹饪过程中保证煲体与盖体的间隙不变,将二者间隙始终保持在2.5mm以内,已达到良好的密封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环形加强板、所述前加强板和所述后加强板分别通过螺钉与所述中板固定连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环形加强板的前端设有前压板、后端设有后压板,所述前压板压紧所述前加强板并通过螺钉与所述中板固定连接,所述后压板压紧所述后加强板并通过螺钉与所述中板固定连接。中板组件装配时,先将前加强板和后加强板分别固定到中板的前部后后部,然后将环形加强板安装到中板安装口边缘,并使前、后压板分别压住前、后加强板,其中,前、后压板以及前、后加强板与压板配合部位分别设有螺钉孔,螺钉穿过压板和加强板上的螺钉孔与中板固定连接,从而将压板固定,这样设计通过螺钉将三个加强板刚性连接成一个成体,从而可提升中板整体的结构强度,防止中板由相邻加强板接缝位置弯曲的问题发生。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环形加强板、所述前加强板和所述后加强板均为钣金件。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力烹饪装置,包括本技术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中板组件。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压力烹饪装置,具有本技术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中板组件,因此该压力烹饪装置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中板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地,本方案提供的压力烹饪装置既包括以电热盘等电热装置作为加热部件的产品,例如电压力锅等,也包括以微波发生装置作为加热部件的产品,例如压力微波养生炉等。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中板组件的爆炸图;图2是图1中所示中板组件装配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所示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所示中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所示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所示后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至图6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中板,11安装口,12铰链支撑凸台,121插槽,1211连接筋,2环形加强板,21第一加强筋,22前压板,23后压板,3前加强板,31第二加强筋,32第一弧形凹陷部,4后加强板,41凸台加强筋,411缺口,42第三加强筋,43第二弧形凹陷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板组件,用于压力烹饪装置,所述压力烹饪装置包括煲体和上盖,所述煲体具有所述中板组件和内锅,所述中板组件包括中板和安装在所述中板底部的中板加强板,所述中板上设有与所述内锅配合的安装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加强板包括前加强板、后加强板和与所述安装口同心的环形加强板,所述环形加强板与所述安装口的边缘相固定,所述前加强板安装在所述环形加强板的前方并与所述中板相固定,所述后加强板安装在所述环形加强板的后方并与所述中板相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板组件,用于压力烹饪装置,所述压力烹饪装置包括煲体和上盖,所述煲体具有所述中板组件和内锅,所述中板组件包括中板和安装在所述中板底部的中板加强板,所述中板上设有与所述内锅配合的安装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加强板包括前加强板、后加强板和与所述安装口同心的环形加强板,所述环形加强板与所述安装口的边缘相固定,所述前加强板安装在所述环形加强板的前方并与所述中板相固定,所述后加强板安装在所述环形加强板的后方并与所述中板相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口的左边沿和右边沿与所述中板的左边沿和右边沿间分别形成强受力部,所述环形加强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覆盖所述强受力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的后端设有用于装配铰链组件的铰链支撑凸台,所述铰链支撑凸台上设有插槽,所述后加强板的后端设有与所述插槽适配的凸台加强筋,所述凸台加强筋插入所述插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具有相对设置的前槽壁和后槽壁,所述前槽壁和所述后槽壁间设有至少一条连接筋,所述连接筋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前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龙彭定元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