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双向菌棒注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7025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双向菌棒注水设备,包括第一竖直支架、第二竖直支架、软管和两个横向支架,两个横向支架之间滑动连接有同一个滑动板,滑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注水管,注水管的管壁固定连通有多个支管,支管远离注水管的一端通过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有针管,固定装置包括与针管的管壁固定连接的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环形卡块,针管外活动套设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外活动套设有第二套筒,第一套筒的筒壁均匀的开设有多个梯形孔,多个梯形孔内均活动设置有卡位钢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固定装置,能够轻松方便的完成对针管的拆卸和安装,能够避免菌棒在注水时移动,避免菌棒移动影响注水效果。

A New Two-way Bacterial Rod Water Injection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ovel bidirectional bacterial rod water injec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vertical bracket, a second vertical bracket, a hose and two transverse brackets. The two transverse brackets are slidingly connected with the same sliding plate,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liding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water injection pipe, the wall of the water injection pip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multiple branches, and the end of the branch pipe away from the water injection pipe is fixed by a fixing device. The fixed device consists of two symmetrically arranged ring chucks fixed to the wall of the needle tube. The outer movable sleeve of the needle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leeve, and the outer movable sleeve of the first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sleeve. The cylinder wall of the first sleeve is evenly opened with a plurality of trapezoidal holes, and the clamping steel beads are movably arranged in multiple trapezoidal holes. The utility model can easily and conveniently complete the disassembly and installation of the needle tube by setting a fixing device, avoid the movement of the bacterial rod during water injection, and avoid the influence of the movement of the bacterial rod on the water injec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双向菌棒注水设备
本技术涉及菌棒注水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双向菌棒注水设备。
技术介绍
香菇的生产经过发菌培养、转色、上架出菇等,其中出菇的环境湿度要求达到90%以上,所以需要对菌棒进行注水,以达到菌棒对湿度的要求。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20635404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向菌棒注水设备,包括设备架,设备架包括第一竖直支架、第二竖直支架和两个横向支架,横向支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竖直支架、第二竖直支架固定连接,两个横向支架上均设置滑轨,滑轨内滑动连接注水机构。上述专利中的双向菌棒注水设备存在以下不足:上述设备中的注水针在多次使用后会产生磨损,从而影响注水针的锋利性,影响注水效率,但上述设备中的注水针是焊接在底座上的,更换时较为不便,且上述设备的菌棒是直接放在载物台上,没有进行固定,注水时容易产生偏移,影响注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注水针更换不方便和菌棒易产生偏移影响注水效果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双向菌棒注水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双向菌棒注水设备,包括第一竖直支架、第二竖直支架、软管和两个横向支架,两个所述横向支架之间滑动连接有同一个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的管壁固定连通有多个支管,所述支管远离注水管的一端通过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有针管,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与针管的管壁固定连接的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环形卡块,所述针管外活动套设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外活动套设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筒壁均匀的开设有多个梯形孔,多个所述梯形孔内均活动设置有卡位钢珠,所述卡位钢珠通过梯形孔贯穿第一套筒的筒壁,所述第一套筒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挡块和第二环形挡块,所述第二环形挡块与支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的内筒壁固定连接有用于挤压卡位钢珠的环形挤压块,所述环形挤压块的下端与第二环形挡块的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压缩弹簧。优选的,所述横向支架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T型槽,所述T型槽内滑动连接有T型滑块,所述T型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置筒,所述安置筒靠近针管一侧的筒壁开设有条形孔。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筒内固定连接有密封圈。优选的,所述第二套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按压块。优选的,所述卡位钢珠的直径大于梯形孔的最小孔径。优选的,所述安置筒的筒壁开设有多个出水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双向菌棒注水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新型双向菌棒注水设备,通过设置的注水管、支管、针管、环形卡块、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卡位钢珠、第一环形挡块、第二环形挡块、环形挤压块和压缩弹簧,安装时,按动按压块,按压块带动第二套筒移动,第二套筒带动环形挤压块移动,环形挤压块不再挤压卡位钢珠,将针管插入第一套筒,松开按压块,环形挤压块挤压卡位钢珠,使卡位钢珠卡入两个环形卡块之间,完成对针管的安装,拆卸时,按动按压块,按压块带动第二套筒移动,第二套筒带动环形挤压块移动,环形挤压块不再挤压卡位钢珠,从而使卡位钢珠与环形卡块分离,解除针管和支管的限制关系,拔出针管,完成对针管的拆卸,本装置通过设置固定装置,能够轻松方便的完成对针管的拆卸和安装。2、该新型双向菌棒注水设备,通过设置的T型槽、T型滑块、安置筒和条形孔,将T型滑块卡入T型槽中,完成对安置筒的固定,将菌棒放在安置筒中,使菌棒在注水时不会移动,针管通过条形孔插入菌棒进行注水,本装置能够避免菌棒在注水时移动,避免菌棒移动影响注水效果。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装置,能够轻松方便的完成对针管的拆卸和安装,能够避免菌棒在注水时移动,避免菌棒移动影响注水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双向菌棒注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滑动板、2注水管、3支管、4针管、5环形卡块、6第一套筒、7第二套筒、8卡位钢珠、9第一环形挡块、10第二环形挡块、11环形挤压块、12压缩弹簧、13T型槽、14T型滑块、15安置筒、16条形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3,一种新型双向菌棒注水设备,包括第一竖直支架、第二竖直支架、和两个横向支架,两个横向支架之间滑动连接有同一个滑动板1,滑动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注水管2,注水管2的管壁固定连通有多个支管3,支管3远离注水管2的一端通过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有针管4,固定装置包括与针管4的管壁固定连接的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环形卡块5,针管4外活动套设有第一套筒6,第一套筒6外活动套设有第二套筒7,第一套筒6的筒壁均匀的开设有多个梯形孔,多个梯形孔内均活动设置有卡位钢珠8,卡位钢珠8通过梯形孔贯穿第一套筒6的筒壁,第一套筒6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挡块9和第二环形挡块10,第二环形挡块10与支管3固定连接,第二套筒7的内筒壁固定连接有用于挤压卡位钢珠8的环形挤压块11,环形挤压块11的下端与第二环形挡块10的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压缩弹簧12。横向支架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T型槽13,T型槽13内滑动连接有T型滑块14,T型滑块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置筒15,安置筒15靠近针管4一侧的筒壁开设有条形孔16。第一套筒6内固定连接有密封圈,防止水从第一套筒6与针管4的连接处泄漏。第二套筒7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按压块,便于移动第二套筒7。卡位钢珠8的直径大于梯形孔的最小孔径,避免卡位钢珠8脱离梯形孔。安置筒15的筒壁开设有多个出水孔,出水孔便于安置筒15内的水排出。本技术中,安装时,按动按压块,按压块带动第二套筒7移动,第二套筒7带动环形挤压11块移动,环形挤压块11不再挤压卡位钢珠8,将针管4插入第一套筒6,松开按压块,环形挤压块11挤压卡位钢珠8,使卡位钢珠8卡入两个环形卡块5之间,完成对针管4的安装,拆卸时,按动按压块,按压块带动第二套筒7移动,第二套筒7带动环形挤压块11移动,环形挤压块11不再挤压卡位钢珠8,从而使卡位钢珠8与环形卡块5分离,解除针管4和支管3的限制关系,拔出针管4,完成对针管4的拆卸,本装置通过设置固定装置,能够轻松方便的完成对针管4的拆卸和安装,将T型滑块14卡入T型槽13中,完成对安置筒15的固定,将菌棒放在安置筒15中,使菌棒在注水时不会移动,针管4通过条形孔16插入菌棒进行注水,本装置能够避免菌棒在注水时移动,避免菌棒移动影响注水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双向菌棒注水设备,包括第一竖直支架、第二竖直支架、和两个横向支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横向支架之间滑动连接有同一个滑动板(1),所述滑动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注水管(2),所述注水管(2)的管壁固定连通有多个支管(3),所述支管(3)远离注水管(2)的一端通过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有针管(4),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与针管(4)的管壁固定连接的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环形卡块(5),所述针管(4)外活动套设有第一套筒(6),所述第一套筒(6)外活动套设有第二套筒(7),所述第一套筒(6)的筒壁均匀的开设有多个梯形孔,多个所述梯形孔内均活动设置有卡位钢珠(8),所述卡位钢珠(8)通过梯形孔贯穿第一套筒(6)的筒壁,所述第一套筒(6)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挡块(9)和第二环形挡块(10),所述第二环形挡块(10)与支管(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7)的内筒壁固定连接有用于挤压卡位钢珠(8)的环形挤压块(11),所述环形挤压块(11)的下端与第二环形挡块(10)的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压缩弹簧(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双向菌棒注水设备,包括第一竖直支架、第二竖直支架、和两个横向支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横向支架之间滑动连接有同一个滑动板(1),所述滑动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注水管(2),所述注水管(2)的管壁固定连通有多个支管(3),所述支管(3)远离注水管(2)的一端通过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有针管(4),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与针管(4)的管壁固定连接的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环形卡块(5),所述针管(4)外活动套设有第一套筒(6),所述第一套筒(6)外活动套设有第二套筒(7),所述第一套筒(6)的筒壁均匀的开设有多个梯形孔,多个所述梯形孔内均活动设置有卡位钢珠(8),所述卡位钢珠(8)通过梯形孔贯穿第一套筒(6)的筒壁,所述第一套筒(6)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挡块(9)和第二环形挡块(10),所述第二环形挡块(10)与支管(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7)的内筒壁固定连接有用于挤压卡位钢珠(8)的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中祝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坤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