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必华专利>正文

一种稻虾共作生态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070083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稻虾共作生态养殖方法,通过养殖小龙虾不仅为水稻松土和去虫害,同时水稻在吸收水体中营养元素的特性和遮荫作用,不仅净化了养殖水体,还为小龙虾提供了栖息和隐蔽场所,为小龙虾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了小龙虾养殖产品品质,而且小龙虾新陈代谢产物,小龙虾粪便为水稻来年生产增加有机肥,可为水稻生长提供丰富的有机肥料,减少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相互促进生长,同时有效利用了稻田的空间,水质保持方面,土壤中及饲料中含有的有机成分,分解成氨,使水体中氨氮含量增高,水质容易富营养化,本发明专利技术养殖的小龙虾生长快、规格整齐,且不影响水稻的正常生产,一田两用,大大提高了收益。

An Eco-culture Method of Rice and Shrimp Co-cultiv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cological breeding method of rice-shrimp co-cultivation. By cultivating crayfish, not only the rice can loose soil and remove pests, but als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utrient elements absorbed by rice in the water body and the shading effect, it not only purifies the aquaculture water body, but also provides a habitat and shelter for crayfish, creates a good growth environment for crayfish and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crayfish culture products. Moreover, the metabolites of crayfish and crayfish manure increase organic fertilizer for rice production in the coming year, which can provide rich organic fertilizer for rice growth, reduce the use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and pesticides in rice planting process, promote each other's growth, and effectively utilize the space of paddy field, water quality conservation, organic components contained in soil and feed, decompose into ammonia, so as to make water body. With the increase of ammonia nitrogen content, the water quality is easy to be eutrophicated. The crayfish cultured by the invention grows fast and has neat specifications, and does not affect the normal production of rice, and can be used in both fields, thus greatly improving the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虾共作生态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水产综合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稻虾共作生态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小龙虾,又名克氏原螯虾,原产于北美洲,20世纪30年代从日本移入我国,长期处于自发野生状态。小龙虾以其独特的饮食文化和消费模式席卷全国,从田间地头登上城市经济的大舞台,成为我国淡水养殖中的一个重要养殖品种,发展迅猛,势不可挡。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政策创新,我国的农业经济效益不断增加。但是过度追求经济效益使农田中化肥、农药投入量、水产养殖加工饲料以及抗生素用量都大大增加。这种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农业经济模式,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使大量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形成农业面源污染。推广虾稻共作,既稳定粮食生产,又通过稻田为小龙虾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利用小龙虾消灭害虫,减少农药、鱼药使用,不但从源头上控制面源污染,而且能生产出适合更严格食品安全要求的农产品、水产品,以增加农民收入。现有的虾稻共作,其养殖方式较为简单,纯粹只是两者结合养殖,并没有解决养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因此,养殖效率等受到极大的限制。如何打破小龙虾繁育的瓶颈,探索高品质、既经济、又能批量生产、集中供应的繁育方式,全国各地各级专家和技术人员都在不断探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稻虾共作生态养殖方法,可大大提高养殖产量,并能产出无公害、绿色环保稻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稻虾共作生态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稻田整理:选择养殖小龙虾的稻田,沿田埂外缘开挖“一”或“L”型田边虾沟,沟深1-1.2米,沟宽4米,坡比1:1.5,田埂高于田面0.6-0.8米,顶部宽2-3米,田埂上设防逃网;对虾沟和稻田进行冻干、晾晒和消毒,向养殖田内罐水,水面高度为6-8cm;按照稻虾养殖沟水面面积25%-30%的量,在虾种投放前10-15天,在所述养虾沟里移栽水草;(2)虾苗投放:3月,待水草扎根发芽后,逐渐加水浸没水草末端15厘米,然后投放优质虾苗于虾沟,投放量7000-10000尾/亩,规格为70-200尾/500g,并适当投喂浸泡过的大豆和玉米等植物性蛋白饵料;(3)虾苗管理:当水温上升到16℃以上,每周投喂一次动物性饲料,用量为0.5-1.0kg/亩;每日傍晚还投喂一次人工饲料,投喂量为存虾重量的1-4%,以加快小龙虾的生长;(4)稻虾共作:6月初捕捉70-80%成虾,6月下旬,将虾沟中的水草翻耕作为绿肥,在秧苗和水稻移栽前7天,每亩施用农家肥200-300kg,复合肥40kg,均匀撒在田面并翻耕耙匀;水稻栽插密度为1.5万穴/亩;对秧苗和水稻浅水勤灌;待秧苗返青后,将虾沟浸水使虾苗进入稻田养殖,并适当补充虾苗;(5)预留虾种:8月下旬-9月底,留下部分成虾放入虾沟用于自然交配,适当投喂;在水稻破口前7天和破口期采用生物农药综合防治病虫害;(6)水稻收割:10月,收割水稻,留下部分粉碎的桔杆,晒田3-4天,然后浸水进入稻田,对稻田进行消毒7天后,移栽水草,待水草扎根发芽后,再加注水使虾沟和稻田成为一水体,龙虾亲本、新生虾苗则利用桔杆新发嫩芽作为饵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养殖小龙虾不仅为水稻松土和去虫害,同时水稻在吸收水体中营养元素的特性和遮荫作用,不仅净化了养殖水体,还为小龙虾提供了栖息和隐蔽场所,为小龙虾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了小龙虾养殖产品品质,而且小龙虾新陈代谢产物,小龙虾粪便为水稻来年生产增加有机肥,可为水稻生长提供丰富的有机肥料,减少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相互促进生长,同时有效利用了稻田的空间,水质保持方面,土壤中及饲料中含有的有机成分,分解成氨,使水体中氨氮含量增高,水质容易富营养化,本专利技术养殖的小龙虾生长快、规格整齐,且不影响水稻的正常生产,一田两用,大大提高了收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稻田整理:选择养殖小龙虾的稻田,沿田埂外缘开挖“一”型田边虾沟,沟深1米,沟宽4米,坡比1:1.5,田埂高于田面0.6-0.8米,顶部宽2-3米,田埂上设防逃网;对虾沟和稻田进行冻干、晾晒和消毒,向养殖田内罐水,水面高度为6-8cm;按照稻虾养殖沟水面面积30%的量,在虾种投放前10-15天,在所述养虾沟里移栽大薸、水浮萍和螺旋藻,其中大薸占水草总数的30%,水浮萍占40%,螺旋藻占30%;虾苗投放:3月,待水草扎根发芽后,逐渐加水浸没水草末端15厘米,然后投放优质虾苗于虾沟,投放量8000尾/亩,规格为150-180尾/500g,并适当投喂浸泡过的大豆和玉米等植物性蛋白饵料;虾苗管理:当水温上升到16℃以上,每周投喂一次动物性饲料,用量为0.5-0.8kg/亩;每日傍晚还投喂一次人工饲料,投喂量为存虾重量的1-4%,以加快小龙虾的生长;人工饲料为鱼粉、芝麻粕、高粱粉、啤酒糟、蝉蛹粉以及菌糠的混合物,且鱼粉、芝麻粕、高粱粉、啤酒糟、蝉蛹粉以及菌糠的质量比为5:2:1:1:0.5:0.2;稻虾共作:6月初捕捉70-80%成虾,6月下旬,将虾沟中的水草翻耕作为绿肥,在秧苗和水稻移栽前7天,每亩施用农家肥220kg,复合肥40kg,均匀撒在田面并翻耕耙匀;水稻栽插密度为1.5万穴/亩;对秧苗和水稻浅水勤灌;待秧苗返青后,将虾沟浸水使虾苗进入稻田养殖,并适当补充虾苗;预留虾种:8月下旬-9月底,留下部分成虾放入虾沟用于自然交配,适当投喂;在水稻破口前7天和破口期采用生物农药综合防治病虫害;水稻收割:10月,收割水稻,留下部分粉碎的桔杆,晒田3-4天,然后浸水进入稻田,对稻田进行消毒7天后,移栽水草,待水草扎根发芽后,再加注水使虾沟和稻田成为一水体,龙虾亲本、新生虾苗则利用桔杆新发嫩芽作为饵料。“一”型田边虾沟的面积占稻田面积的10%。实施例2稻田整理:选择养殖小龙虾的稻田,沿田埂外缘开挖“L”型田边虾沟,沟深1.2米,沟宽4米,坡比1:1.5,田埂高于田面0.6-0.8米,顶部宽2-3米,田埂上设防逃网;对虾沟和稻田进行冻干、晾晒和消毒,向养殖田内罐水,水面高度为6-8cm;按照稻虾养殖沟水面面积30%的量,在虾种投放前10-15天,在所述养虾沟里移栽大薸、水浮萍和螺旋藻,其中大薸占水草总数的20%,水浮萍占40%%,螺旋藻占40%;虾苗投放:3月,待水草扎根发芽后,逐渐加水浸没水草末端15厘米,然后投放优质虾苗于虾沟,投放量10000尾/亩,规格为80-120尾/500g,并适当投喂浸泡过的大豆和玉米等植物性蛋白饵料;虾苗管理:当水温上升到16℃以上,每周投喂一次动物性饲料,用量为0.5-0.8kg/亩;每日傍晚还投喂一次人工饲料,投喂量为存虾重量的1-4%,以加快小龙虾的生长;人工饲料为鱼粉、芝麻粕、高粱粉、啤酒糟、蝉蛹粉以及菌糠的混合物,且鱼粉、芝麻粕、高粱粉、啤酒糟、蝉蛹粉以及菌糠的质量比为5:2:1:1:0.5:0.2;稻虾共作:6月初捕捉70-80%成虾,6月下旬,将虾沟中的水草翻耕作为绿肥,在秧苗和水稻移栽前7天,每亩施用农家肥300kg,复合肥40kg,均匀撒在田面并翻耕耙匀;水稻栽插密度为1.5万穴/亩;对秧苗和水稻浅水勤灌;待秧苗返青后,将虾沟浸水使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稻虾共作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稻田整理:选择养殖小龙虾的稻田,沿田埂外缘开挖“一”或“L”型田边虾沟,沟深1‑1.2米,沟宽4米,坡比1:1.5,田埂高于田面0.6‑0.8米,顶部宽2‑3米,田埂上设防逃网;对虾沟和稻田进行冻干、晾晒和消毒,向养殖田内罐水,水面高度为6‑8cm;按照稻虾养殖沟水面面积25%‑30%的量,在虾种投放前10‑15天,在所述养虾沟里移栽水草;(2)虾苗投放:3月,待水草扎根发芽后,逐渐加水浸没水草末端15厘米,然后投放优质虾苗于虾沟,投放量7000‑10000尾/亩,规格为70‑200尾/500g,并适当投喂浸泡过的大豆和玉米等植物性蛋白饵料;(3)虾苗管理:当水温上升到16℃以上,每周投喂一次动物性饲料,用量为0.5‑1.0kg/亩;每日傍晚还投喂一次人工饲料,投喂量为存虾重量的1‑4%,以加快小龙虾的生长;(4)稻虾共作:6月初捕捉70‑80%成虾,6月下旬,将虾沟中的水草翻耕作为绿肥,在秧苗和水稻移栽前7天,每亩施用农家肥200‑300kg,复合肥40kg,均匀撒在田面并翻耕耙匀;水稻栽插密度为1.5万穴/亩;对秧苗和水稻浅水勤灌;待秧苗返青后,将虾沟浸水使虾苗进入稻田养殖,并适当补充虾苗;(5)预留虾种:8月下旬‑9月底,留下部分成虾放入虾沟用于自然交配,适当投喂;在水稻破口前7天和破口期采用生物农药综合防治病虫害;(6)水稻收割:10月,收割水稻,留下部分粉碎的桔杆,晒田3‑4天,然后浸水进入稻田,对稻田进行消毒7天后,移栽水草,待水草扎根发芽后,再加注水使虾沟和稻田成为一水体,龙虾亲本、新生虾苗则利用桔杆新发嫩芽作为饵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虾共作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稻田整理:选择养殖小龙虾的稻田,沿田埂外缘开挖“一”或“L”型田边虾沟,沟深1-1.2米,沟宽4米,坡比1:1.5,田埂高于田面0.6-0.8米,顶部宽2-3米,田埂上设防逃网;对虾沟和稻田进行冻干、晾晒和消毒,向养殖田内罐水,水面高度为6-8cm;按照稻虾养殖沟水面面积25%-30%的量,在虾种投放前10-15天,在所述养虾沟里移栽水草;(2)虾苗投放:3月,待水草扎根发芽后,逐渐加水浸没水草末端15厘米,然后投放优质虾苗于虾沟,投放量7000-10000尾/亩,规格为70-200尾/500g,并适当投喂浸泡过的大豆和玉米等植物性蛋白饵料;(3)虾苗管理:当水温上升到16℃以上,每周投喂一次动物性饲料,用量为0.5-1.0kg/亩;每日傍晚还投喂一次人工饲料,投喂量为存虾重量的1-4%,以加快小龙虾的生长;(4)稻虾共作:6月初捕捉70-80%成虾,6月下旬,将虾沟中的水草翻耕作为绿肥,在秧苗和水稻移栽前7天,每亩施用农家肥200-300kg,复合肥40kg,均匀撒在田面并翻耕耙匀;水稻栽插密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必华
申请(专利权)人:肖必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