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玉米秸秆捆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6990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玉米秸秆捆扎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斜板,所述装置本体一端设置有齿轮,且齿轮上方传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内侧设置有辅助滚轮,且辅助滚轮一端通过支杆与侧板连接,所述装置本体一端设置有斜板,且斜板内侧传动连接有传动轮,所述斜板一端与插板连接,所述装置本体表面焊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底部设置有液压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首先设置斜板,在斜板的内侧设置有传动轮,使用过程中插板,掀起的玉米秸秆在斜板表面,之后斜板内侧的传动轮就会带动玉米秸秆传动,使玉米秸秆传动到传送带上,此结构可以使玉米秸秆,平整有序的传送到传送带上,有利于后续玉米秸秆的捆扎。

A New Type of Corn Straw Bin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corn straw bind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device body and a bevel plate. One end of the devic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gear, and a conveyor belt is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mission above the gear. The conveyor belt is provided with an auxiliary roller inside, and one end of the auxiliary roller is connected with a side plate through a support rod. The device body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bevel plate at one end, and the inner transmission of the bevel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ransmission. A movable wheel is connected with an insert plate at one end of the inclined plate. A support rod is wel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device body, and a hydraulic cylinder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 rod. In the utility model, the inclined plate is firstly arranged, and the transmission wheel is arranged on the inside of the inclined plate. During the use of the inserting plate, the raised corn straw is on the surface of the inclined plate. Then the transmission wheel on the inside of the inclined plate will drive the corn straw to drive the corn straw to the conveyor belt. This structure can make the corn straw smoothly and orderly conveyed to the conveyor belt,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follow-up corn straw. Strapp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玉米秸秆捆扎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产品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玉米秸秆捆扎装置。
技术介绍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通常为粗粮)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秸秆也是一种粗饲料,特点是粗纤维含量高,并含有木质素等,木质素纤维素虽不能为猪、鸡所利用,但却能被反刍动物牛、羊等牲畜吸收和利用,特别是对玉米秸秆的捆扎尤为重要。现有的玉米秸秆捆扎装置,在对玉米秸秆收集时,会出现玉米秸秆乱序的现象,不能使玉米秸秆平整有序的传送,影响后续玉米秸秆的捆扎,同时在玉米捆扎的过程中出现对玉米秸秆捆扎不充实现象,从而容易使玉米秸秆散乱,根据以上问题特提出一种新型玉米秸秆捆扎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玉米秸秆捆扎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玉米秸秆捆扎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斜板,所述装置本体一端设置有齿轮,且齿轮上方传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内侧设置有辅助滚轮,且辅助滚轮一端通过支杆与侧板连接,所述装置本体一端设置有斜板,且斜板内侧传动连接有传动轮,所述斜板一端与插板连接,所述装置本体表面焊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底部设置有液压气缸,所述液压气缸底部与上捆扎架固定,且上捆扎架一端通过转动轴承与下捆扎架连接,所述装置本体一端设置有推杆,且推杆顶部设置有把手,所述推杆一侧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装置本体底部设置有万向轮。优选的,所述万向轮设置有多个,且多个万向轮位于装置本体底部四个拐角处。优选的,所述传动轮设置有多个,且多个传动轮之间通过皮带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上捆扎架为半圆形结构,所述下捆扎架为半圆形结构。优选的,所述上捆扎架和下捆扎架内侧设置有卡环,且卡环内侧设置有捆扎塑胶带,所述捆扎塑胶带一端与塑胶带收纳架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杆顶部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输出端与液压气缸输出端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首先设置斜板,在斜板的内侧设置有传动轮,使用过程中插板,掀起的玉米秸秆在斜板表面,之后斜板内侧的传动轮就会带动玉米秸秆传动,使玉米秸秆传动到传送带上,此结构可以使玉米秸秆,平整有序的传送到传送带上,有利于后续玉米秸秆的捆扎,其次设置传送带,传送带在齿轮的带动下进队对玉米秸秆传送至捆扎处,同时在传送带的内侧设置有辅助滚轮,辅助滚轮可以很好的保证,传送带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除此之外在传送带的两侧还设置了侧板,侧板可以有效的放置玉米秸秆在传送过程中出现偏移现象,最后,设置了上捆扎架和下捆扎架,且上捆扎架与下捆扎架均为半圆形,且在其内侧还设置有捆扎塑胶带,此结构可以快速有效的对运输过来的玉米秸秆进行捆扎,从而加快玉米秸秆的捆扎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玉米秸秆捆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玉米秸秆捆扎装置部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玉米秸秆捆扎装置斜板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玉米秸秆捆扎装置传送带示意图。图例说明:1-装置本体、2-辅助滚轮、3-传送带、4-齿轮、5-下捆扎架、6-万向轮、7-蓄电池、8-转动轴承、9-推杆、10-把手、11-上捆扎架、12-液压气缸、13-支撑杆、14-太阳能电池板、15-斜板、16-插板、17-捆扎塑胶带、18-卡环、19-塑胶带收纳架、20-传动轮、21-皮带、22-侧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照图1-4,一种新型玉米秸秆捆扎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和斜板15,装置本体1一端设置有齿轮4,且齿轮4上方传动连接有传送带3,传送带3内侧设置有辅助滚轮2,且辅助滚轮2一端通过支杆与侧板22连接,装置本体1一端设置有斜板15,且斜板15内侧传动连接有传动轮20,斜板15一端与插板16连接,装置本体1表面焊接有支撑杆13,且支撑杆13底部设置有液压气缸12,液压气缸12底部与上捆扎架11固定,且上捆扎架11一端通过转动轴承8与下捆扎架5连接,装置本体1一端设置有推杆9,且推杆9顶部设置有把手10,推杆9一侧设置有蓄电池7,装置本体1底部设置有万向轮6。万向轮6设置有多个,且多个万向轮6位于装置本体1底部四个拐角处,传动轮20设置有多个,且多个传动轮20之间通过皮带21转动连接,上捆扎架11为半圆形结构,下捆扎架5为半圆形结构,上捆扎架11和下捆扎架5内侧设置有卡环18,且卡环18内侧设置有捆扎塑胶带17,捆扎塑胶带17一端与塑胶带收纳架19连接,支撑杆13顶部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14,装置本体1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输出端与液压气缸12输出端电性连接。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把手10把装置本体1推到指定的位置,之后调节好装置本体1上的各个零件,之后在工作人员的作用下进行对玉米秸秆捆扎,装置本体1前端的插板16首先对玉米秸秆掀起,掀起过后的玉米秸秆被送到斜板15上,在斜板15的内侧设置有传动轮20,之后斜板15内侧的传动轮20就会带动玉米秸秆传动,使玉米秸秆传动到传送带3上,此结构可以使玉米秸秆,平整有序的传送到传送带3上,有利于后续玉米秸秆的捆扎,之后玉米秸秆在斜板15的运输下传送到传送带3表面,在传送带3的传送下,玉米秸秆被运输到上捆扎架11与下捆扎架5之间,之后启动液压气缸12,液压气缸12进行对玉米秸秆挤压,挤压过后的玉米秸秆,最后经过捆扎塑胶带19捆扎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玉米秸秆捆扎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和斜板(15),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一端设置有齿轮(4),且齿轮(4)上方传动连接有传送带(3),所述传送带(3)内侧设置有辅助滚轮(2),且辅助滚轮(2)一端通过支杆与侧板(22)连接,所述装置本体(1)一端设置有斜板(15),且斜板(15)内侧传动连接有传动轮(20),所述斜板(15)一端与插板(16)连接,所述装置本体(1)表面焊接有支撑杆(13),且支撑杆(13)底部设置有液压气缸(12),所述液压气缸(12)底部与上捆扎架(11)固定,且上捆扎架(11)一端通过转动轴承(8)与下捆扎架(5)连接,所述装置本体(1)一端设置有推杆(9),且推杆(9)顶部设置有把手(10),所述推杆(9)一侧设置有蓄电池(7),所述装置本体(1)底部设置有万向轮(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玉米秸秆捆扎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和斜板(15),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一端设置有齿轮(4),且齿轮(4)上方传动连接有传送带(3),所述传送带(3)内侧设置有辅助滚轮(2),且辅助滚轮(2)一端通过支杆与侧板(22)连接,所述装置本体(1)一端设置有斜板(15),且斜板(15)内侧传动连接有传动轮(20),所述斜板(15)一端与插板(16)连接,所述装置本体(1)表面焊接有支撑杆(13),且支撑杆(13)底部设置有液压气缸(12),所述液压气缸(12)底部与上捆扎架(11)固定,且上捆扎架(11)一端通过转动轴承(8)与下捆扎架(5)连接,所述装置本体(1)一端设置有推杆(9),且推杆(9)顶部设置有把手(10),所述推杆(9)一侧设置有蓄电池(7),所述装置本体(1)底部设置有万向轮(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玉米秸秆捆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6)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仁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