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继电器触点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路
,特别是涉及继电器触点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继电器应用中,在继电器切换状态的时候,继电器的机械触点动作会引起拉弧,从而造成继电器的控制负载能力降低。选择更高规格的继电器以达到开关寿命,则会造成成本和产品的体积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在继电器切换状态的时候,继电器的机械触点动作会引起拉弧,从而造成继电器的控制负载能力降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继电器触点保护装置。一种继电器触点保护装置,包括:可控硅控制电路、继电器控制电路和控制模块;所述可控硅控制电路的第一端和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第一端均用于与电源连接,所述可控硅控制电路的第二端和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第二端均用于与负载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用于输入控制信号,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可控硅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控硅控制电路包括可控硅、光电耦合器和第一开关;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用于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继电器触点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控硅控制电路、继电器控制电路和控制模块;所述可控硅控制电路的第一端和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第一端均用于与电源连接,所述可控硅控制电路的第二端和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第二端均用于与负载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用于输入控制信号,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可控硅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继电器触点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控硅控制电路、继电器控制电路和控制模块;所述可控硅控制电路的第一端和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第一端均用于与电源连接,所述可控硅控制电路的第二端和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第二端均用于与负载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用于输入控制信号,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可控硅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触点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硅控制电路包括可控硅、光电耦合器和第一开关;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用于与电源供电模块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可控硅的控制极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可控硅的第二电极连接,所述可控硅的第二电极还用于与电源连接,所述可控硅的第一电极用于与负载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触点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为三极管Q1,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用于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触点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零检测模块,所述过零检测模块的输入端用于与电源连接,所述过零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零点信号输入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继电器触点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零检测模块包括相互串联的电阻R4和电阻R5,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和所述电阻R5的第一端均用于与电源连接,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和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的零点信号输入端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触点保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贵,周先才,王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TCL罗格朗国际电工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