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上照射式X荧光仪的样品杯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6694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上照射式X荧光仪的样品杯托,包括杯托本体、护套、插杆、连接板、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涂层、陶瓷基复合涂层、锆钛合金涂层、卡杆、橡胶块、弹簧和凹槽,所述杯托本体的外表面从内向外依次涂设有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涂层、陶瓷基复合涂层和锆钛合金涂层,且杯托本体顶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护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杯托本体顶部的外侧固定连接了护套,并通过凹槽、弹簧、卡杆和橡胶块的作用,可满足对样品杯的夹紧需求,解决了现有放置样品的杯托因未采用定位环,导致在往样品杯中放置测量样片时容易使得样片在样品杯内滑动,造成X射线照射到测量样片的边缘位置,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偏差的问题。

Sample cup holder for upper irradiation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上照射式X荧光仪的样品杯托
本技术涉及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具体为一种用于上照射式X荧光仪的样品杯托。
技术介绍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地质和矿产样品时,一般是将样品制成具有一定直径和厚度、表面平整的圆形粉末压片或玻璃熔片,并放入仪器专用的样品杯中进行测定,而且,X射线荧光分析中,照射样品的深度只有几到几十微米,因此,样品表面的状态是造成分析误差的主要原因,目前,上照射X射线荧光光谱仪配备的样品杯直径在40mm左右,照射窗口在28~32mm,而放置样品的杯托因未采用定位环,导致在往样品杯中放置测量样片时容易使得样片在样品杯内滑动,造成X射线照射到测量样片的边缘位置,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偏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上照射式X荧光仪的样品杯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上照射式X荧光仪的样品杯托,具备可减少样品放入的定位误差,提高测量精度和准确度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放置样品的杯托因未采用定位环,导致在往样品杯中放置测量样片时容易使得样片在样品杯内滑动,造成X射线照射到测量样片的边缘位置,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偏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上照射式X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上照射式X荧光仪的样品杯托,包括杯托本体(1)、护套(2)、插杆(3)、连接板(4)、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涂层(5)、陶瓷基复合涂层(6)、锆钛合金涂层(7)、卡杆(8)、橡胶块(9)、弹簧(10)和凹槽(11),其特征在于:所述杯托本体(1)的外表面从内向外依次涂设有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涂层(5)、陶瓷基复合涂层(6)和锆钛合金涂层(7),且杯托本体(1)顶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护套(2),所述护套(2)的内腔开设有凹槽(11),且凹槽(11)的内腔通过弹簧(10)活动连接有卡杆(8),卡杆(8)远离弹簧(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块(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上照射式X荧光仪的样品杯托,包括杯托本体(1)、护套(2)、插杆(3)、连接板(4)、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涂层(5)、陶瓷基复合涂层(6)、锆钛合金涂层(7)、卡杆(8)、橡胶块(9)、弹簧(10)和凹槽(11),其特征在于:所述杯托本体(1)的外表面从内向外依次涂设有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涂层(5)、陶瓷基复合涂层(6)和锆钛合金涂层(7),且杯托本体(1)顶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护套(2),所述护套(2)的内腔开设有凹槽(11),且凹槽(11)的内腔通过弹簧(10)活动连接有卡杆(8),卡杆(8)远离弹簧(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鹏程孙洪斌房芳艾蓁王攀商继先
申请(专利权)人:中铝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